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晓飞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微卫星
  • 5篇泥鳅
  • 5篇大鳞副泥鳅
  • 3篇微卫星分子标...
  • 3篇分子标记
  • 3篇测序
  • 2篇转录
  • 2篇转录组
  • 2篇微卫星标记
  • 2篇家系
  • 2篇测序分析
  • 1篇艳丽
  • 1篇引物
  • 1篇引物设计
  • 1篇鱼种
  • 1篇鱼种培育
  • 1篇渔业
  • 1篇梭鲈
  • 1篇转录组测序
  • 1篇仔鱼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韩晓飞
  • 9篇凌去非
  • 8篇李彩娟
  • 5篇王国成
  • 5篇叶竹青
  • 3篇葛辰
  • 2篇朱鹏飞
  • 1篇刘青

传媒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2014中国...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产养殖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金鲫仔鱼的饥饿实验和不可逆点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金鲫仔鱼,对初孵的仔鱼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通过观察卵黄囊的吸收、仔鱼生长变化以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金鲫仔鱼生长、形态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表明:1出膜后的第一天,卵黄囊的消耗率最大,达到45.98%;而仔鱼体长增长率也最大(14.2%)。27日龄的仔鱼卵黄囊全部吸收完毕。饥饿组的仔鱼体长开始出现负增长,部分饥饿组仔鱼出现身体畸形。3仔鱼从孵出后第4天开始摄食,摄食率为6.67%,第7天初次摄食率到达100%,第8天到第9天这段时间内到达最高初次摄食率的50%,到达不可逆点。
许郑超王国成刘青韩晓飞李彩娟凌去非
关键词:金鲫仔鱼不可逆点
红草鲫规模化繁育技术
2016年
红草鲫又名金鲫。其体质健壮,抵抗力与适应性强,食性广、饲养简便。体色艳丽,主要有红色、白色和五花等。红草鲫既能在公园及天然水域大面积饲养,也可以在庭院水池内及水族箱中饲养,已成为一种深受人们青睐的观赏鱼。我们在苏州沙家浜东湖现代渔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红草鲫规模化人工繁殖和鱼种培育,总共催产了1600组鱼,获得鱼苗500万尾,育成夏花270万尾。催产率、出苗率以及夏花培育率均较高。现将生产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韩晓飞凌去非张振早
关键词:现代渔业鱼种培育产卵池雌鱼
中国4大湖泊大鳞副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为保护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制定合理的野生资源保护策略,并为大鳞副泥鳅良种选育确定合适的育种基础群体,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自主开发并合成微卫星引物400对,经验证后随机采用其中的17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太湖、洪泽湖、洞庭湖和巢湖等4大湖泊的野生大鳞副泥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到各基因座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9.5和5.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665,平均Fst值为0.2194(〉0.2),Nm为0.8894(〈1),表明4个大鳞副泥鳅群体间遗传交流较少,存在着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4个大鳞副泥鳅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5.4~6.2(平均5.8),观测杂合度0.2732~0.3864,期望杂合度0.5629~0.589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503~0.5754,表明4个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大鳞副泥鳅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5283~0.9677,洪泽湖和太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5283),而太湖和巢湖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4个群体先聚为2个分支,其中太湖和洪泽湖群体聚为一支,洞庭湖和巢湖群体聚为另一支,这与4个大鳞副泥鳅野生群体的地理分布一致。中国4大湖泊大鳞副泥鳅自然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每个群体宜作为独立的保护单元进行保护。4个大鳞副泥鳅群体中太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可作为进一步遗传选育的基础群体。
李彩娟凌去非葛辰朱鹏飞王国成叶竹青韩晓飞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微卫星分子标记
基于Illumina技术的梭鲈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
利用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共获得4.83Gbp的高质量clean reads,经拼接组装后得到56 746条transcripts,平...
韩晓飞凌去非李彩娟王国成许郑超
关键词:梭鲈转录组微卫星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五个大鳞副泥鳅家系遗传结构分析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五个大鳞副泥鳅家系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家系遗传多样性以及家系间亲缘关系远近,为进一步遗传选育提供技术参数.结果显示:20个微卫星标记在五个家系中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53个,平均等位基因数2.65个...
叶竹青凌去非李彩娟韩晓飞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家系选育微卫星标记
文献传递
大鳞副泥鳅转录组第二代测序分析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
为开发大鳞副泥鳅微卫星分子标记,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对大鳞副泥鳅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105M reads,组装后得到71887条非冗余转录组序列,平均长度1464.58 bp。基因注释发现与Nr和Sting数据...
李彩娟凌去非葛辰叶竹青韩晓飞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转录组测序微卫星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5个大鳞副泥鳅家系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家系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家系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为进一步遗传选育提供技术参数。结果显示,20个微卫星标记在5个家系中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53个,平均等位基因数2.65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2-4个;5个家系平均观测杂合度(Ho)0.3117-0.5542,平均期望杂合度(He)0.3261-0.437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3459-0.4538,平均固定系数(Fis)-0.0472(〈0),遗传分化系数(Fst)0.2703;UPGMA聚类分析显示,AB2013F-7和AB2013F-81亲缘关系最远。研究表明,5个家系间遗传分化较大,具备较大的选育空间。
叶竹青凌去非李彩娟韩晓飞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微卫星标记家系
白梭吻鲈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加强良种选育工作,切实做好亲本遗传管理,防止近交衰退的发生,利用2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新疆野生群体及山东和苏州2个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中18个有扩增产物,14个呈现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6个,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57~3.3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085~0.562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931~0.4764,表明3个白梭吻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遗传多样性大小为:新疆群体>苏州群体>山东群体。群体的Fst为0.1798,表明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在白梭吻鲈人工繁殖与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亲本遗传结构监测并维持一定数量的亲本规模,以利于其产业的持续发展。
韩晓飞凌去非李彩娟许郑超王国成
关键词:微卫星
基于第二代测序的大鳞副泥鳅生长相关SNP标记的开发
2014年
大鳞副泥鳅是鳅科重要经济鱼类,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2个大鳞副泥鳅样本的转录本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其中AB2011M-1是群体中生长较快的10尾鱼的混合转录本,AB2011M-2是生长较慢的10尾鱼的混合转录本。通过对以上2个混合转录本的测序,分别获得了65 536和80 78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突变;对2个测序样本进行表达差异的比较,获得了39个表达差异基因。随机选取120个位点设计引物,进行验证分析,共获得16个有效的多态性标记。
葛辰凌去非李彩娟叶竹青韩晓飞王国成朱鹏飞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高通量测序引物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