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增瑞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丙泊酚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大鼠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氨
  • 1篇血压
  • 1篇血脂
  • 1篇血脂代谢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机制
  • 1篇异丙酚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脂代谢
  • 1篇三酰甘油
  • 1篇神经精神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6篇马增瑞
  • 2篇刘红
  • 2篇马晓莉
  • 1篇牛国栋
  • 1篇宫怡
  • 1篇杨贺
  • 1篇竺红
  • 1篇闫瑞
  • 1篇陈学新
  • 1篇崔健
  • 1篇王建珍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对60例伴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多项免疫学指标,并发症和伴发症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中以癫痫发作出现几率最高(28.3%),其次为狼疮头痛(23.3%)、意识障碍(18.3%)。并发症和伴发症阳性率在神经精神性狼疮组(85%)分布明显高于非神经精神性狼疮组(32%),且以狼疮肾炎最高(58%)。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强龙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病情缓解率(80%)明显高于单用甲强龙冲击疗法(51%)。结论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表现多样,以癫痫发作、狼疮头痛及意识障碍最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并发症和伴发症可提示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发生几率增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疗效好。
马晓莉宫怡竺红马增瑞牛国栋
关键词:神经精神性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学指标
肾脏部位手术的特殊手术体位对呼吸及血压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肾脏部位手术手术体位对呼吸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肾脏部位手术的患者35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入室平卧3 min(T1),经监护仪采集收缩压(Sys)、舒张压数据(Dia);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3 min(T2)、手术体位安置完成后3 min(T3)、手术开始1 h(T4)分别采集Sys、Dia、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数据并计算胸肺动态顺应性(CTd)和静态顺应性(CTst)。结果:由仰卧位变为手术体位时,Dia、PEAK、PLAT较基础值升高,CTd、CT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4时间点,Dia、PEAK、PLAT升高更加明显,CTd、CTs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卧位+折刀位对呼吸及血压有影响,且这种影响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马增瑞刘红
关键词:肾脏手术体位血压
丙泊酚对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丙泊酚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正常雄性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四周后,造模组大鼠...
马增瑞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代谢丙泊酚药理机制动物实验
瑞芬太尼后处理及其联合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后处理及其联合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异丙酚后处理组(Ⅲ组)、瑞芬太尼后处理组(Ⅳ组)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后处理组(Ⅴ组)。Ⅱ组~Ⅴ组采用夹闭门静脉和肝动脉30min的方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Ⅰ组仅开腹。Ⅲ组、Ⅳ组和Ⅴ组再灌注即刻分别静脉输注异丙酚30mg·k^-1·h^-1、瑞芬太尼1μg·kg^-1·min^-1和异丙酚30mg·kg^-1h^-1+瑞芬太尼1μg·kg^-1·min^-11h,Ⅱ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h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ST、ALT活性、IL-8、IL-10的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测定肝细胞c-fos和c—jun表达,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Ⅴ组血清AST、ALT活性及IL-8、IL-10的浓度升高,肝细胞c-fos和c—jun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Ⅴ组血清AST、ALT活性及IL-8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肝细胞c-fos和c-fun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Ⅲ组及Ⅳ组比较,Ⅴ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Ⅴ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轻于Ⅱ组。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异丙酚后处理时其效应与单独一种方法的效应相似,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肝细胞凋亡有关。
王建珍杨贺马增瑞
关键词:哌啶类二异丙酚再灌注损伤后处理
血氨对肝硬化大鼠丙泊酚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氨对肝硬化大鼠丙泊酚麻醉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180~220g,鼠龄10~12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肝硬化组(10只)。肝硬化组采用四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1(2ED50),记录两组大鼠的麻醉作用时间,以大鼠前爪翻正反射消失和翻正反射恢复作为判断丙泊酚麻醉起效和麻醉苏醒的指标。下腔静脉取血2mL,检测血氨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明显延长(P<0.05),血氨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丙泊酚麻醉后苏醒时间延长可能与血氨浓度增高有关。
闫瑞马增瑞陈学新
关键词:肝硬化血氨丙泊酚苏醒时间
糖尿病大鼠应用丙泊酚后对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应用丙泊酚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代谢。方法: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分为3 h实验组和6 h实验组,3 h空白对照组和6 h空白对照组,将正常大鼠分为3 h对照组和6 h对照组,静脉分别泵入丙泊酚或盐水25.2 mg/(kg.h),3 h组在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或盐水即刻(T1)、3 h(T2)、停药2 h(T3)、停药3 h(T4)取血监测三酰甘油。6 h组在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或盐水即刻(T1)、6 h(T2)、停药2 h(T3)、停药3 h(T4)取血监测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结果:在相同时间点与正常大鼠组比,3 h实验组和6 h实验组在T1、T2、T3、T4时间点血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应用丙泊酚[25.2 mg/(kg.h)]大于3 h后,会明显影响血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代谢。
马增瑞崔健马晓莉刘红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丙泊酚三酰甘油胆固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