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小羽

作品数:31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9篇尿白蛋白
  • 9篇白蛋白
  • 8篇血清
  • 8篇肾小球
  • 8篇肾小球系膜
  • 8篇肾小球系膜细...
  • 8篇尿白蛋白排泄
  • 8篇尿白蛋白排泄...
  • 8篇排泄率
  • 8篇系膜
  • 8篇系膜细胞
  • 8篇高糖
  • 8篇白蛋白排泄率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7篇蛋白
  • 6篇代谢
  • 6篇肾病

机构

  • 29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沈阳市第四人...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沈阳市骨科医...

作者

  • 31篇马小羽
  • 20篇王秋月
  • 10篇陈芬琴
  • 5篇马东蔚
  • 5篇洪虹
  • 5篇孙文波
  • 5篇吕秀娟
  • 4篇关清华
  • 4篇王娇
  • 3篇程岚
  • 3篇邓娓娓
  • 3篇蔡冬梅
  • 3篇邵滢
  • 3篇曹翠平
  • 3篇韩金玉
  • 3篇旷劲松
  • 3篇蒋丽娟
  • 2篇任慧雯
  • 2篇刘国良
  • 2篇李静

传媒

  • 5篇中华内分泌代...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舒地尔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法舒地尔(fasudil)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下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炎症反应及其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HMCs同步化后分组:(1)正常糖浓度对照组(NG,含葡萄糖5.5mmol/L);(2)高糖组(HG,含葡萄糖30.0mmoL/L);(3)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Man,含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4)高糖+法舒地尔处理组(HG+F组,法舒地尔浓度分别为25、50、100ixmoL/L)。培养12、24、36、48、72h收集上清及细胞,用实时PCR检测细胞中小G蛋白(RhoA)、小G蛋白激酶-I(ROCK—I)、纤维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浓度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纤维连接蛋白(FN)、CTGF、TNFα的蛋白含量。结果(1)高糖培养下的HMCs中RhoA、ROCK—I、CTGFmRNA的表达较NG组明显升高(P〈0.05),并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Man组与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培养的HMCs经不同浓度法舒地尔预处理后,高糖继续培养24h或48h,HG+F组与HG组对比,RhoA、ROCK—I、CTGF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3)高糖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HMCs对FN、CTGF、TNFα蛋白的分泌(P〈0.05),而NG组和Man组无此作用(P〉0.05)。(4)经不同浓度法舒地尔预处理后,高糖继续培养12、24、36、48、72h后FN、CTGF、TNFα蛋白的分泌较H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抑制高糖激活的HMCs的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降低下游的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HMCs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马东蔚王秋月马小羽李静关清华付裕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法舒地尔高糖炎症反应纤维化
2型糖尿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49例和T2DM组144例进入该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9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v Wf的浓度。结果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年龄、病程、BMI、Hb A1C、FPG、FINS、HOMA-IR、ACR和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患者血清v Wf水平与T2DM病程、BMI、HOMA-IR、Hb A1C、ACR和F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是DN发病机制之一,血清v Wf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预测指标。
邵滢韩金玉王秋月陈芬琴马小羽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
sKlotho对高糖状态下小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sKlotho对高糖状态下小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将其随机分为高糖组、高糖+0.01μg/mLsKlotho组、高糖+0.02μg/mLsKlotho组、高糖+0.1μg/mLsKlotho组、高糖+0.2μg/mLsKlotho组,分别加35mmol/L葡萄糖与相应浓度sKlotho进行培养。用CCK-8实验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MC3T3-E1细胞内分化蛋白Runx2、OC、ALP表达。结果干预72h后,随着sKlotho浓度升高,细胞增殖能力(OD值)逐渐升高,高糖+0.2μg/mLsKlotho组OD值最高,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sKlotho浓度升高,Runx2蛋白、OC蛋白、ALP蛋白表达逐渐升高,高糖+0.2μg/mLsKlotho组Runx2蛋白、OC蛋白、ALP蛋白表达最高,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Klotho能改善高糖状态下小鼠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功能,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吕秀娟陈新王艳马小羽
关键词:高糖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细胞分化小鼠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马小羽王秋月
己酮可可碱对高糖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组、PTX甲组、PTX乙组、PTX丙组,分别在24、48和72 h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PTX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MCP-1mRNA及蛋白、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及蛋白、FN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己酮可可碱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1);不同浓度的己酮可可碱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以及FN的分泌,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己酮可可碱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起到有益的作用。
孙文波王秋月马东蔚马小羽陈芬琴王娇
关键词: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己酮可可碱纤维连接蛋白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
王娇王秋月马小羽吕秀娟孙文波
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mad2和Smad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m ad2和Sm ad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 AE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rinary album in tocreatinine ratio,AC 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 1组7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 2组69例)、临床白蛋白尿组(D 3组56例),分别测定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及代谢指标,并与41例正常对照者相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 3和D 2组的血清Sm ad2和Sm ad7显著高于D 1组,D 3组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显著高于D 2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与AC R、糖化血红蛋白(H bA1c)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 S)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Sm ad2和Sm ad7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 KD)的发生发展,检测血清中Sm ad2水平对于D KD的诊断及其干预有重要意义。
王娇于晓华王秋月马小羽陈芬琴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SMAD7
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IF-1α、VEGF、vWf、IGF-1、25(OH)D_3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T2DM患者423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表示]分为正常尿蛋白组(ACR<30 mg/g,n=163)、微量蛋白尿组(ACR 30~300 mg/g,n=145)、临床蛋白尿组(ACR>300mg/g,n=115);另选取性别、年龄、BMI匹配的本院同期体检健康成年人1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集中检测HIF-1α、VEGF、v Wf、IGF-1,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_3。结果 4组性别、平均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糖尿病病程、腰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n(ACR)、HIF-1α、VEGF、v Wf、IGF-1、25(OH)D_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F-1α与VEGF、HIF-1α与v Wf、HIF-1α与IGF-1、VEGF与v Wf、VEGF与IGF-1、v Wf与IGF-1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25(OH)D_3与HIF-1α、VEGF、v Wf、IGF-1均呈线性负相关(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n(ACR)与糖尿病病程、腰围、WHR、Hb A1c、TC、TG、LDL-C、SCr、BUN、UA、Fg、HOMA-IR、HIF-1α、VEGF、v Wf、IGF-1呈正相关(P<0.05),与25(OH)D_3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TG、LDL-C、SCr、BUN、UA、HOMA-IR、HIF-1α、VEGF、v Wf、IGF-1、25(OH)D_3是Ln(ACR)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方程为:Y[Ln(ACR)]=2.553+0.967×主成分+0.024×糖尿病病程+0.123×TG+0.147×LDL-C+0.018�
邵滢吕川马小羽王秋月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骨化二醇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阶段血清betatrophin、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67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UACR〈30mg/g,n=103)、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UACR30~300mg/g,n=88)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UACR〉300mg/g,n=76)。ELISA法测定血清betatrophin、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1B(IL-1β)水平,并搜集体重指数(BMI)、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HbA1C空腹血糖(FPG)、OGTr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2h胰岛素(2hP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NC组,n=114)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betatrophin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etatrophin水平随UACR增加而增加,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etatrophin水平与UACR、HbA1C、FPG、2hPG、FINS、2hPINS、HOMA—IR、TC、LDL—C、TG显著正相关(r分别0.785、0.225、0.136、0.241、0.386、0.223、0.41l、0.216、0.193、0.298,均P〈0.05).且betatrophin水平也与脂联素及IL—lp显著正相关(r分别0.643、0.710,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CR、HbA1C、FINS、TG是影响betatroph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杨敏于菁马小羽邵滢吴灿任慧雯王秋月
关键词:糖尿病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Β尿白蛋白
羟苯磺酸钙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ET和CysC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内皮素(ET)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76例均分为4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羟苯磺酸钙(安多明)组:安多明0.25 g,bid,po;缬沙坦(代文)组:代文80 mg,qd,po;羟苯磺酸钙+缬沙坦组(联合组):安多明0.25 g,bid,po+代文80 mg,qd,po。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各组患者ET和胱抑素C的水平变化。结果羟苯磺酸钙组:治疗后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1);联合组:治疗后血压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及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治疗组ET和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三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治疗组ET和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ET和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单用的疗效。
曹翠平于婉马小羽洪虹刘国良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ET血清胱抑素C羟苯磺酸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