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德高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杂交
  • 4篇制种
  • 4篇制种技术
  • 3篇杂交稻
  • 3篇高产
  • 3篇高产制种
  • 3篇高产制种技术
  • 2篇水稻
  • 2篇硒含量
  • 2篇小麦
  • 1篇地麦
  • 1篇碘染色
  • 1篇性状
  • 1篇杂交粳稻
  • 1篇杂交晚粳
  • 1篇杂交晚粳稻
  • 1篇栽培
  • 1篇石桥
  • 1篇适应性
  • 1篇水稻籽粒

机构

  • 9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浙江省种子总...
  • 1篇玉溪市农业局

作者

  • 10篇马德高
  • 7篇范天云
  • 7篇阮关海
  • 4篇洪晓富
  • 4篇闫川
  • 4篇余守武
  • 4篇杜龙岗
  • 3篇郑学强
  • 3篇陈珊宇
  • 3篇陈合云
  • 2篇朱国富
  • 2篇李春寿
  • 1篇黄益峰
  • 1篇张开敏
  • 1篇李进荣
  • 1篇张晓祥
  • 1篇别同德
  • 1篇康玉
  • 1篇于春花
  • 1篇刘鑫

传媒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籽粒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常规籼粳类型品种,在龙游和衢江2个试验点进行籽粒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硒含量在2个试验点呈显著差异,土壤硒含量高的龙游试验点的水稻籽粒硒含量较高,其水稻颖壳和糙米硒含量平均值分别是衢江点的1.22倍和1.16倍。籼稻和粳稻之间的颖壳硒含量具显著差异,但糙米硒含量在籼稻和粳稻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粳稻秀水09在2个试验点都表现出较高的籽粒硒含量,可作为富硒品种或富硒中间材料加以利用。籼稻和粳稻品种的糙米硒含量都高于颖壳硒含量。穗长、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与颖壳硒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与糙米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千粒重与糙米硒含量具显著正相关,可作筛选和鉴定富硒水稻品种的参考指标。
余守武陈合云郑学强范天云马德高闫川陈珊宇洪晓富阮关海
关键词:水稻硒含量基因型产量性状
小麦新品种在浙江省的丰产性与适应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2009-2010年度浙江省小麦区试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回归系数分别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03G12、宁06-171、宁71737品种丰产、稳产、适应范围广。
马德高陈珊宇刘鑫闫川郑学强范天云陈合云洪晓富
关键词:小麦丰产性适应性区试
杂交稻钱优1号早夏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5
2009年
钱优1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2007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16,赣审稻2007018)。2007-2008年该组合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钱优1号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的高产技术。
黄益峰陈合云阮关海李春寿范天云马德高杜龙岗
关键词:钱优1号杂交稻制种
水稻微量元素硒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人体和动物所需的硒主要由植物从环境中摄取。本文对水稻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硒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富硒水稻种质的鉴定与创新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水稻硒含量的遗传机理及生物强化育种的内容和方向。
余守武陈合云郑学强范天云马德高闫川陈珊宇洪晓富阮关海
关键词:水稻硒含量
杂交晚粳稻浙优12号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浙优1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选育的优质杂交晚粳稻新组合,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双亲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范天云黄益峰杜龙岗朱国富马德高郑学强阮关海
关键词:杂交粳稻制种技术
杂交稻钱优100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钱优100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等选育的连作三系杂交晚籼稻。该组合主要表现丰产性较好、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8017)。2008-2010年该组合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总结杂交稻钱优100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技术,即选择合适田块、严格隔离,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抓好秧田肥水管理、打好父母本秧苗壮秧基础,适时移栽、合理行比、插足基本苗,科学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做好花期预测和调整、适时喷施九二O,加强病虫综合防治,去杂保纯、及时收割、确保优质。
范天云黄益峰马德高杜龙岗余守武阮关海李春寿
关键词:杂交稻制种
小石桥乡地麦覆膜栽培示范样板亩产超350千克
李庭金李进荣张开敏期丽芳期自安徐丹希马德高康玉
该项目选用“云麦42”良种、除草地膜、小麦专用肥、规格化开沟分墒、规格化条播、粉锈宁式剂拌种适用技术措施,使六项科技措施的综合到位率达97.5%,全乡实际举办地麦覆膜栽培示范样板2350亩,占全乡小麦种植面积的71.2%...
关键词:
关键词:地麦覆膜栽培
浙江省土地流转创新模式解析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浙江省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洪晓富阮关海昊汉平闫川余守武马德高
关键词:土地流转
杂交稻协优315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协优31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分蘖能力较强,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重庆丘陵地区制种,平均产量达2.63 t.hm-2,高产田块达3.00 t.hm-2。
陈合云黄益峰王伟林阮关海马德高范天云朱国富杜龙岗
关键词:杂交稻制种技术
滚动回交结合碘染色培育糯小麦新品种(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究滚动回交结合花粉和胚乳碘染培育糯小麦品种的效果,给糯小麦的选育提供材料,以Caiwx作为Wx基因的供体亲本,以扬麦9号、扬麦15、扬麦17等品种为轮回亲本,培育出6个糯小麦品系(扬糯615、扬糯09、扬糯6733、扬糯465、扬糯06、扬糯05G68),并测定了它们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粉质仪参数。结果表明,育成品系克服了供体亲本Caiwx株高过高、穗小、抽穗迟、成熟迟、熟相差等缺陷,同时保留了轮回亲本众多优良的数量性状,白粉病和赤霉病抗病性得到提高,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提高。扬糯09、扬糯6733、扬糯465、扬糯06和扬糯05G68品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扬麦11增产11.75%、1.99%、1.99%、0.6%、2.19%。其中扬糯05G68已进入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糯小麦面粉吸水率明显提高,形成时间和断裂时间延长。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滚动回交结合碘染色鉴定方法培育产量、抗性、适应性达到大面积应用水平的糯小麦新品种是可行的。
于春花马德高程顺和别同德张晓祥吴荣林
关键词:糯小麦碘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