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芳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我院门诊儿科处方分析
- 2010年
- 马红芳
- 关键词:处方分析儿童合理用药儿科门诊生长发育阶段处方管理处方质量
- 血竭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2003年
- 郭桂新许真卫马红芳
- 关键词:血竭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中药
- 11β-HSD1在糖皮质激素恶化高脂喂养大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
- 孙红爽乜春城朱小丽马红芳陈赫军种宝贵
- 该研究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式成功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该模型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动物存活率高,适用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的基础研究;另外,证实11β-HSD1活性与动物体内糖脂代...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物实验胰岛素抵抗疾病治疗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乳腺癌化疗患者1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9例,脱落病例9例,共完成60例;对照组72例,脱落病例10例,共完成62例。两组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6周期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d。观察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化疗前1 d及化疗后第10天清晨抽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化疗前1 d及化疗后第10天清晨抽血,采用免疫透视比浊法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 A,Ig M和补体C_3。观察两组药物毒性反应,化疗期间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同时参照《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判定标准》记录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化疗后对比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体液免疫指标、药物毒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周期的化疗后,对照组患者T细胞亚群CD4^+,CD4^+/CD8^+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化疗后观察组患者CD4^+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乳腺癌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水平。
- 马红芳苏国新朱小丽李玲玲陈赫军种宝贵
- 关键词: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乳腺癌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 常见药物导致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加强与跌倒发生相关药物的用药指导,降低药物引起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依据第17版《新编药物学》对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进行总结。结果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主要分为6类,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作用于泌尿及生殖系统的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主要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药物。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要注意可能导致跌倒的药物,加强用药监护及指导。
- 马红芳朱小丽
- 关键词:跌倒用药指导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53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行尿道膀胱痹电切术(TUR~Bt)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于术后1~2周开始规律THP膀胱灌注,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1a复发率为10.2%(5/49),2a复发率16.3%(8/49)。结论:应用30mg/50ml,TUR—Bt术后尽早THP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 马红芳于千
- 乳腺癌术后化疗辅助用药情况分析
- 马红芳朱小丽孙红爽陈赫军
- 8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8种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分别观察8种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0~4 h的颜色、澄明度,并检测其不溶性微粒数、p H值及含量变化。结果 4 h内溶液澄明,未见沉淀及变色,p H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含量与0 h比较略有变化,但是均在正常范围内;不溶性微粒数有所变化,其中有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大于《中国药典》标准。结论 8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4 h内基本稳定,其中1~2 h内最稳定。建议静置一段时间后使用,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朱小丽马红芳孙红爽陈赫军种宝贵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输液稳定性配伍
- 11β-HSD1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脂喂养大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探讨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在该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高脂饮食组、高脂+地塞米松组(HFD+DEX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和HFD+DEX组喂以高脂饲料,8周后地塞米松组和HFD+DEX组辅以地塞米松刺激,12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计算肝指数、内脏肥胖指数及稳态模型评估一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检测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均出现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耐量试验不敏感(注射胰岛素30min后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地塞米松组和HFD+DEX组血糖值分别下降了44.15%,28.14%,32.58%,13.53%)、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OMA-IR指数、肝指数及内脏肥胖指数升高,且HFD+DEX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最大(F=10.89~213.20,P〈0.05或P〈0.01)。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且HFD+DEX组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及地塞米松组(F=32.64~116.00,P均〈0.01)。结论地塞米松联合高脂饮食喂养可成功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内脏脂肪组织中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
- 孙红爽乜春城朱小丽马红芳陈赫军种宝贵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高脂饮食
- 大黄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观察大黄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11β-HSD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采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地塞米松刺激的方式。12周后造模成功,给药组予大黄素200 mg·kg-1灌胃。给药4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血液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计算肝指数、内脏肥胖指数及HOMA-IR指数和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胰岛素抵抗状态显著改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明显降低,肝指数及内脏肥胖指数也明显下降,同时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可见大黄素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 孙红爽乜春城朱小丽马红芳陈赫军种宝贵
- 关键词:大黄素胰岛素抵抗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