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震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晶体
  • 4篇晶体结构
  • 3篇吡啶
  • 2篇荧光粉
  • 2篇配合物
  • 2篇羰基
  • 2篇苯基
  • 1篇银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性
  • 1篇荧光性质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三联吡啶
  • 1篇配体
  • 1篇葡萄球菌
  • 1篇氢键
  • 1篇球菌
  • 1篇吡啶基
  • 1篇膦配体

机构

  • 7篇广西大学

作者

  • 7篇马震
  • 2篇周立亚
  • 2篇何熙璞
  • 2篇龚福忠
  • 2篇魏建设
  • 1篇郑自华
  • 1篇麦福森
  • 1篇段文贵
  • 1篇杨黄
  • 1篇薛兴勇
  • 1篇赖刚
  • 1篇杨红
  • 1篇陈海兰
  • 1篇王雷

传媒

  • 4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CaMoO_4: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MoO4∶Eu3+荧光粉,对前驱体进行了差热(DSC)分析,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析和荧光光谱测定。DSC和XRD结果表明,在700℃时可得到CaMoO4纯相。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粒径明显增大,700℃时约为160 nm,而用固相法在800℃制备的CaMoO4∶Eu3+荧光粉的平均粒径明显增大至3μm左右。分别以393 nm的近紫外光和464 nm的可见光激发样品,CaMoO4∶Eu3+荧光粉发出明亮的红光,对应于Eu3+的4f-4f跃迁,当Eu3+的掺杂浓度约为30 mol%时,在616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大。在393,464 nm的吸收分别与目前应用的紫外光和蓝光LED芯片相匹配。因此,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材料。
周立亚王雷魏建设龚福忠何熙璞马震
关键词:溶胶-凝胶光致发光
9,10-环二氧-9,10-二(双苯基氧膦)蒽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11年
化合物[(C14H8O2(PO(C6H5)2)2)].H2O(Ⅱ)是9,10-二(双苯基膦)蒽(Ⅰ)在苯乙炔汞存在下,以乙腈为溶剂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得到的一个化合物。用X-单晶衍射仪对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结构参数为:a=28.908(4),b=11.768(11),c=21.653(3),β=118.828(3)°,V=6 453.2(13)3,Z=8,R=0.050 2,wR=0.139 6。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中包含8个独立的分子,处于顺式构型2个磷原子上分别键合有1个O原子和2个苯基。在结构中,一分子的溶剂水为无序,分别占据2个独立的位置。磷原子上的O原子与H2O之间存在氢键作用。
马震杨黄段文贵
关键词:晶体结构氢键
高效稀土荧光粉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周立亚龚福忠马震何熙璞魏建设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节能为导向的新型照明显示用材料和作为新能源代表的太阳能电池光转换材料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转光材料分为光-光转换和光-电转换材料,前者主要应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后者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该项...
关键词:
关键词:稀土荧光粉
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2024年
试验旨在研究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经配合物作用后的细菌生长情况、菌体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及胞内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经配合物作用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延迟、菌体发生干瘪破裂、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及胞内蛋白表达量减少。研究表明,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可能通过破坏菌体或抑制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菌活性。
张子萱王本伟贺兆源孙大猛陈龙智郑自华马震陈海兰
关键词:三联吡啶金属配合物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机制
3,5-双(4-氯苯)-2,4-双(羰基吡啶)-1-(2-吡啶)环己醇的合成与表征
2019年
为进一步研究吡啶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固体荧光性质,利用对氯苯甲醛与β-乙酰吡啶在氢氧化钠的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了吡啶类化合物(1):3,5-双(4-氯苯基)-2,4-双(羰基吡啶基)-1-(2-吡啶基)环己醇(C_(35)H_(27)Cl_2N_3O_3),并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X-单晶衍射及固体荧光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构参数分别是a=0.94118(7)nm,1.05016(9)nm,c=1.61460(13)nm,α=92.403(5)°,β=97.507(5)°,γ=103.076(5)°,V=1.5369(2)nm^3,Z=2,R=0.0513,wR=0.1586。在化合物(1)的不对称单元结构中有两个化合物分子单元。以构成的环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为桥头,连接了两个酰基吡啶基、一个羟基、一个吡啶基,两个对氯苯基,形成了扭曲的结构。化合物(1)的固体荧光在激发波长为300 nm时呈现出五重峰,分别位于424、451、485、531、576 nm处,是由π→π^*,n→π^*跃迁以及π-π堆积作用的共同影响所产生。
王麒钧薛兴勇马震
关键词:晶体结构
配合物[Ag(CH_3O)N(C_2H_4PPh_2)_3]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2013年
为合成金属膦配合物并研究其晶体结构和配位模式,以配体三(2-(二苯基膦基)乙基)胺)和硝酸银、甲醇钠为反应物合成了配合物[Ag(CH3O)N(C2H4PPh2)3],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六方晶系,R3空间群,晶胞参数a=17.236 5(16),b=17.236 5(16),c=11.323 1(11),α=90°,β=90°,γ=120°,V=2 913.4(5)3,C43H45AgNOP3,Mr=792.58,Z=3,Dc=1.355 g/cm3,μ=0.676 mm-1,F(000)=1 230,最终R1=0.043 2,ωR2=0.105 1基于134 1个可观察衍射点(I>2σ(I))和148个可变参数。[Ag(CH3O)N(C2H4PPh2)3]基团中银离子处于五配位三角双锥的配位环境中,与配体N(C2H4PPh2)3中的3个P、1个N原子以及甲氧基中的O原子配位。[Ag(CH3O)N(C2H4PPh2)3]基团通过弱的π—π,C—H…π和分子间作用力互相堆积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
马震麦福森杨红赖刚
关键词:晶体结构银盐膦配体
3,5-二(4-甲氧基苯基)-4,6-二(羰基吡啶基)-1-(2-吡啶基)环己烯的合成
2018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吡啶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固体及溶液的荧光性质,利用对甲氧基苯甲醛和2-乙酰吡啶为原料合成得到了3,5-二(4-甲氧基苯基)-4,6-二(羰基吡啶基)-1-(2-吡啶基)环己烯(C37H31N3O4,1),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晶体结构属于单斜(Monoclinic)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2. 941 61(6) nm,b=1. 115 04(2) nm,c=2. 193 15(5) nm,α=γ=90°,β=121. 863(2)°,V=6. 109 6(2) nm^3,分子内氢键是分子堆积的主要作用力。化合物1在室温条件下的固体荧光的激发波长为30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84 nm,并在531、579 nm等多处出现了发射峰,在DMF中的液体荧光的激发波长为315 nm,最大发射波长为370 nm,并且只存在一个发射峰,与固体荧光性质有很大差异,说明溶剂效应对化合物的荧光有较大的影响。
张永强黄玲马震
关键词: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