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丰光

作品数:37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0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肝炎
  • 9篇乙型肝炎病毒
  • 9篇树突
  • 9篇树突状
  • 9篇树突状细胞
  • 9篇肝炎病毒
  • 9篇病毒
  • 7篇肾小球
  • 7篇肿瘤
  • 5篇抗原
  • 5篇泛素
  • 4篇蛋白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系膜

机构

  • 21篇厦门大学
  • 13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山东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临朐县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高丰光
  • 9篇王迎伟
  • 7篇孙汶生
  • 6篇汤仁仙
  • 5篇秦慧莲
  • 5篇何球藻
  • 3篇宋静
  • 3篇倪晓妍
  • 3篇曾令宇
  • 3篇周峰
  • 2篇张利宁
  • 2篇王玉龙
  • 2篇莫榴琴
  • 2篇李娟
  • 2篇曹英林
  • 2篇游翔
  • 2篇肖彭年
  • 2篇庄国洪
  • 2篇李海涛
  • 2篇王岩岩

传媒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新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bl催化甘露糖受体泛素化在尼古丁增强树突状细胞交叉提呈的作用研究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最为重要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其所诱生的CD8T细胞应答是机体抗肿瘤和抗胞内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效应细胞。D...
卢囡囡高丰光
关键词:尼古丁树突状细胞甘露糖受体E3连接酶
文献传递
HBx-DNA探针的研制及在肝癌发生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将非放射性标记物地高辛甙元用随机引物法由pBR322-2HBV/EcoRⅠ酶切片段(3.2kb)制备HBV-DNA探针及由HBV/BamHⅠ、BglⅡ酶切片段(0.59kb)制备HBx-DNA探针。将Dig-HBVDNA探针用斑点杂交、Southern转膜杂交检测筛选肝细胞性肝癌HBV-DNA整合型标本,进而用Dig-HBxDNA探针检测HBV-DNA纯整合型肝细胞性肝癌中HBx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75%(33/44)的肝癌DNA中有HBV-DNA存在,其中,以纯整合型方式存在的为63.6%(21/33),混合型为36.4%(12/33),无游离型。纯整合型HBV-DNA片段中,HBx-DNA阳性率为90.5%(19/21)。提示HBV在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BV-DNA可能以片段性整合的方式存在于肝癌细胞染色体上,其中以HBx基因的整合为主。
高丰光孙汶生曹英林张利宁宋静李华芬阎世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癌核酸探针核酸杂交
普乐可复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普乐可复 (FK5 0 6 )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复制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肾炎 +FK5 0 6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 6h内皮下注射FK5 0 6注射液 (0 5mg·kg-1·d-1) ,至第 2 1d。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于第 4d、第 14d和第2 1d ,检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 ,以及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 :肾炎对照组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 4d即出现异常蛋白尿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亦持续上升 ;肾小球内可见细胞数增加和新月体形成 ,肾小管内大量蛋白管型 ,GBM呈不规则增厚 ,足突大片融合 ;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异常。而肾炎 +FK5 0 6组大鼠上述病变均明显较轻。结论 :FK5 0 6能够明显改善大鼠抗GBM肾炎的肾功能。
汤仁仙王迎伟黄瑞高丰光刘晓梅
关键词:普乐可复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人补体C_(5b~9)复合物对大鼠肾系膜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人补体C5b~ 9复合物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MC)合成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首先提取人补体C5b~ 9复合物 ,同时培养出大鼠肾小球MC。然后用C5b~ 9复合物刺激MC ,观察刺激后 6h、2 4h、和 48h培养上清液中NO代谢产物 -硝酸根 (NO-3 )和亚硝酸根 (NO 2 )量的变化 ,并测定刺激后 2 4h、48h时MC内环鸟苷酸 (cGMP)的水平。结果 :用人C5b~ 9复合物刺激大鼠MC后可致培养上清中NO 3 /NO 2 含量增加 ,细胞内cGMP水平上升。NO合成增多能够被NO合酶 (NOS)抑制剂—─ -NG-硝基 -L -精氨酸甲基酯 (L -NAME)所抑制。结论 :人C5b~ 9复合物能够增加大鼠肾MC的NO合成。
王迎伟何球藻秦慧莲汤仁仙高丰光张光毅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一氧化氮
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24
2023年
为探究基于“人卫慕课平台和云班课APP”的医学免疫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线上自主学习情况、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情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刘晓莉高丰光谢婷玉庄国洪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Th1和Th2细胞对记忆性CTL抗肿瘤的增强作用
2003年
目的:研究CD4+辅助型T细胞在记忆性CTL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以OT-1细胞转输RAG基因敲除小鼠产生记忆性CTL,以OVA特异性T细胞表位多肽联合不同佐剂事先免疫C57BL/6小鼠产生不同类型的T细胞,将记忆性CTL传输上述C57BL/6小鼠并接种表达OVA的肿瘤细胞EG7。结果:遇肿瘤细胞攻击时,单纯OVA特异性Th多肽免疫小鼠虽可产生较多效应性CTL,但不能完全抵御肿瘤攻击;记忆性CTL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需要Th1和Th2细胞的辅助;Th12和Th2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机体产生较多的效应性CTL以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效应。结论:记忆性CTL介导的抗肿瘤效应中,Th1和Th2的联合作用有较单纯Th1或Th2细胞更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高丰光GermainJ.P.Fernendo
关键词:记忆性T细胞TH细胞转基因CD4
抗乙型肝炎病毒尼古丁药物组合物
抗乙型肝炎病毒尼古丁药物组合物,涉及一种组合物。提供一种抗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抗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将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所述培养液为RPMI M...
李海涛高丰光倪晓妍
文献传递
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采用组化法观察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的分布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哮喘模型气道mIL 2R+ 细胞变化。结果显示 ,哮喘大鼠肺NADPH染色呈强阳性 ,并波及肺泡膈。肺组织中N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哮喘组 (37 44± 0 77)pmol/mg,对照组 (8 73± 0 79)pmol/mg],气道炎性细胞增多 ,特别是mIL 2R+ 细胞 [哮喘组mIL 2R+ 细胞为 (2 3 8± 7 9)个 ,对照组为 0个 ],而NOS抑制剂DMA组气道炎性细胞少 ,NADPH呈阴性。提示NO是哮喘大鼠的炎性效应分子。
肖彭年莫榴琴高丰光
关键词:一氧化氮哮喘一氧化氮合酶
密码子修饰增强乳头瘤病毒晚期蛋白表达的研究
2004年
目的观察密码子修饰对乳头瘤病毒衣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密码子改变影响乳头瘤病毒晚期蛋白的表达为依据,以人类常用密码子替代野生型密码子构建HPV6b L1(HLl)、HPV6b E7 N-端(HL1E7I)、HPV6b E7 C-端(HL1E7 Ⅱ)和BPV1 L2 (HBL2)质粒,转染真核细胞系,以免疫荧光、免疫印记、电镜、流式细胞分析、ELISA观察相应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上述质粒在真核细胞均有HpVL1、蛋白的高度表达;HLlE7I表达的L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而HL1E7Ⅱ表达的L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密码子修饰后的6HL1和HL1E7基因能有效表达HPV6bL1样的假病毒颗粒。结论HPV6 E7蛋白的羧基端有核定位信号存在,密码子修饰能增加基因的表达效率,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Feng-guangGao高丰光Guang-lanLiu刘广兰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晚期蛋白表达
HBV整合的致癌性研究
HBV的四个亚基因产物中,HBx具有反式激活、介导细胞凋亡作用,HBs具有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HBV的整合及整合后染色体重排有关。为探讨HBV整合及HBx、HBs亚基因在HC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高丰光王迎伟孙汶生曾令宇王玉龙周峰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