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项针
  • 2篇电项针治疗
  • 2篇延髓
  • 2篇延髓麻痹
  • 2篇真性
  • 2篇吞咽
  • 2篇项针
  • 2篇项针治疗
  • 1篇言语
  • 1篇言语功能
  • 1篇医案
  • 1篇真性球麻痹
  • 1篇真性延髓麻痹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后
  • 1篇中风后便秘
  • 1篇吞咽功能

机构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4篇高亭
  • 1篇刘敏
  • 1篇孔菲
  • 1篇李晓宁
  • 1篇孙世林
  • 1篇孙忠人
  • 1篇黎超明
  • 1篇刘明
  • 1篇何微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项针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各组病例治疗前后吞咽及言语功能的恢复,揭示针刺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机理。  方法:  本课题以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列表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40例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分为两...
高亭
关键词:真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言语功能
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53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53例住院患者均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7%。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肯定。
孔菲高亭
关键词:针刺便秘中风
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抗风湿致胃肠道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致胃肠道副作用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阿司匹林灌胃造模。灌胃后温针灸组取"中脘""下脘"、双侧"足三里"与双侧"内关",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穴位后用温针灸架进行温针灸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参照Guth标准测量大鼠胃溃疡指数,黄嘌呤氧化酶法(羟氨法)测血清和胃黏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其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1);温针灸组的血清和胃黏膜SOD活力均提高,MDA含量均降低,溃疡指数减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美拉唑组的溃疡抑制率优于温针灸组(P<0.05),但是温针灸组在提高血清和胃黏膜SOD活力和降低胃黏膜MDA含量方面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温针灸能明显减低阿司匹林所致的胃肠道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孙世林孙忠人刘敏黎超明何微高亭刘明
关键词:温针灸胃黏膜损伤丙二醛
电项针治疗真性球麻痹1例
2012年
真性延髓麻痹是小脑后下动脉病变常见的后遗症,常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重者出现饮水不能、吞咽不能、言语不能,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多数靠鼻饲来维持生命。笔者采用电项针治疗真性球麻痹1例,疗效显著,最终能够正常饮食水。现将病例(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绍如下。
李晓宁高亭
关键词:电项针延髓麻痹吞咽困难医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