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药物导致眼前段异常沉积物二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尽管存在着血眼屏障.但是许多口服药物吸收入血后仍具有眼部毒性。笔者遇到2例分别长期口服氯丙嗪、胺碘酮的患者.其眼前段均出现砰常沉积物,现报告如下。
- 林海燕徐婧高婷婷龙琴
- 关键词:口服药物沉积物眼前段口服氯丙嗪吸收入血血眼屏障
- 重症药疹慢性期患者干眼状态评估
- 龙琴高婷婷李莹
- 24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探讨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2年5月至2014年...
- 高婷婷刘洁龙琴
- 病理性近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病理性近视是一种屈光度超过-6.00 D并呈进行性加重,眼轴不断延长的疾病.其眼底多发生胶原蛋白变性等病理改变,伴有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是严重致盲性疾病.尽管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尚未达成共识.多数认为病理性近视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个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如MYP1~MYP5,MYP11 ~MYP13,MYP15~MYP16)的发现及定位标志着其病因研究已发展到基因水平.此外,研究发现TGF-β-Smad、HGF-c-Met、Stat3、IGF相关、NO-cGMP和Shh等信号通路在病理性近视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高婷婷龙琴
- 关键词:环境因素信号转导通路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慢性期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龙琴李莹高婷婷阳雪刘洁
- 三例Peters异常UBM表现被引量:1
- 2014年
- 病例 1,女,35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左眼角膜发白来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左眼光感.右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未见异常,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正常;左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中央白斑,前房浅,晶状体及眼底无法窥入(见图1).UBM影像:右眼部分象限虹膜角膜粘连,瞳孔缘虹膜晶状体粘连,晶状体皱缩变形,回声增强,左眼角膜中央部增厚,回声增强,虹膜角膜粘连(见图2).临床诊断:右眼白内障,左眼Peters异常Ⅰ型.
- 高婷婷李略阳雪龙琴
- 关键词:UBM右眼视力眼部检查角膜中央回声增强眼角膜
- 后巩膜加固术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后巩膜加固术是用异体巩膜等材料加固变薄的眼球后极部的一种手术方法。自开展以来,在手术方式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和发展,尤其在治疗病理性近视方面已有深入研究。本文对后巩膜加固术在作用机制、材料和术式、临床应用和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意义及前景。
- 高婷婷邴启斌龙琴
- 关键词:后巩膜加固术近视临床疗效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慢性期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应用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慢性期患者眼角膜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的11例(22只眼)慢性期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51.4±12.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裂隙灯检查、睑板腺照相,并采用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患者角膜各层形态.结果 10例SJS/TEN慢性期患者并发干眼伴睑板腺功能障碍(19只眼,占86.4%),2例患者视力严重下降(3只眼,占13.6%),伴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角膜结膜化,1例患者双眼病变严重程度不一致.IVCM下,86.4%的SJS/TEN慢性期患者(10例,19只眼)角膜上皮细胞呈激活状态,91%的患者(10例,20只眼)角膜神经失去正常形态和分布,所有患者(11例,22只眼)角膜基质层可见一定比例呈激活状态的基质细胞,86.4%的患者(10例,19只眼)角膜内皮层形态大致正常,13.6%的患者(2例,3只眼)角膜缘Vogt栅栏萎缩,角膜新生血管形成,45.5%的患者(5例,10只眼)角膜基底层下神经丛水平可见朗格汉斯细胞浸润,27.3%的患者(3例,6只眼)角膜上皮层和角膜基质层中散在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SJS和TEN慢性期患者伴发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变化明显,角膜神经失去正常分布,角膜基质细胞呈激活状态.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SJS/TEN慢性期眼部并发症的随访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高婷婷李莹刘洁龙琴
-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角膜疾病干眼综合征
- 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眼视网膜组织中补体C1q和C3的表达
- 2015年
- 背景 高度近视严重危害视功能,探究其发病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眼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补体系统参与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但近视眼视网膜中补体成分的变化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发生时视网膜组织中补体C1q和C3表达的变化. 方法 将12只出生3d的有色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透镜诱导组,透镜诱导组豚鼠的左眼用-10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镜片缝合在眼周皮肤4周以诱导近视眼模型,作为透镜诱导眼,右眼用平光PMMA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缝合作为对侧对照眼,正常对照组的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眼.诱导后4周测量各组豚鼠的屈光度,过量麻醉法处死豚鼠并分离视网膜,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C1q和C3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后4周,透镜诱导眼、正常对照眼和对侧对照眼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SE)分别为(-1.21±0.71)、(+2.46±0.75)和(+1.75±0.50)D,3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5,P=0.69),正常对照眼与对侧对照组间豚鼠的平均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62,P=0.08),而透镜诱导眼豚鼠的平均SE明显高于对侧对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92,P<0.01);透镜诱导眼、对侧对照眼和正常对照眼视网膜组织中C1q和C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1q:F=8.810,P=0.003;C3:F=14.490,P<0.001),其中透镜诱导眼视网膜中C3和C1q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侧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1q:q=4.14,P=0.01;C3:q=4.71,P=0.005),而对侧对照眼视网膜中C1q和C3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1q:q=1.61,P=0.27;C3:q=2.82,P=0.07).结论 离焦性近视发生过程中存在视网膜组织的补体活化状态,补体过度活化可能参与近视的发生.
- 高婷婷阳雪龙琴
- 关键词:视网膜眼屈光新生豚鼠
- 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影像特征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影像特征,探讨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对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随访、诊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的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只眼)采集视力、眼压、屈光度、眼轴、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及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结果,分析眼底自发荧光对高度近视患者眼底情况诊疗意义。结果 27例患者中15例(23只眼,占42.6%)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盘旁弧形脉络膜萎缩灶及豹纹状眼底改变,其中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10例(13只眼,占24.1%),漆样裂纹9例(10只眼,占18.5%),脉络膜新生血管(CNV)5例(8只眼,占14.8%),黄斑裂孔2例(2只眼,占3.7%),视网膜出血3例(3只眼,占5.6%)。结论眼底自发荧光通过无创、便捷、实时地监测高度近视眼底表现,可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诊断、评估病情严重度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阳雪高婷婷龙琴
- 关键词:高度近视眼底自发荧光视网膜色素上皮脂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