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碧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3篇胆红素
  • 3篇血症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细胞
  • 3篇红素
  • 3篇肝细胞
  • 3篇病毒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血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亢进
  • 2篇亢进症
  • 2篇激素
  • 2篇甲胎

机构

  • 12篇北海市人民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高碧华
  • 7篇叶报春
  • 6篇李国钦
  • 4篇陈逢梅
  • 2篇苏会璇
  • 1篇庞明
  • 1篇钟宇华
  • 1篇李文涛
  • 1篇林艳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肝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各种肝病的肝纤维化标志改变的探讨
2003年
目的 :探讨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的改变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肝脏炎症、纤维化指标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Ⅲ型前胶原多肽 (PCⅢ )。结果 :急性肝炎的三种肝纤指标均升高 (P <0 0 5 )。急黄肝高于急无黄肝 (P <0 0 5 )。慢性肝炎 1 1 2例 ,三项肝纤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慢肝重度显著高于慢肝轻度 (P<0 0 0 1 )。肝硬化的三项肝纤指标又显著高于慢肝 (P <0 0 0 1 ) ,其它肝病的肝纤指标也升高。 2 5例慢肝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 2月 ,ALT、AST、GGT显著降低 (P <0 0 1 )。三项肝纤指标中HA降低较显著 (P =0 0 5 ) ,LN和PCⅢ虽有降低 ,但差异不明显 (P =0 4 5 9,P =0 1 92 )。结论 :各种肝病的三项肝纤维化指标均升高 ,以慢肝重度 ,肝硬化升高明显。
李国钦高碧华叶报春陈逢梅
关键词:肝病肝纤维化透明质酸层粘蛋白
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方法及应用现状被引量:8
2021年
ART的应用将艾滋病变成一种可以治疗但目前尚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改变着HIV感染者的诊疗和关怀模式。社会心理综合关怀是HIV感染全程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是消除HIV/AIDS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国内外针对改善HIV/AIDS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本文就HIV/AIDS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正念减压疗法、动机性访谈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同伴教育干预疗法、反歧视干预疗法、PERMA心理模式等常用的心理干预手段进行了综述。
林艳郭莉程菁涵高碧华吕建楠
关键词:心理干预抗病毒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立 7170 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 89例甲亢患者及 4 0例健康人行肝功能检测 ,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谷胺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AL P)、血清总胆红素 (TBil)。结果 :药物性肝损害甲亢组的 AL T、AL P、GGT、TBil较甲亢性肝损害组高 (P <0 .0 5 )。两组肝损害指标均较无肝损害甲亢组、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1) ;甲亢性肝损害组血清游离 T3(FT3)、游离 T4 (FT4 )比药物性肝损害甲亢组和无肝损害甲亢组高 (P <0 .0 5 ) ,药物性肝损害甲亢组和无肝损害甲亢组的 FT3、FT4 水平相近 (P >0 .0 5 )。结论 :甲亢治疗后或初诊者都应监测其肝功能变化 ,对了解甲亢患者的代谢紊乱程度、估计病情、判定肝损害原因、指导抗甲亢药物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苏会璇钟宇华高碧华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损害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李国钦高碧华叶报春
关键词:血清甲胎蛋白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再生病例
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美泰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48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TBil在171~1243μmol/ml之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为同期住院病人,与治疗组在年龄、性别...
叶报春高碧华
文献传递
重型肝炎TGF-α、TNF-α、IL-1β改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研究重型肝炎病程中TGF-α、TNF-α、IL-1β的改变。23例进入研究,用放免法集中检测血清标本。急性期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恢复的TGF-α高于急性期(P=0.092)。TNF-α、IL-1β升高不明显(P=0.944,P=0.73s)。存活组14例,未存活组9例。急性期、恢复期或病情恶化时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存活组恢复期的TGF-α显著高于急性期(P=0.042),TNF-α、IL-1β比急性期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948,P=0.992)。未存活组病情恶化时的TGF-α、IL-1β也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0,P=0.062),TNF-α略升高(P=0.567)。两种炎症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GF-α的血清浓度似乎影响病情转归。
李国钦叶报春高碧华陈逢梅庞明
关键词:重型肝炎TGF-ΑTNF-ΑIL-Β急性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疾病进展间的相关性及H.pylori分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正在接受核苷类似物规范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26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09例、乙肝肝硬化(LC)88例、肝细胞癌(HCC)64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清H.Pylori抗体并进行分型诊断。结果 H.Pylori的感染率在CHB、LC及HCC患者分别为55.96%、67.05%和70.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及HCC患者Ⅰ型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52.27%和54.69%,均高于CHB患者的30.28%(P均<0.05);在CHB患者,Ⅰ型H.pylori感染者的LSM为(7.7±1.5)KPa,显著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者的(6.5±1.7)KPa(P<0.05);在LC及HCC患者,Ⅰ型H.Pylori感染者的Child分值为(9.8±1.7)分,明显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者的(9.0±1.6)分(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与H.pylori感染有明显相关性;其中,H.PyloriⅠ型菌株较Ⅱ型菌株更有可能增加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风险。
高碧华郭莉王伟峰吕建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癌
极超高胆红素6例救治分析
目的:分析6例极超高胆红素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观察6例患者的胆红素改变及临床转归。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1例为他巴唑造成的药物性肝病,1例急黄肝,病原未明合并糜烂出血性胃炎,4例为乙型肝炎,其中合并酒精性肝病,原发性...
李国钦高碧华
关键词:激素腺苷蛋氨酸
文献传递
酒精性肝病患者3种细胞因子变化的初步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两种前炎症细胞因子,一种促细胞生长因子在酒精性肝病中的改变。方法:用放免法检测61例酒精性肝病病人血清中的TGF-α,TNF-α,IL-1β。结果:TGF-α(23.84±17.46)pg/ml(t=9.11,P<0.01),TNF-α(1.59±0.77)ng/ml(t=2.75,P<0.05),IL-1β(0.56±0.56)ng/ml(t=4.93,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胆红素升高者的TNF-α、IL-1β显著高于胆红素正常者(P<0.05)。22例病人治疗后TNF-α、IL-1β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TGF-α则略升高(21.68±21.52 vs 26.25±21.91,t=1.245,P=0.227)。结论:两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细胞生长因子则与炎症、坏死致肝细胞再生似有一定联系。
李国钦叶报春高碧华陈逢梅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检测放免法
COVID-19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COVID-19患者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20年1—2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确诊为COVID-19的40例患者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抗凝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同时检测24例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达到出院标准的恢复期患者CD4+T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急性期COVID-19患者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4.71±1.54)×109个/L vs(6.26±1.44)×109个/L,(1.13±0.41)×109个/L vs(1.51±0.39)×109个/L;P均<0.05];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447.15±144.42)个/μl vs(592.83±146.76)个/μl,(309.35±173.05)个/μl vs(397.20±136.94)个/μl;P均<0.05],而CD4+/CD8+T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出院患者恢复期的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较急性期显著升高[(598.08±138.71)个/μl vs(420.67±147.38)个/μl,(439.08±166.94)个/μl vs(296.67±151.06)个/μl;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COVID-19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一过性免疫缺陷,在恢复期可升高至正常水平。
陈婉玲王伟峰李文涛陈逢梅高碧华龙凤曾厚洋吕建楠
关键词:CD4CD8T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