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15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朱威王娜李淑文高翔春
- 关键词:复合骨折上颌骨颧骨眼眶车祸伤
- 迎风流泪怎么治
- 2015年
- 问:我今年60岁,最近6个月双眼迎风流泪,轻微发痒,视力正常,没有异常分泌物,无眼睛发红,身体基本健康。没去医院诊治,请问这是什么问题?怎么治疗?
- 高翔春
- 关键词:风流分泌物生活常识保健知识
- 分子氢对糖尿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子氢对糖尿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00 ng/m L的LPS诱导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同时将两组细胞分别置于正常培养环境和含有饱和氢培养环境下培养36小时。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中miR-9、miR-21和miR-199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TLR4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iR-9、miR-21在分子氢作用后明显下调,而miR-199在分子氢作用后下调不明显。并且,小胶质细胞活化后TLR4途径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增加,在分子氢处理后Myd88和IKKβ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NF-κB蛋白的表达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分子氢对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氢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对Myd88介导的TLR4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及通路中部分miRNA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机制。
- 刘国丹韩清高翔春王进田苗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MIRNA
- 兔BMSCs复合纤维蛋白胶在体外分化为角膜基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角膜基质细胞的可行性,并观察纤维蛋白胶(FG)作为细胞支架材料的效果。方法:密度梯度法获得BMSCs,体外诱导实验将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皿、BMSCs培养条件并不加角膜基质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培养;非FG共培养组使用普通培养皿并与角膜基质细胞共培养诱导BMSCs分化;FG共培养组使用铺有FG的培养皿并与角膜基质细胞共培养诱导BMSCs分化。培养1w及2w后用Westen Blot法检测三组细胞Keratocan的表达,在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表现出成体干细胞潜能,CD29染色阳性,符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特征。诱导培养2周后对照组BMSCs融合成单层、呈条索状生长;非FG共培养组部分细胞体积变小、多突起,局部呈梭形生长;FG共培养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部分细胞呈梭形或纺锤形,与FG生物相容性好。Westen检测结果:BMSCs细胞在纤维蛋白胶或普通培养皿上特定培养条件下均能诱导表达角膜基质细胞的特异性蛋白Keratocan。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下可分化为角膜基质细胞,有望作为治疗角膜疾病及角膜组织工程的备选材料,纤维蛋白胶组织相容性好,可为组织工程提供移植细胞片。
- 刘国丹孟兆军高翔春孙蕾李丹吴丽华王洪霞韩清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膜基质细胞纤维蛋白胶
- EAS-1000观察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 2008年
- 目的应用EAS-1000评价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0月~2007年4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4眼,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应用EAS-1000眼前段分析系统进行照相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1眼术后眼压正常,3眼加用抗青光眼滴眼液控制正常,术后平均眼压(17.08±3.13)mmHg,与术前眼压(26.17±3.46)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前房深度(3.73±0.34)mm与术前(1.47±0.18)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虹膜膨隆明显,术后所有病例前房角均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增宽,虹膜膨隆消失,术后房角宽度(36.53±2.22)deg与术前(15.32±1.75)de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 刘国丹韩清高翔春林晓菲
- 关键词: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