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寒梅
- 作品数:2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试论中国清真寺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就近2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中国清真寺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主要梳理了中国清真寺综合研究;对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也作了介绍。另外,作者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目前学术界研究中出现的空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魏寒梅罗欣马海陆
- 关键词:清真寺
- 塔吾尕孜村村民信仰现状和去极端化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几年,新疆各级政府在去极端化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使得一度升温的南疆非法宗教活动得到遏制。因非法宗教问题,塔吾尕孜村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影响。宗教极端思想在该村的传播与渗透主要以地下讲经、非法宣教为主。对此,政府采取了集中整治、开展"访惠聚"以及宣传教育疏导等措施,村民认同政府的做法并配合政府搞好去极端化工作。当前政府采取的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效,有利于社会稳定。从长远看,在继续加强宗教管理和去极端化的同时,应加大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以现代文化引领信教群众,因地制宜引导宗教中国化。搞好经济、文化建设。争取民心、凝聚人心,从而积极调动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家园,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 魏寒梅夏依丁.亚森
- 关键词:信仰现状
- 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为例被引量:7
- 2006年
-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回汉民族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本文试通过对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说明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 魏寒梅
- 关键词:民族关系回汉关系和谐社会
- 试述《米尔撒德》在中国的流传与翻译
- 2017年
- 成书于13世纪的苏非哲学著作《米尔撒德》,到了明末清初,受到中国伊斯兰经学大师的争相研究与翻译。从研究、翻译该书的经师身份和该书流传的区域看,它反映出当时苏非主义不仅在西北地区传播,而且也波及到华北、中原和西南等地区。《米尔撒德》的流传和翻译有其特殊时代背景,从中可以观察苏非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区域问题,同一思潮的传播在不同地区选择的路径不同,最终出现的结果差异性较大,此现象为当代伊斯兰教中国化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 魏寒梅
- 关键词:翻译苏非主义
- 陕鄂交界地区回族、伊斯兰教考述
- 2006年
- 约在明朝洪武年间,伊斯兰教伴随着回族的迁入而传入陕鄂交界地区,历经明、清、民国时期,因地处偏远,鲜为人知。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伊斯兰教在该地区也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目前,该地区的回、汉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幸福安康,他们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做出了榜样。
- 魏寒梅
- 关键词:回族伊斯兰教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专题化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2
- 2008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部05方案和自治区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为主线,以专题化教学为改革切入点,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方法,以综合评价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要环节,以追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 马海陆赵巧军魏寒梅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专题化探究式实践教学
- 试析我国穆斯林聚礼的社会意义
- 2008年
- 穆斯林聚礼,从宗教角度上来讲,只是一种宗教活动,是穆斯林重要的宗教功修之一。然而,在中国大环境里,穆斯林聚礼也体现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寻找集体归宿感;提供交流;历史上曾动员穆斯林积极抗日、保家卫国;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促进民族团结等社会意义。
- 魏寒梅马海陆
- 关键词:穆斯林聚礼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新疆职业院校地方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作为新疆高校地方思政课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熟知课程的性质、开设目的及内容体系的前提下,强调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应重点遵循的几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校内实践教学进行探索,进而提出制定相关制度、与顶岗实习和大思政同向同行、实行“1+1”实践教学模式、补充虚拟实践教学素材、综合协调相关领域资源为课程实践所用等路径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八个相统一”,帮助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魏寒梅吴思建
-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
- 试析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孔子宗教心理观
- 2016年
- 孔子在什么情境下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宗教观点。通过对孔子家庭成长背景、当时社会生活背景及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可窥视出,孔子从小对"礼"具有浓厚的兴趣,成年之后对"礼"的完美追求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样的兴趣及追求完美的人格影响了他对未来理想职业的选择。故而孔子一生的理想是要恢复"周礼",但自西周晚期"疑天"思潮一直延续到春秋。显然,孔子的理想("敬神")与现实("远神")发生了碰撞,为了调和这种冲突,孔子最终选择了对礼中的宗教成分则进行改造,使之人性化、现实化,发展出"神道设教"人本主义宗教心理观。这种宗教心理观对后世的汉民族宗教心里及统治者对待宗教宽容的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魏寒梅
- 关键词:孔子敬神人本主义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新疆的实践与发展
- 2020年
- 新疆在治理宗教问题时严格执行政教分离(包括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依法依规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有效地打击和遏制住了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采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驻村管寺"服务信教群众等措施,保护了合法宗教活动,净化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反恐、去极端化斗争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观在新疆实践创新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马克主义宗教观与新疆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 魏寒梅王学利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