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图像
  • 2篇腺癌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16层CT
  • 2篇CT血管造影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定时炸弹
  • 1篇动脉瘤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11篇魏弢
  • 3篇孟令平
  • 3篇吴美花
  • 2篇葛梅英
  • 2篇方佩君
  • 2篇俞忠辉
  • 2篇尹化斌
  • 2篇葛菁芳
  • 2篇林丽萍
  • 1篇孟凡华
  • 1篇王康安
  • 1篇韩敏
  • 1篇葛箐芳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康复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PI联合CTA在TIA发病机制研究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病机制研究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TIA患者,依次行CT平扫、CTPI及CTA检查,计算患者脑部感兴趣区健侧及患侧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分析TIA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与脑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50例TIA患者患侧CBF、CBV水平低于健侧(P<0.05),而MTT、TTP水平高于健侧(P<0.05);CT平扫、CTPI及CTA检查发现与临床一致的脑灌注异常分别为28例(56.00%)、45例(90.00%)、38例(76.00%),三者TIA阳性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系统低血流灌注是TIA患者发病的机制之一,CTPI阳性率与TIA病情有密切关系。CTPI联合CTA在TIA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TIA个性化诊疗依据。
魏弢尹化斌吴美花
关键词: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发病机制
MRI诊断胫骨血管瘤1例被引量:1
2006年
孟令平魏弢俞忠辉韩敏
关键词:血管瘤胫骨磁共振成像
肋骨骨肉瘤1例
2006年
魏弢方佩君吴美花
关键词:骨肉瘤肋骨
肝脏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2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肋缘持续性刺痛2个月,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查体:肝区轻扣痛。实验室检查:AFP 2.11μg/L,CEA 0.88μg/L,CA199 4.55U/ml,CA12512.7U/ml。MR平扫示肝脏右后叶S7~8段包膜下7cm×6cm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中、高混杂信号,包膜下少量积液;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可见假包膜(图1、2)。考虑肝脏恶性肿瘤。
魏弢孟令平
关键词: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磁共振成像
瘤周水肿区DTI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瘤周水肿区DTI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转移瘤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HGG 19例和转移瘤13例患者,均行常规MR和DTI检查。以距肿瘤强化边缘4mm、10mm为界,将瘤周水肿区划分为近瘤周水肿区、中瘤周水肿区及远瘤周水肿区,分别测量两组肿瘤不同瘤周水肿区的ADC值、FA值。结果 HGG近瘤周水肿区与中瘤周水肿区ADC值均低于转移瘤(t=2.175,P<0.05;t=2.692,P<0.05),两组肿瘤的远瘤周水肿区ADC值无统计学差异,HGG与转移瘤不同瘤周水肿区的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HGG近瘤周水肿区与中瘤周水肿区ADC值低于远瘤周水肿区(F=5.929,P<0.01),FA值无统计学差异;转移瘤不同瘤周水肿区的ADC值、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TI能反应HGG瘤周水肿区肿瘤细胞浸润存在渐变现象,瘤周10mm内水肿区的ADC值,有助于HGG与转移瘤鉴别。
魏弢尹化斌孟凡华林丽萍
关键词:胶质瘤转移瘤弥散张量成像瘤周水肿
警惕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内脏动脉瘤
2022年
电影《拆弹专家》的剧情扣人心弦,拆弹专家在定时炸弹爆炸前的几秒钟成功拆除炸弹,让观众惊出一身冷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体内也隐藏着定时炸弹,它不易被发现,然而一旦“爆炸”将导致灾难性后果,这就是一内脏动脉瘤。
魏弢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
乳腺癌在16层CT重建技术中的表现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在16层CT重建技术中的表现,探讨16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病人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mm薄层重建及MPR、MIP、3D、VR重建,并对38例乳腺癌重建图像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8例中,形态不规则33例,分叶及毛刺32例,多灶5例,密度不均匀18例,12例显示钙化,8例囊变。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9例。腋窝淋巴结增大21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建及后处理提供更多显示乳腺癌的图像信息,有助于病变定性。
葛菁芳魏弢葛梅英耿道颖
关键词:乳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重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均行64层螺旋CTA检查,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基础上进行血管探针技术(VP)处理,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47例腹主动脉及各分支发现动脉粥样斑块,占90.38%,共检出斑块119处;其中31例腹主动脉1级分支,10例腹主动脉2级分支,6例出现腹主动脉3级分支。VP表现为血管壁明显增厚轮廓欠清晰,且较为模糊;管腔充盈缺损,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管壁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影,动脉瘤显示局部动脉管腔向外扩张;部分血管走形僵直,血管僵硬。结论64层CTA是诊断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魏弢吴美花林丽萍
关键词:腹部CT血管造影
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研究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mm薄层重组,并进行MPR、MIP、3D及VR重组,并对33例16层CT扫描的薄层重组及后处理图像对乳腺癌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和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3例乳腺癌经16层CT扫描薄层重组与各种后处理的技术的应用显示形态不规则28例;分叶及毛刺30例;多灶性3例;密度不均匀14例。其中8例钙化,6例囊变,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31例显示异常的肿瘤血管;肿块邻近皮肤、Cooper韧带增厚12例、乳头凹陷,导管增粗7例,9例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腋窝淋巴结增大18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组及各种后处理方法比重组前图像提供更多图像信息,直观、形象、生动显示乳腺癌的特征,尤其是对肿瘤血管和沙砾状的钙化显示,弥补了常规CT扫描的缺陷,从而更有助于影像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
葛菁芳魏弢葛梅英
关键词:乳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
介入医学,让治疗既微创又精准
2021年
介入医学,实现影像设备引导下的微创治疗外科治疗靠手术,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医学的治疗既不像暴露、开放式的手术,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治疗的方法,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介入医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
魏弢
关键词:介入医学介入放射学微创治疗影像诊断内科治疗外科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