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刚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筋膜解剖建立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筋膜解剖建立经腋窝无充气后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甲状腺疝外科连续收治的行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27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基于颈深筋膜解剖建立手术空间。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并于手术后第2天以及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80.5(60~115)min,手术空间建立时间为18(12~26)min。术中出血5(1~15)m L。术中颈外静脉及属支出血2例,颈前静脉出血1例。术后住院时间为2.5(1~4)d。术后第2天评估锁骨区域感觉恢复评分:S3级221例(80.1%),S2级55例(19.9%),无S4、S3+、S1及S0级病例;术后3个月:S3+/S4级245例(88.8%),S3级30例(10.9%),S2级1例(0.4%);术后6个月:S3+/S4级270例(97.8%),S2级6例(2.2%),无术后皮瓣区域积液。所有病例均完成随访,术后2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随访时声音恢复,术后无淋巴瘘、Horner综合征、出血和胸锁乳突肌肿胀,无复发病例。结论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基于筋膜解剖建立手术空间方法安全且有效,建议作为常规操作方法。
- 葛军娜谭洁余诗桐陈伟生张植诚李婷婷孙百慧魏志刚雷尚通
- 关键词:甲状腺腋窝入路颈深筋膜
- RHL-2000A新型热灌注化疗机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癌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用RHL-2000A新型热灌注化疗机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并发症和短期抗癌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3例进展期胃肠癌患者术中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术中对腹腔内肉眼可见...
- 卿三华魏志刚薛琪
- 关键词:胃肠癌腹腔热灌注化疗
- 文献传递
- 肝脏微创切除手术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对比开腹肝切除术(OLR)和腹腔镜肝切除术(LL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6例HCC行肝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OLR者86例(OLR组),行LLR者50例(LLR组)。记录围术期指标。记录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LR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分别为(7.5±3.5)d、(2.0±0.5)d和(1.9±0.7)d,OLR组分别为(12.5±5.5)d、(3.8±0.9)d和(3.5±0.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肿瘤数目、术中输血率、术中血流阻断率、手术时间、切肝方式和R0肿瘤切除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LR组和OLR组TP、Alb、TBil、ALT和AST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LR组ALT和AST分别为(87.5±20.5) U/L和(45.9±9.7) U/L,OLR组分别为(129.5±32.0) U/L和(56.6±11.0)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P、Alb、TBi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R组有2例胆漏、6例出血、8例腹腔积液、4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OLR组有5例胆漏、15例出血、18例腹腔积液、12例胸腔积液、6例切口感染、14例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R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9%(79/86)、50.00%(43/86)、20.9%(18/86),LLR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0%(43/50)、60.0%(30/50)、30.0%(1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R治疗HCC安全可靠,能达到OLR一样的效果,且术后可更早进食,更早离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肝功能恢复更快。
- 汪丽伟李东亮刘大勇廖新伟魏志刚
- 关键词:肝细胞癌腹腔镜肝切除术肝功能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PCs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263例65岁以上胃癌患者PPCs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老年胃癌患者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63例老年胃癌患者中出现PPCs 69例,发病率为26.24%(69/2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实测最大通气量/理论最大通气量<60%、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50%、术中出血量≥500 m L、手术时间≥4 h均是老年胃癌患者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史、BMI≥24 kg·m^(-2)、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前肺功能差、术中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胃癌患者PPCs的危险因素。
- 蔡峰许宇铃许喜崇魏志刚吴承堂
- 关键词: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
- 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25例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术中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并发症。[方法]对2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1次,术后前4天,每日腹腔热灌注化疗(5-氟尿嘧啶)1次。[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治疗后亦无明显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随访8~26个月,2例发生腹腔转移(8%);1例发生肝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8、15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安全可行,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
- 魏志刚李国新甄莉闫鸿涛余江黄祥成
- 关键词:手术期间胃肿瘤灌注药物疗法
- 经腹与经胸入路手术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经腹与经胸入路手术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74例贲门癌患者,分为经腹组(76例)和经胸组(98例)。对比研究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缘阳性率、根治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多于经胸组(P<0.05),经腹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经胸组(P<0.05)。两组在切缘阳性、手术根治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气胸、液气胸、脓胸、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腹组在术后胸腔积液、肺炎、肺部总并发症率及术后总并发症率低于经胸组(P<0.05)。结论:经腹相对经胸入路行贲门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 邓宇武天同魏志刚吴承堂
- 关键词:贲门癌术后并发症
- T_4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T4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T4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48例于术后第5~6天开始行HIPEC(1次/d,共3次),术后1个月内行第1次m FOLFOX6方案全身静脉化疗,共6疗程(HIPEC组);另48例仅行相同方案的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后1、2年复发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HIPEC及全身静脉化疗均顺利完成;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PEC组术后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2.1%vs.20.8%;6.3%vs.31.3%,均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PEC组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1.3%vs.58.3%,P〈0.05);HIPEC组生存质量评分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5.0%vs.25.0%,P〈0.05)。HIPEC组中,结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直肠癌患者(32个月vs.18个月,P〈0.05)。结论:T4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行HIPEC可有效控制腹腔复发、转移,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行。
- 李晶晶魏志刚段雪飞武天同吴承堂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 围手术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术中和术后早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并发症和短期抗癌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术中对腹腔内肉眼可见转移癌灶尽量用电刀戳灭:结肠癌患者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术后前4 d,每日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化疗液加热至43-44℃,循环灌注60-90 min,共5次;直肠癌患者术中盆腔热灌注化疗1次.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行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化疗时间内腹腔内化疗液温度均可达到41-43℃,并恒定保持60-90 min.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除暂时性发热、腹胀、腹痛外无其他不适,直肠癌患者盆腔少量出血1例,切口愈合延迟1例,无其他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随诊率100%,随访3-27 mo.其中腹腔转移2例,盆腔转移1例,局部复发率为15%,肝转移1例,肝转移率5%;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各有1例分别在术后14,10mo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围手术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治疗不受环境限制,并可多次进行,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可能有利于杀灭腹腔内残余微小癌灶(MC)和游离癌细胞(FCC).
- 魏志刚李国新甄莉黄样成卿三华巴明臣崔书钟
- 关键词:结直肠癌围手术期
- 经腋窝后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五沉法”被引量:6
- 2023年
- 基于大体解剖学观察及临床经验,笔者中心于2014年提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概念,坚持将其用于指导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开放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在充分保证喉返神经安全的情况下,更彻底的整块切除中央区淋巴结。近几年,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国内迅速推广,笔者中心于2019年起开展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在前期的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理论指导下改良了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为了更方便甲状腺外科医生掌握该技术,本文将该理论拆解并总结归纳为手术操作“五沉法”,并进行详细阐述。
- 葛军娜余诗桐谭洁陈伟生李婷婷张植诚孙百慧魏志刚雷尚通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
- 经腋窝无充气后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场景化”辅助操作被引量:5
- 2023年
- 随着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发展及推广,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无疑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其中,经腋窝无充气后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GTPET)因无充气干扰的清晰视野,已被广泛接纳并采用。但因其侧面观视角、镜头与器械共用手术空间的特点,使手术操作存在固有难点。为解决腔镜操作中视角配合问题,有团队应用扶镜机器人,但对于GTPET这种操作范围较小的手术方式,手术视角及操作仍依赖于术者及扶镜手的配合。为克服GTPET操作中的难点,笔者引入“场景化”操作理念,从扶镜手的角度出发,通过三部分规范GTPET手术过程中扶镜手的操作流程。一为手术前准备:规范患者体位摆放及扶镜手位置;二为扶镜手操作要点:概括为“一支点”“二入路”“三平行”;三为“四宫格”法镜下视野场景化辅助操作:将手术区域划分为I~Ⅳ区,据此引导手术操作。
- 孙百慧余诗桐葛军娜魏志刚雷尚通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