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淑霞

作品数:2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职官
  • 4篇律令
  • 3篇民族
  • 3篇交融
  • 2篇中华民族
  • 2篇社会
  • 2篇碎片化
  • 2篇贪赃
  • 2篇文化
  • 2篇西夏文
  • 2篇西夏学
  • 2篇西夏学研究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境遇
  • 2篇考述
  • 2篇官员
  • 2篇官制
  • 2篇《天盛律令》
  • 2篇
  • 1篇党项

机构

  • 21篇宁夏社会科学...

作者

  • 21篇魏淑霞
  • 1篇孙颖慧

传媒

  • 6篇西夏研究
  • 3篇宁夏师范学院...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宁夏教育
  • 1篇中华文史论丛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西夏学
  • 1篇民族学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史·交聘表》西夏职官名考述被引量:1
2018年
《金史·交聘表》中记载了30多个西夏职官名号和众多的任职人员。这些职官名号有的是仿唐宋官制而设,有些却不见于唐宋官制。《金史·交聘表》的记载可与其他史料记载形成互补,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夏官制多仿唐宋"提供佐证,反映了西夏中后期职官设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西夏职官设置的不断完善和项羌人与汉人两个参政群体在西夏政治中由共存逐渐走向共融的历史过程。
魏淑霞
关键词:《金史》职官
西夏僧侣社会活动管窥
2017年
本文依据传世文献、出土社会文书及文献等史料,对西夏僧侣的社会活动进行了梳理考察。发现西夏僧侣的社会活动主要以译经、校经、做法事、宣讲佛学为主导,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了与寺院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如高利贷、土地买卖等,但他们的政治参与性却未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高。这可为我们客观地认识西夏的政教关系及佛教僧侣在西夏的政治地位提供一些佐证。
魏淑霞
关键词:宗教政治僧侣
《天盛律令》关于西夏官员贪赃问题的规定
2013年
本文通过比较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与唐宋律法中关于官员贪赃的条款,对西夏关于官员贪赃的预防与惩处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关于六赃的记载,与唐宋的'六赃'名目稍有不同,将官员贪赃分为三种情况:受财请求(包括受财及与财、受财枉法、请求嘱咐、监临主司受财)、挟官势乞索财物、受所监临财物。西夏对官员受贿的查处规定之详细程度超过唐宋,十分严密;对官员犯受监临财物赃罪的处罚之重也远远超过唐宋;对官员挟官势乞索财物的处罚力度很大,规定十分细致,总体体现出了等级性和不平等性的特点。西夏在以法律形式对官员贪赃进行惩治的同时,在日常的行政机制运作的过程中也对官员犯赃进行监察预防,这种预防主要通过中央及地方的监察系统而发挥作用。
魏淑霞
关键词:贪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宁夏多民族交融发展
2022年
宁夏素有“九寨咽喉,七关襟带”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宁夏在历史上就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千百年来,宁夏各族人民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依黄河而生,共同开发了宁夏、书写了宁夏的历史,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代不同民族在宁夏地区往返迁徙,分合盛衰,更替伸缩反映了多民族演进与融合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缩影,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近代宁夏各民族共赴国难,萌生、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革命的实践中,增强了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国各地支援边疆建设、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及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扶贫移民、生态移民,都有大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支宁人员进入宁夏或在宁夏内部进行迁徙交融。他们与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相处融洽,相互交流,加速了宁夏地区的民族交融,增强了“五个认同”,共建民族团结示范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新时代,宁夏要秉承优良传统,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魏淑霞
关键词:民族交融
试论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在1405年至1433年的29年间,曾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达的地域,实施的措施,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人类航海史上的地位,学人论述颇多,且一致肯定了郑和开创了中西交通史上的新局面,扩大了中西海上...
魏淑霞
关键词:下西洋明成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朝贡贸易明王朝
汗马耕耘 嘉惠学林——《西夏研究》创刊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2020年
2020年是《西夏研究》创刊十周年。十年的风雨历程,《西夏研究》探索与成长并存:培养了专业的编辑队伍;发挥了推动学术交流、培育新人的平台作用,反映了学术研究的动态;在弘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推动西夏学研究的发展、培养西夏学研究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幸得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宁夏社会科学院和期刊界、学术界同仁的厚爱与支持,也是《西夏研究》编辑部全体同仁不懈努力的结果。未来,《西夏研究》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具有创新性、国际化、前瞻性的学术期刊,为弘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中国学术走出去作出贡献,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构建作出贡献。
魏淑霞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一“使來往門”譯證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依據俄藏黑水城文獻中刊佈的《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原版照片對卷一一"使來往門"部分條款内容進行了西夏文録文、對譯、參照2000年版漢譯本《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對這一部分内容進行了再譯釋,並就其中部分漏譯和誤譯的内容進行了補正,對部分西夏字詞譯釋作注,一方面以期能够在先賢譯釋的基礎上有所補漏,使律令的漢譯本更趨完善;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文獻的原文録文、對譯、譯文體察不同語言語義在實際應用中的對接轉换,爲我們考釋其他西夏文文獻提供語素方面的素材。
魏淑霞
关键词:律令
《天盛律令》关于西夏官员贪赃问题的规定
本文通过比较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与唐宋律法中关于官员贪赃的条款,对西夏关于官员贪赃的预防与惩处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关于六赃的记载,与唐宋的"六赃"名目稍有不同,将官员贪赃分为三种情况:受财请求(包括受财及与财、受...
魏淑霞
关键词:贪赃
西夏枢密院考述被引量:2
2020年
西夏枢密院设于明道二年,“(卢领)”乃西夏枢密院蕃名号。据史料记载所见西夏枢密院的职官名号有:东拒、副、入名、枢密使、都枢密使、左枢密使、右枢密使、都枢密、枢密直学士、押进枢密副都承旨、承旨、都案、案头、司吏等。西夏枢密院设置枢密使、都枢密使、承旨等大体与宋制相同,但枢密都案是宋朝所没有的。从西夏枢密院的职掌看,其权力经历了逐渐强化的演变过程。西夏中后期,枢密院依然是西夏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掌军籍、军权;掌武职官员的考课、承袭、请任、赏赐;受理涉及武职人员的案件等。凡涉及军事武备武职人员之事,尽在枢密院掌控范围之内。
魏淑霞
关键词:枢密院职官
历史研究“碎片化”境遇下的西夏学研究
2020年
所谓历史研究"碎片化"是指历史研究呈现出了磷片化、杂乱化,甚至远离历史研究主题、无法体现历史研究的功能性、失去了整体关怀的现象。历史研究"碎片化"的风潮也波及西夏学研究领域,近年来,西夏学研究也有"碎片化"趋势。
魏淑霞
关键词:西夏学研究碎片化功能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