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血清
  • 3篇手术
  • 3篇细菌
  • 3篇纳米细菌
  • 2篇胆汁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结石
  • 2篇灌注
  • 2篇肝癌
  • 2篇肝脏
  • 2篇肝组织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10篇魏红
  • 8篇李永国
  • 7篇刘威
  • 6篇杨竹林
  • 5篇文宇
  • 4篇王学军
  • 2篇黄生福
  • 2篇谭爱玲
  • 2篇王群伟
  • 1篇吴晓瑛
  • 1篇苗雄鹰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和转移性肝癌中Smad4、TGF-β_1及TGF-βR_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原发和转移性肝癌Smad4、TGF β1和TGF βR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切片行Smad4原位杂交染色和TGF β1、TGF βR1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8例原发性肝癌(PHC)中Smad4、TGF β1及TGF βR1阳性率分别为 4 2 %、63%和 53% ,10例转移性肝癌 (MHC)中阳性率分别为 4 0 %、4 0 %和 50 % ,PHC与MHC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高分化、肿块最大径 <5cm和不伴癌栓的PHC病例 ,Smad4、TGF β1、TGF βR1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肿块最大径≥ 5cm和伴癌栓病例 ;MHC中表达分布情况与PHC相似。Smad4、TGF β1和TGF βR1在PHC在表达存在相互密切关系。结论 :Smad4、TGF β1、TGF βR1表达与提示肝癌预后的主要临床指标相关 ,可能预示它们与肝癌预后有关。
魏红杨竹林李永国
关键词:肝癌转化生长因子-Β1原位杂交技术肝癌
Lester Dragstedt:创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生理学家
2000年
魏红李永国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迷走神经切断术手术方法
部分健康成年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的调查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检测部分健康成年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36例健康成年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抗原。结果 部分健康成年人群血清纳米细菌感染率为8.0%,用ELISA法检测为8.0%,免疫组化法为5.7%。两方法间比较无差异。男女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年龄≤30岁组较≥60岁组感染率低(P<0.05)。年龄、性别并未增加纳米细菌感染的危险。结论 部分健康人群血清存在纳米细菌感染。
王学军刘威杨竹林魏红文宇李永国
关键词: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化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肝组织纳米细菌的检测被引量:3
2004年
王学军杨竹林魏红刘威文宇李永国E.Olavi Kajander
关键词:纳米细菌肝组织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膀胱结石矿化
区域隔离肝脏灌注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刘威李永国魏红
关键词:肝脏灌注化疗药物手术操作血药浓度灌注方法标本采集
经肝动脉区域肝脏隔离灌注的研究
2005年
目的 研究幼猪经肝动脉区域隔离肝灌注的效果。 方法 14只幼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只):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实验组( 7只):左肝动脉及左肝静脉插管,进行左肝区域隔离肝灌注。灌注液为氨甲喋呤溶液(1mg/kg), 灌注时间为60min。于灌注5、10、20、30、45、60min时分别抽取外周血、肝脏灌注区域血、肝脏未灌注区域血(实验组)测定血药浓度; 灌注后切取左肝及右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结果 在所有时间点, 实验组肝脏灌注区域氨甲蝶呤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非灌注区和外周血(P<0. 01), 60min时最高, 达( 40. 211±3. 756 )μg/ml, 而非灌注区和外周血中仅为(1. 584±0. 347)μg/ml和(0. 773±0. 096)μg/ml。实验组灌注区域血药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肝脏血药浓度(P<0. 01), 60min时分别达(40. 211±3. 756)μg/ml和(4. 498±1. 643)μg/ml。实验组灌注区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为218. 295μg/ml,而在对照组肝脏仅为260. 860μg/ml。病理检查提示两组灌注肝脏均有肝细胞浊肿、气球样细胞,但实验组肝脏灌注区域肝细胞坏死率为85. 7% (6 /7),明显高于对照组28. 6% (2 /7)。实验组肝脏未灌注区域无明显病理损害。 结论 动物实验证实经肝动脉区域隔离肝灌注是一种灌注及隔离效果好、肝功能损害小的区域化疗方法。
刘威魏红李永国
关键词:肝脏隔离灌注肝动脉血药浓度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状调查及干预
目的:综合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其不合理性及产生原因,并设计实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措施,观察其干预效果。提高临床医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和依从性,减轻患者的...
魏红
关键词: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
文献传递
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汁与胆囊黏膜中纳米细菌的分布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在正常人群血清及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汁和胆囊黏膜中的分布情况。 方法  ( 1)采用ELASA方法测定 338例正常人群和 76例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的感染情况 ;( 2 )对 5 7例胆囊结石和 18例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进行纳米细菌培养 ,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进行鉴定 ;( 3)随机选取其中 40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相应胆汁和胆囊黏膜中纳米细菌分布的差异。 结果  ( 1)正常人群和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分别为 8 0 %和 31 6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 χ2 =2 9 90 ,P <0 0 5 ) ;( 2 ) 75例胆汁中有46例感染纳米细菌 ,阳性率为 6 1 3 % ,其中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纳米细菌的感染率为 6 1 4 % ,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纳米细菌的感染率为 6 1 1% ,两者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 χ2 =0 89,P >0 0 5 )。 ( 3) 14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黏膜感染纳米细菌 ,阳性率为 35 0 % ,其主要分布在黏膜或黏膜下层及钙化灶。 结论 正常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为 8 0 % ,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汁和胆囊黏膜中存在着纳米细菌感染 ;胆囊壁的钙化或纤维化可能与纳米细菌感染有关。
文宇李永国杨竹林王学军魏红刘威谭爱玲苗雄鹰王群伟黄生福E.Olavi KajanderNeva Ciftcioglu
关键词:胆囊结石血清胆汁免疫组织化学
胆汁纳米细菌的培养与鉴定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在胆汁中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学特性 ,并对其鉴定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 75例胆囊胆汁标本进行纳米细菌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 ,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钙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结果 胆汁中纳米细菌感染率为 6 1 3% ,其中出现完全或部分黏附于管底壁的白色沉淀者 ,纳米细菌阳性率为 75 7% ,而沉淀完全呈絮状或无沉淀者 ,阳性率为4 7 4 % ,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胆汁标本经透射电镜扫描均发现纳米细菌。钙染色的阳性率为 38 7% ,与免疫组化染色相比较 ,其灵敏度为 5 8 7% ,特异度为 93 1% ,假阳性率6 9% ,假阴性率 4 1 3%。结论 纳米细菌单克隆抗体联合透射电镜扫描可鉴定纳米细菌 ;钙染色对纳米细菌的鉴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紧密黏附于管底的白色沉淀是纳米细菌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微生物学特性。
李永国文宇杨竹林魏红刘威谭爱玲吴晓瑛王群伟黄生福Kajander EOCiftcioglu N
关键词:纳米细菌胆汁电子显微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
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肝组织纳米细菌的检测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纳米细菌(NB)感染,为其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 55例慢性肝病(25例慢性乙肝和30例肝炎后肝硬化)、43例肝癌病人和336例健康人血清采用 ELISA、免疫组化和钙染色;53例慢性肝病(28例慢性乙肝和25例肝硬化)、43例肝癌和15例对照肝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部分阳性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和健康人血清 ELISA 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0%、9.3%和8.0%,慢性肝病 NB 感染率高于健康人(P<0.05)。免疫组化染色感染率分别为14.5%、4.7%和5.7%(P<0.05)。钙染色分别为7.3%、4.7%和6.5%(P>0.05)。(2)慢性肝病、癌及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0.8%、16.3%、14.0%和0%(P>0.05)。部分肝癌和癌旁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细菌样微生物结构(3/5)。结论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存在纳米细菌感染,慢性肝病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王学军杨竹林文宇魏红刘威李永国E.Olavi Kajander
关键词:纳米细菌慢性肝病免疫组化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