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血液
  • 12篇静脉
  • 11篇血液透析
  • 9篇病理
  • 8篇肾病
  • 8篇维持性
  • 7篇血液透析患者
  • 7篇透析患者
  • 7篇补铁
  • 6篇维持性血液
  • 6篇维持性血液透...
  • 6篇静脉补铁
  • 6篇IGA肾病
  • 6篇病理分析
  • 5篇氧化应激
  • 5篇肾功能
  • 5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肾炎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机构

  • 25篇兰州军区乌鲁...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市第二人...

作者

  • 38篇鲁维维
  • 24篇冯维
  • 23篇梁兰青
  • 17篇黄海
  • 15篇王建平
  • 15篇阿孜古丽
  • 13篇列才华
  • 11篇刘阳
  • 10篇袁伟杰
  • 6篇郭云珊
  • 5篇叶菡洋
  • 5篇王小丽
  • 5篇苏红
  • 5篇边琪
  • 3篇许静
  • 3篇崔若兰
  • 3篇倪雪芳
  • 2篇屈珊
  • 2篇刘楠梅
  • 2篇张爱玲

传媒

  • 11篇临床肾脏病杂...
  • 6篇临床误诊误治
  • 5篇中华医学会肾...
  • 5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铁剂介导的氧化损伤及金雀异黄素的保护作用
目的:①临床研究,观察静脉铁剂对MHD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状态的影响。②实验研究,观察静脉铁剂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及PMN形态、功能的影响,及Gen的保护作用。结论:临床研究表明,静脉补铁加剧了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
鲁维维
关键词:贫血静脉铁剂金雀异黄素中性粒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
文献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CBP治疗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BP平均治疗时间、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血气、血生化指标及转归。结果:年龄33~89岁,平均66.5±13.5岁。所有患者在CBP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障碍,CBP治疗后均纠正了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能保障营养供给。CBP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改善(P<0.05),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生存21例,放弃治疗18例,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目及年龄相关,83%死亡者年龄60岁以上并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结论:CBP能明显改善MODS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持续清除毒素,减轻水负荷,保障足够的营养支持,较快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使平均动脉压回升。CBP是救治重危患者的有效抢救措施,其治疗时机可能是影响MODS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列才华梁兰青鲁维维黄海冯维任宏淼张欢欢张爱玲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救治慢性肾衰竭并腹主动脉夹层一例
2011年
慢性肾衰竭易合并心血管病变,但合并主动脉夹层临床报道少见,且本病预后极差。我院近期成功救治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并腹主动脉夹层1例,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1病例资料男,49岁。因发现血压升高5年,血肌酐升高3年,恶心、食欲减退3周入院。查血总蛋白69.5 g/L。
鲁维维宋向荣冯维梁兰青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伴与不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研究表明,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是影响IgA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肾内微动脉病变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2]。笔者对59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伴与不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差别,报道如下。
梁兰青列才华刘阳冯维阿孜古丽黄海鲁维维王建平
关键词:IGA肾病患者病理分析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肾小球疾病预后不良
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007年
鲁维维梁兰青冯维王小丽
关键词: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误诊肾小球肾炎
右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临床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老年、肥胖、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透析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受其自身血管条件及心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顺畅血管通路成为肾病科医师的难题。我科近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例老年患者采用经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现报告如下。
鲁维维梁兰青冯维倪雪芳王小丽
关键词:颈静脉留置肾透析
狼疮性肾炎180例临床病理与免疫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1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类型和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及免疫学特征。结果:180例患者肾外脏器损害临床表现中,以发热症状最常见,占68.9%。病理以Ⅳ型最常见,约42.2%;II型患者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IV型浆膜炎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血清ANA阳性与发热、低C3血症相关(P<0.05),血清A-sm阳性与皮肤黏膜损害相关(P<0.05),血清A-dsDNA阳性与贫血显著相关(P<0.05)。结论:LN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不同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
列才华梁兰青冯维阿孜古丽黄海王建平鲁维维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肾脏病理免疫学特征
不同途径补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后贫血及铁缺乏的疗效比较
2008年
目的:探讨口服与静脉途径补充铁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和铁缺乏的疗效。方法:将行MHD的71例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静脉组)24例、口服补铁组(口服组)27例和未补铁组(对照组)20例。3组同时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PO),用药前后监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静脉组RBC、Hb、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较口服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组RBC、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RBC、Hb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静脉组SF及TSAT均较治疗前升高,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口服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组间SF、TS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铁缺乏,静脉补充铁剂联合r-EPO可有效改善其贫血及铁缺乏状态,疗效优于口服补铁方式。
鲁维维梁兰青冯维刘阳王小丽阿孜古丽黄海王建平
关键词: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和护理
2012年
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
文新元鲁维维杨莹孙琴张爱玲王文婷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异常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钙磷代谢异常对老年长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 观察131例慢性肾衰竭(CRF)老年及非老年血透患者两年间血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服用钙三醇后的变化,并分析其与RRF、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组较非老年组血磷、PTH水平高,肌酐清除率(Ccr)水平低且下降速度快(P<0.05);老年组服用钙三醇者PTH较未服者低(P<0.01)、Ccr较高(P<0.05);所有患者磷、钙磷乘积、PTH水平均与Ccr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 提示高PTH血症及钙磷代谢异常对老年血透患者RRF、影响显著,钙三醇治疗可延缓RRF的减退。
刘明媛袁伟杰拓西平鲁维维徐盛明
关键词:非老年钙磷代谢异常钙三醇残余肾功能血液透析患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