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观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北滘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造影
  • 2篇CT诊断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炎
  • 1篇低密度
  • 1篇低密度病变
  • 1篇动静脉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栓塞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术
  • 1篇输尿管
  • 1篇栓塞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尿管
  • 1篇肿瘤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韶关冶炼厂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7篇鲁观春
  • 2篇杨有优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肠扭转的CT诊断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肠扭转的CT特征性征象,提高肠扭转的术前CT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10例经手术证实的肠扭转腹部CT表现,均为术前全腹CT平扫加增强,并将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MPR、MIP及CTA。结果 10例肠扭转患者中,单纯小肠扭转7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空肠合并升结肠扭转1例。CT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扩张并长短不一的气液平,肠壁水肿,4例合并腹腔积液,其中特征性CT征象包括:7例单纯小肠扭转患者中5例出现肠管"旋涡征",6例"血管旋涡征",4例"靶环征",3例"鸟喙征";2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均见"鸟喙征",可见"U字征"1例,"S字征"1例,1例空肠合并升结肠扭转患者可见肠管、血管"旋涡征"及"鸟喙征"。结论肠扭转患者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后处理技术,通常能于术前明确诊断。
鲁观春杨有优
关键词:肠扭转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白肾28例临床X线分析
2009年
目的:白肾是急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在静脉尿路造影上的一种征象,本文目的是探讨其形成机理和输尿管梗阻的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X线确诊的白肾28例,27例在常规静脉尿路造影后加照60、90min延迟片,10例作了逆行造影,1例行大剂量静脉造影。结果:17例为阳性结石,10例为阴性结石,1例为血凝块引起输尿管急性、亚急性完全梗阻;在尿路造影片上表现为随造影时间延长,肾实质目密度增高(即所谓"白肾")。结论:白肾征的意义在于提示输尿管梗阻尚处于急性、亚急性期而肾功能尚未受损,应提醒泌尿科医师及时予以解除,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肾功能损害。
鲁观春
关键词:白肾输尿管病因诊断
纵隔低密度病变CT诊断
2009年
目的:提高CT诊断纵隔低密度病变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纵隔低密度病变的CT表现。结果:不同性质纵隔低密度病变均有较特定的好发病部位;含脂肪密度病变包括囊性畸胎瘤、脂肪瘤;水样低密度病变包括囊性淋巴管瘤,胸腺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神经纤维瘤囊性变,囊性畸胎瘤,椎旁脓肿;含气及水样密度病变包括食管癌术后胸腔内胃,食管憩室;2例胸腺脂肪瘤未见明确脂肪密度。结论:CT仍是目前诊断纵隔低密度病变较好的方法。
鲁观春
关键词:纵隔低密度病变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结果:13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7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embolism,SMVE)6例。直接征象:7例SMA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2例,CTA均见充盈缺损;6例SMV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4例,CTA均见充盈缺损。间接征象:13例中肠梗阻5例,腹水6例。SMAE:血管壁钙化5例,薄纸样肠壁改变2例,肠壁水肿增厚强化减弱3例;SMVE:增强扫描管壁环形强化、管径扩张5例,缆绳征4例;受累肠管、肠系膜广泛水肿增厚,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减弱或未强化特点,肝脏门脉期强化减弱不均匀2例;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2例。结论:CTA对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较CT平扫高,对于CT平扫阴性的患者行CTA检查很有价值。
鲁观春杨有优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栓塞急腹症血管造影术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及CT表现被引量:2
2009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48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者20例,腹部包块者9例,黑便者11例,肠梗阻者3例,贫血症状者7例。
鲁观春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
口服等渗甘露醇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螺旋CT小肠造影(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6例小肠肿瘤患者每人口服约1000~1500毫升2.5%等渗甘露醇后,肌注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10~15分钟后行螺旋CT三维扫描,分析不同小肠肿瘤的表现,并比较42例传统CT扫描与SCTE的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除2例回肓部充盈欠佳外,余病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腔充盈良好,对肿瘤的显示,衬托满意.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4(34/36),高于传统扫描78.57(33/42)。结论:SCTE是一种简便,安全,非侵袭性,有效评价小肠肿瘤的方法,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鲁观春
肝脏灌注异常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肝脏灌注异常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肝脏灌注异常形成的因素。方法搜集26例急性胆囊炎病例在螺旋CT平扫后进行二期CT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范围为全肝与胆囊;层厚为5.0~7.5mm,对比剂为碘海醇,采用团注法注入剂量为80~100ml,流速3.0~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延迟24~28s、门静脉期延迟70~75s。结果 26例急性胆囊炎有24例(92.3%)肝脏在动脉期出现斑片状、片状及半环状异常强化,异常强化区的范围为胆囊附近肝脏组织,静脉期肝脏异常灌注消失。结论急性胆囊炎周围肝脏组织的炎性浸润、充血是形成异常灌注强化的病理基础。胆囊周围肝脏组织灌注异常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CT征象,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具有重要价值。
鲁观春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灌注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