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俊雄

作品数:19 被引量:18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气候
  • 7篇气候变化
  • 6篇流域
  • 5篇太湖
  • 4篇径流
  • 3篇太湖流域
  • 3篇污染
  • 3篇湖流
  • 3篇洪水
  • 2篇受水区
  • 2篇水质
  • 2篇水资源
  • 2篇统计降尺度
  • 2篇气温
  • 2篇情景分析
  • 2篇区段
  • 2篇苕溪流域
  • 2篇未来气候
  • 2篇西苕溪流域
  • 2篇降尺度

机构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北京市水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禹冰水利...

作者

  • 19篇黄俊雄
  • 11篇徐宗学
  • 5篇贺晓庆
  • 4篇廖日红
  • 4篇金桂琴
  • 4篇刘浏
  • 2篇吴晓辉
  • 2篇彭定志
  • 2篇赵芳芳
  • 2篇王晓霞
  • 2篇巩同梁
  • 1篇顾永钢
  • 1篇宋进喜
  • 1篇李占玲
  • 1篇刘兆飞
  • 1篇战楠
  • 1篇杜桂森
  • 1篇张玲
  • 1篇王晓凤
  • 1篇刘操

传媒

  • 4篇北京水务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水文
  • 1篇气象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第三届黄河国...

年份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统计降尺度法分析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被引量:24
2008年
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需通过降尺度处理得出区域尺度上未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信息,才能满足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降尺度模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统计降尺度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应用太湖流域7个气象站点基准期(1961年~1990年)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测资料,对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模型应用的预报因子变量,建立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80s)的气温变化情景。结果表明,SDSM模型对于太湖流域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很好地模拟太湖流域未来的气温变化。与基准期相比,A2、B2情景下,太湖流域未来3个时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情景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时间推移增幅明显增大;流域未来3个时期气温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秋季次之,春季和夏季变化相对较小。分析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决策支持部门提供参考。
黄俊雄徐宗学刘兆飞赵芳芳
关键词:太湖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情景分析
国内外防洪抗旱标准体系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简要概述了我国现有的防洪抗旱方面的标准,总结了这些标准在防汛抗旱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防洪抗旱标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防洪抗旱技术标准及其体系的异同和特色,指出我国防洪抗旱标准体系应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
彭定志黄俊雄和宛琳孟翠玲
关键词:防洪抗旱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被引量:37
2009年
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太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1954~2006年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余年来太湖流域降水量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冬季和夏季降水增加显著;空间变化趋势表现为北部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南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M—K倾斜度值为-0.99%/10a;春、秋季相对湿度都显著减小,而夏季减小幅度较弱,冬季减小现象不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增高趋势显著的特点,冬、春季增温显著;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为以平湖和溧阳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上升趋势最小,以上海为中心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年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幅度较大,以溧阳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最为明显,四个季节日照时数都呈减少的趋势;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表现为全流域呈减少趋势,由西向东减少幅度依次减小。气候变暖,降水将进一步增加,必然导致径流也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太湖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水资源和防洪安全的影响,也将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黄俊雄徐宗学
关键词:气候要素MANN太湖流域
气候变化对西苕溪流域未来洪水影响研究——Ⅱ.情景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表明VIC模型在西苕溪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特别是对汛期洪水的模拟。应用陆面水文模型VIC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耦合,探讨了西苕溪流域未来洪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横塘村水文站月平均流量与月最大洪峰流量的关系较为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洪水的变化特征;基于PRECIS生成的气候情景,未来时期西苕溪流域洪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明显,尤其是汛期流量增加趋势较显著;结合P-Ⅲ型分布频率分析,西苕溪流域2021~2050年发生洪水极值事件的频率及量级都较基准期增大,且A2情景比B2情景相对更容易触发较大洪水,基准期50a一遇洪水在未来两种情景下分别缩短为27a一遇和32a一遇,说明流域洪水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增大。
刘浏徐宗学黄俊雄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洪水气候变化
西藏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趋势分析被引量:51
2007年
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对西藏地区25个气象站1960—2001年的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3个气候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2年来西藏地区气候表现出向暖湿型发展的趋势,即有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和相对湿度逐渐增加的趋势;西藏地区的暖湿现象主要发生在秋季,春季增幅小于秋季,夏季表现出一定的暖干趋势;冬季为明显增温,但湿度变化不明显。42年来西藏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的Kendall倾斜度值分别为0.31℃/10a、0.96mm/a和0.3%/10a。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可知,秋、冬两季气温的上升趋势相对较强,尤其是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余季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夏季存在减湿现象,而春、秋两季则表现出较明显的增湿现象。
徐宗学张玲黄俊雄巩同梁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
北运河(通州段)浮游植物群落与水体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北运河流域内用水量和排污量的不断增加,河流污染严重。为改善这种现状,在2010年对北运河(通州段)的浮游植物与理化因素的检测与分析,以期为北运河干流的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监测结果显示:北运河五项理化指标的TSIM值平均92.6,Chla达到135.49μg/L,水体为富营养。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TN、NH4-N、TP。浮游植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0.16,显示北运河为重污染型水体。浮游植物密度与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Chla与CODCr呈显著正相关、与NH4-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呈显著正相关。北运河七个监测断面共检测出浮游藻类8门86种,平均密度为2730.95×10^4 cells/L,绿藻、蓝藻占优势。
王晓凤金桂琴贺晓庆黄俊雄杜桂森吴璟宜
关键词:浮游植物富营养化
潮白河顺义城区段非点源污染成因分析与控制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引温济潮"工程的实施,对受水区地表水的监测显示现状水体为富营养状态,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根据研究区污染物负荷的调查,潮白河顺义城区段水环境主要污染源是非点源污染,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全年排放量分别为CODCr 213.29 t、总氮80.21 t、总磷9.98 t,按照贡献大小排序为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城区径流。根据潮白河顺义段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笔者提出了非点源污染防治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黄俊雄金桂琴廖日红贺晓庆顾永钢
关键词:非点源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底泥间隙水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北运河通州城区段底泥间隙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调查,分析北运河中游底泥污染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北运河通州城区段底泥间隙水中,总氮、总磷和CODCr含量较高,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值,且CODCr测值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种污染物在间隙水与上覆水间相关污染物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贺晓庆金桂琴黄俊雄廖日红梁藉
关键词:北运河底泥间隙水
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采用1960~2001年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23个气象台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42年来兰州以上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发展趋势。 以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
徐宗学黄俊雄赵芳芳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水质分析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城北减河和潮白河(向阳闸—河南村橡胶坝)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典型监测断面氨氮浓度完全达标,总磷浓度超标情况沿程得到改善,而化学需氧量沿程有进一步恶化趋势。自上游至下游总氮、总磷两指标下降明显,说明水质改善工程实施后,对总氮、总磷有一定的削减效果。城北减河总氮、总磷各项指标与来水水质呈显著相关,表现出一致性变化;而潮白河段水体总氮、总磷浓度随时间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工程受水区水体整体呈现一定的偏碱性,且溶解氧含量较高。现阶段防治的重点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贺晓庆黄俊雄雷思聪
关键词:水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