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
- 作品数:121 被引量:4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IFN-γ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慢性自身免疫型疾病,伴随着多系统和多器官损伤而表现出多种临床表型,常规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或者无效.前期临床试验证实了间充质干细...
- 何骁梁东兰黄宏徐祥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扰素-Γ系统性红斑狼疮
-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eIF5A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人eIF5A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pGEX-4T-1-eIF5A融合蛋白。方法以pCMV6-XL4-eIF5A作为模板,经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将获得的目的片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经酶切鉴定、DNA测序检测插入序列的正确性。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eIF5A转化到E.coliBL21内,经IPTG诱导后,GSTpull-down后SDS-PAGE电泳分析以及Western blot检测人eIF5A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eIF5A,经DNA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GSTpull-down后电泳分析以及Westernblot结果说明大肠杆菌BL21诱导后表达出人eIF5A的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融合蛋白。功能研究初步证明重组eIF5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构建成功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能在E.coliBL21内表达eIF5A的GST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人eIF5A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促进创伤修复提供帮助。
- 邱伟李向云王晓慧徐祥黄宏徐云升
- 关键词:质粒融合蛋白
- 创伤感染时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发生的关系
- 目的模式识别受体是宿主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菌相关模式分子(PAMPs)、清除病原菌及其毒素以及天然免疫细胞活化的首要环节。机体对细菌细胞壁成分的炎症反应主要由模式识别受体SR、CD14、TLR4等介导。SR和CD14分别...
- 杨策陈永华黄宏王海燕谢国旗蒋建新
- 病原菌相关模式分子致病作用、分子机制及其调控措施
- 蒋建新姚咏明朱佩芳盛志勇杨青武李红云郑江黄宏王正国杨策张宇陈永华谢国旗吴丽娟段朝霞
- 该项目发现细菌脂蛋白和细菌DNA不仅自身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并与内毒素有明显的协同增强作用,发现两者也具有免疫耐受性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金葡菌是创伤感染中最为常见的G+细菌,发现其具有强耐药性和高产毒率的致病特征。利用自...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原菌致病作用分子机制
- 急性肺损伤模型制作及不同时间点伤情变化规律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建立简便可行的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伤情变化规律。方法10~12周龄C57BL/6雄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和脂多糖(LPS)损伤组30只,LPS损伤组又分为损伤后3d(LPS-d3)、5d(LPS-d5)、7d(LPS-d7)、9d(LPS-d9)、11d(LPS-d11)5组,每组6只小鼠。利用鼻饲法滴注LPS,伤后3、5、7、9、11d取材,通过肺大体观察、计算肺体指数、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病理评分,评估不同时间点急性肺损伤伤情变化情况。结果肺大体观察伤情变化规律表现为LPS-d3伤情最重,肝样变区域占全肺面积35%,LPS-d5、LPS-d7逐渐修复,肝样变区域占全肺面积分别为20%、9%,LPS-d9基本完全修复,双肺无块状肝样变,仅肺门处有红色块状充血,LPS-d11双肺未见明显出血改变,损伤恢复完全。肺体指数:生理盐水组(0.6±0.056),LPS-d3(1.0±0.292),LPS-d5(0.8±0.121),LPS-d7(0.8±0.153),LPS-d9(0.8±0.146),LPS-d11(0.8±0.133);病理评分:生理盐水组(0.2±0.192)分,LPS-d3(20.7±0.577)分,LPS-d5(12.3±2.646)分,LPS-d7(12.4±3.863)分,LPS-d9(3.6±1.678)分,LPS-d11(3.3±2.404)分。LPS损伤组损伤后3d肺体指数、生理盐水组与LPS损伤组损伤后不同天数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57BL/6小鼠通过鼻饲法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简便可行,急性肺损伤模型,伤情表现为损伤后第3天伤情最重,后逐渐恢复,损伤后第11天基本恢复。
- 胡陈孙剑会甘乐彬刘迪张安强黄宏杜娟文大林陈民佳陆红祥曾灵张华才蒋建新
- 关键词:肺损伤鼻饲法
- 高糖预处理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为了探讨体外高糖诱发内皮细胞损伤而继发性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该研究采用酶消化...
- 徐祥李循龙皎月朱明邢伟黄宏
-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兔肢体火器伤海水浸泡后伤道周围骨骼肌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特点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兔肢体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时伤道周围骨骼肌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特点,为其治疗提供确实可靠 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高速钢珠射击兔后肢,速度为600~800m s,伤后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海水浸泡组和单致伤组。将浸 泡组兔浸泡于人工配制的海水中30min,于伤前及伤后3、6、12、24h分别切取距伤道壁0.5cm(挫伤区,A区)、1.5cm(振荡 区,B区)处组织,测定Na+- K+ -ATP酶活性和ATP含量,以及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海水浸泡组各区骨骼肌组织Na+- K+- ATP酶活性、ATP含量均呈伤后3h较伤前明显下降的趋势(P<0.01),6~12h回升,24h再次呈下降的趋势,这与病理观 察发现的挫伤区和振荡区肌组织的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动态变化时相是一致的。结论 肢体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6 ~12h骨骼肌组织能量代谢有一代偿过程,为外科清创的最佳时机。
- 朱方强黄宏王正国赖西南王丽丽张良潮
- 关键词:海水浸泡火器伤NA^+-K^+-ATP酶
- 烧伤后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大鼠烧伤后肝脏早期损伤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 30 %总体表面积 度凝固汽油烧伤实验动物模型 ,用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致伤后 1、3、6、12、2 4和 48小时肝组织病理变化 ,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含量。结果 :烧伤后 2小时 ,病理形态学显示 :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损害 ,伴肝窦内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滞留 ,汇管区有较多炎细胞浸润 ,枯否细胞增生及吞噬增强。 AL T在伤后 1小时即有显著升高 ,12小时达峰值水平 ,AST变化与 AL T相似。结论 :肝脏是烧伤早期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 ,早期肝脏的病理损伤可加重肝功能障碍。
- 周萍黄宏陈林
- 关键词:烧伤肝损伤病理形态学肝功能
- 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低浓度过氧化氢对小鼠表皮干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过氧化氢(H_2O_2)对小鼠表皮干细胞(mESCs)体外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mESCs。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第3代mESCs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表达,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的表达;以不同低浓度H_2O_2(0、25、50、100、150和200μmol/L)处理mESCs 48 h和72h。同时,另一组实验中在用不同浓度H_2O_2刺激的同时加入或不加入雷帕霉素(50 ng/ml)培养48 h。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H_2O_2刺激小鼠mESCs 48 h 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TOR、Akt、P70s6k、e IF4E、4E-BP1、p-mTOR、p-Akt、p-P70s6k、p-eIF4E、p-4E-BP1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分离培养的mESCs细胞100%表达β1整合素和K19;流式细胞术检测99.8%的mESCs表达CD34;MTT检测结果显示,48 h和72 h时25μmol/L和50μmol/L的H_2O_2可以有效地促进mESCs的增殖(P<0.05),而雷帕霉素能拮抗这一效应;但当H_2O_2浓度为200μmol/L时,则显著抑制mESCs增殖(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低浓度H_2O_2处理mESCs 48 h后,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TOR、Akt、eIF4E、4E-BP1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p-mTOR、p-eIF4E、p-4E-BP1)显著增加(P<0.05或P<0.01),当H_2O_2浓度为200μmol/L时则抑制其表达(P<0.05或P<0.01)。此外,50μmol/L的H_2O_2能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而雷帕霉素能拮抗这一作用。结论:低浓度的H_2O_2对mESCs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并且能激活Akt/mTOR通路。而低浓度H_2O_2对mESCs的促增殖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活化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
- 亓俊华聂刚吴梅刘晓萍陈民佳朱明袁培松张娅宋昱庆郭韡邢伟李向云罗东林黄宏徐祥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过氧化氢
-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成骨诱导和外源性基因转染表达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SCs)表达外源性基因的可能性。方法:取小香猪腹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I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方法分离培养ADSCs,再经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利用成骨诱导剂(10-7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和50mg/L左旋抗坏血酸)诱导ADSCs向成骨方向分化,观察其生长形态,并通过Gomori改良钙钴法和von Kossa染色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另设一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入成骨诱导剂。脂质体介导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转染ADSCs细胞,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VEGF mRNA、BMP-2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结果:成骨诱导剂能显著诱导体外培养的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19d的ADSCs体积增大,细胞由梭形变为多边形,Gomori改良钙钴法染色显示其胞浆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诱导15d和19d,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分别为(25.0±7.5)%和(49.7±6.9)%。von 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中央有钙化结节形成。RT-PCR检测证实,经质粒转染的ADSCs中hVEGF和hBMP-2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对照组呈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转染ADSCs内有棕色的阳性颗粒出现,未转染细胞则呈现阴性。结论:ADSCs能被成功诱导为成骨细胞,hVEGF和hBMP-2基因能成功地转入ADSCs并表达,这为促进骨组织工程的血管化和成骨活性奠定了基础。
- 黄宏张波朱方强孙宏振冯帅南王正国朱佩芳
- 关键词:干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细胞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