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 1Cr18Ni9Ti 奥氏体不锈钢磨损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7年
- 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即低能(1~3keV)、超大剂量(1019~1020ions/cm2量级)N+注入-同步扩散改性技术,在280℃和380℃下处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获得了最大深度分别为1.6μm和10.6μm,固溶N的最高原子浓度均约为25%的N过饱和面心立方相(γN)改性层.销-盘磨损试验表明:在2m/s和较宽负荷范围(等效正应力0.2~2.8MPa)条件下,高硬度(HK0.1N2200)的γN相改性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耐磨寿命.高度过饱和N在母相奥氏体中的固溶强化作用,是使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 雷明凯李有宏张仲麟黄岩
- 关键词: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
- 铁离子注入单晶铜引发亚结构组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用加速电压50kV、剂量为4×1017/cm2的铁离子注入单晶铜中,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研究了被注入材料的横截面样品,发现离子辐照引发被注入材料亚结构变化的深度远大于离子本身注入的深度,铁离子注入单晶铜中位错密度随注入深度的变化有两个峰值出现.其亚结构为多种位错组成的复杂位错组态,这种亚结构会使被注入材料具有相当于加工硬化的效果.探讨了离子注入材料中由辐照引发的加工硬化现象,即所谓的“长程效应”
- 黄岩黑祖昆李国卿宫泽祥
- 关键词:铜亚结构位错离子注入铁离子
- 钨离子注入多晶不锈钢引发亚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研究了钨离子注入经1150℃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横截面样品,发现离子辐照引发被注入材料亚结构变化的深度远大于离子本身的注入深度,钨离子注入多晶奥氏体不锈钢中位错密度沿注入深度有一个峰值.位错密度峰值处的亚结构,在多个晶体学倒易矢量显现.其他区域位错显像有方向性;在最密排面上易于显像。
- 黄岩黑祖昆宫泽祥李国卿
- 关键词:离子注入不锈钢亚结构位错
- 金属及其合金中注入离子引发的基体长程效应被引量:2
- 2008年
- 为研究金属及其合金基体中不同固溶度的注入离子引发的长程效应,采用固溶度相差较大的元素以及单晶和多晶为分析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研究了被注入材料的横截面样品.结果表明:铁、钨在单晶铜、多晶奥氏体不锈钢中固溶度很低,长程效应明显,在基体表层有位错密度峰值;注入离子剂量增加时,甚至出现两个位错密度峰值.钼和铁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有较高的固溶度,注入离子在基体表层没有位错密度峰值出现.
- 黄岩赵中玲
- 关键词:金属材料离子注入位错固溶度
- 低温铸钢Ni5.5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设计 1种新型无碳化物贝氏体Ni5 .5铸钢。从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性能及低温冲击韧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Ni5 .5铸钢具有无碳化物贝氏体结构 ,贝氏体以巨型台阶方式形成 ,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 。
- 黄岩
- 关键词:铸钢贝氏体冲击韧度
- 铸造无碳化物贝氏体低温钢Ni5.5的研究
- 对适用在-80℃以上低温的Ni5.5铸钢,从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机械性能及低温冲击韧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i5.5铸钢具有无碳化物贝氏体结构、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
- 黄岩黑祖昆李刚
- 关键词:铸钢贝氏体低温钢冲击韧度
- 文献传递
- 冷拉复合材料铜-铌导线微观界面的研究
- 2002年
- 研究了两种铜 铌复合材料 :具有铜核心的原位铸造的铜 铌复合材料 (样品IS2 3C19)和没有铜核心的拉拔的铜 铌复合材料 (样品DC3410 0 0 )。对比分析了两种铜 铌复合材料的显微界面。
- 黄岩乐普汉斯-王余张葵韩珂
- 关键词:冷拉复合材料位相
-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低温韧性被引量:3
- 2003年
- 对适用在-80℃以上低温的Ni5.5铸钢,从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机械性能及低温冲击韧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经采用中温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的Ni5.5铸钢,在-80℃时其冲击韧度5.66J大于低温钢最低要求冲击韧度2.07J的2倍,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指标.在得到的强韧性综合指标较好的贝氏体组织中,没有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试验结果表明,Ni5.5铸钢具有无碳化物贝氏体结构、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
- 黄岩黑祖昆
- 关键词:碳化物贝氏体钢低温韧性铸钢冲击韧度奥氏体
- 汽车发动机应用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技术的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通过在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应用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技术,研究自修复材料保护层的摩擦性能、显微硬度,在行车试验中研究自修复材料技术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节油、尾气等综合性能指标,并在形成自修复材料保护层的性能下进行了无机油行驶的研究.实验证明自修复材料可对已磨损的零件表面进行不拆卸原位修复,自修复材料保护层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
- 黄岩
- 关键词:发动机尾气
- 钼离子注入奥氏体不锈钢引发亚结构的变化被引量:3
- 1997年
- 用加速电压为50kV、剂量为2×1017ions/cm2的钼离子注入经1150℃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中,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研究了被注入材料的横截面样品,发现离子辐照引发被注入材料亚结构变化的深度远大于离子本身的注入深度,其亚结构为多种位错组成的复杂位错组态,这种亚结构会使被注入材料具有相当于加工硬化的效果。探讨了离子注入材料中由辐照引发的加工硬化现象,即所谓的“长程效应”
- 黄岩黑祖昆
- 关键词:离子注入奥氏体不锈钢位错钼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