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疗效
  • 2篇远端
  • 2篇肱骨
  • 2篇胫骨
  • 2篇胫骨远端
  • 2篇髁间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疗效比较
  • 2篇孟氏骨折
  • 2篇截骨
  • 2篇固定架
  • 2篇固定器
  • 2篇关节
  • 2篇儿童
  • 2篇干骺端
  • 2篇尺骨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检测

机构

  • 11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11篇黄聪
  • 4篇杨征
  • 4篇郭源
  • 3篇鲁明
  • 3篇蒋协远
  • 3篇吕学敏
  • 2篇田伟
  • 2篇朱振华
  • 2篇周达飞
  • 1篇王玉琨
  • 1篇阴英
  • 1篇傅刚
  • 1篇董轶非
  • 1篇杨劼
  • 1篇肖彬
  • 1篇李笠
  • 1篇贾绮宾
  • 1篇王满宜
  • 1篇蓝宇
  • 1篇张建立

传媒

  • 4篇中国医刊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视化旋转截骨持骨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旋转截骨持骨装置及系统,包括:截骨持骨结构和位姿采集结构,位姿采集结构紧固在截骨持骨结构上;其中,截骨持骨结构用于夹持目标对象的截骨块进行旋转;位姿采集结构用于采集截骨持骨结构的当前位姿,并将当前位...
黄聪王玉琨李强周源董轶非杨劼吕学敏杨征
一种骨盆截骨线锯引导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盆截骨线锯引导器,包括由两个交叉铰接的钳体形成的钳样把手,所述钳体的末端分别设有指扣,所述钳体的前端连接有空心金属管,所述空心金属管包括直管和与直管连接的半圆形的弯管,所述直管的直径是6mm,所述半...
傅刚田伟黄聪张建立朱振华郭源
文献传递
一种弹性髓内针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第一钳柄、第二钳柄、螺钉、弹簧、螺栓、螺母及橡胶套组成的弹性髓内针取出器,弧形条状体的第一钳柄及第二钳柄均为弧形条状体,第一钳柄弧形中部的外弧面有向外的垂直突起,钳柄前部为尖状钳头,其内平面有多条横...
黄聪田伟杨征朱振华郭源
文献传递
弹性髓内针内固定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尺骨完全骨折孟氏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尺骨完全骨折孟氏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并获随访的36例新鲜尺骨完全骨折孟氏骨折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19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非手术组,均为闭合骨折),17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手术组,其中14例为开放骨折、3例为闭合骨折复位失败者)。在末次随访时采用Kim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复查X线片评估肱桡关节复位情况、尺骨骨折的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结果手术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5±2.2)个月。1例患儿肱桡关节闭合复位失败,改行切开复位;1例Ⅳ型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尺桡骨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后肱桡关节获得闭合复位;1例患儿闭合复位后尺骨成角超过10°,改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6.3±3.2)周。Kim肘关节功能评分17例均为优。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骨髓炎,1例患儿出现针尾刺激症状。非手术组随访时间为3~8个月,平均(4.5±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14.4±2.7)周。Kim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1例。1例尺骨对线不佳,但患儿未接受手术,后尺骨畸形愈合,半年复查时前臂仍有畸形,旋前30°,但肱桡关节始终稳定,Kim肘关节功能评分为良。其他患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新鲜的尺骨完全骨折的孟氏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及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疗效。若为开放性骨折,首选手术治疗;对于闭合骨折,若不属于Walton不稳定孟氏骨折,首选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若肱桡关节闭合复位失败,或尺骨骨折成角超过10°,应考虑手术治疗。
黄聪姜宇鲁明杨征
关键词:孟氏骨折尺骨骨折石膏固定
肱骨髁间骨折钢板放置位置被引量:3
2010年
肱骨髁间骨折至今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复杂骨折,其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治疗目的是重建正常的关节对合关系,获得可以接受的对位对线并给予坚强的内固定,尽可能使患者进行早期肘关节功能活动。大多数病例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的方法较多,如单纯交叉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单钢板固定、Y型钢板固定以及双钢板固定等。
黄聪蒋协远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骨折的疗效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自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使用外固定架治疗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11岁,平均6岁3月.18例Gustil...
黄聪周达飞边臻鲁明吕学敏郭源
关键词:外固定架开放骨折疗效
儿童尺骨弓形变孟氏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新鲜尺骨弓形变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9例新鲜尺骨弓形变孟氏骨折患儿的病例资料,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在末次随访时采用Kim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复查X线片评估肱桡关节复位情况及尺骨弓形变的对线情况,以肱桡关节半脱位或脱位为治疗失败。分别测量复位前后的最大尺骨弓(maximum ulnar bow,MUB),用于反映尺骨的弓形变程度。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闭合复位,无治疗失败的病例。治疗后随访2~6个月,平均(3.0±1.4)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患儿的Kim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MUB为(1.5±0.7)mm,明显低于术前的(3.7±1.2)mm。19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尺骨为弓形变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正确的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黄聪鲁明杨征
关键词:孟氏骨折儿童保守治疗
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固醇检测对肝功能分期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对肝功能分级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将慢性肝病患者108例,根据Child-Pugh改良分级法分为Child A级组(53例),Child B级组(30例)及ChildC级组(2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24例作为对照。分别取肘静脉血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固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测定,并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了解肝、脾、门静脉宽度及腹水情况。结果①ChildA、B、C三组血清白蛋白平均值为35.9mg/L、29.1mg/L和26mg/L,前白蛋白为207mg/L、110.2mg/L和76.2mg/L,胆固醇为4.5nmol/L、3.6nmol/L和2.3nmol/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②Child A、B、C三组总胆汁酸水平分别为13.4μmol/L、31.5μmol/L和58.53μmol/L,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凝血酶原时间三组分别为14.5s、15.7s和20.2s。而凝血酶原活动度为84.1%、62%和37.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ChildC组死亡的6例中,血清前白蛋白<100mg/L,总胆汁酸>30μmol/L,胆固醇<2.5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40%。结论除血清白蛋白符合Child-Pugh改良分级法外,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分级意义不大。而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固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肝功能的分级及判断预后更具客观意义。
贾绮宾李笠阴英黄聪肖彬蓝宇
关键词: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7例,女11例。随访观察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外固定架结构的稳定性,针道感染情况,以及膝、踝关节活动度等;同时使用儿童疗效数据收集工具(PODCI)评估患儿的预后。结果随访1年以上。28例患儿骨折均愈合,延迟愈合2例,平均愈合时间16周(12~28周)。所有患儿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出现畸形愈合,术后均回归正常生活;肢体过度生长6例,但均未超过1 cm;膝、踝关节活动均不受限。PODCI评分:移动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平均94分,运动功能平均86分,舒适度和(或)疼痛平均89分,个人满意度平均78分,总体功能平均91分(满分均为100分)。术后发生针道感染(PaleyⅠ级)7例,通过加强护理均得到控制。所有患儿的伤口均未发生感染,无外固定架失效情况。结论对于儿童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具有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练、利于伤口的观察及处理等优点。因此,外固定架是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骨折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黄聪吕学敏周达飞郭源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器
2010年创伤骨科最新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2010年,Weinlein J和Schmidt AH在《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美国版)》(J Bone Joint Surg,2010,92-A:2247-2260)撰文,对2010年创伤骨科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共参考文献80余篇,均为近期的研究结果,对创伤骨科医生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或指导意义,编译者择选精要,以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黄聪蒋协远
关键词:创伤骨科关节外科骨科医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