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桂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对指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指运动脑激活区的差异,初步探讨TS患者运动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14例TS患者和1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fMRI技术对比分析在复杂对指过程中T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激活特点,并比较其激活范围。结果:两组受试者顺次对指运动共同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同侧比对侧激活明显)、双侧的中央前后回(对侧大于同侧)、双侧顶上小叶、对侧扣带回和对侧额内侧回。两组受试者激活不同的脑区:TS组可见双侧丘脑和豆状核的激活;TS患者同侧小脑半球激活范围比正常组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S患者双侧中央前后回的激活范围比正常组大:左手对指运动时,TS组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6192.35±30.50)mm3,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896.67±29.16)mm3;对照组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2712.47±13.03)mm3,对照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920.91±41.27)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右手对指头运动时,TS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7057.03±15.83)mm3,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862.35±24.10)mm3;对照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3493.67±17.40)mm3,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572.20±24.57)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双侧顶上小叶体积两组资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S患者大于正常组。结论:TS的发生是基底节、丘脑异常为主的多个脑区参与的疾病,丘脑、纹状体、大脑皮层在TS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关键的结构和功能区。
- 黎桂平杨波张金山马林蔡幼诠祝望才孙仁荣寥凯兵
-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丘脑纹状体功能磁共振成像
- 不同性质孤立性肺结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接受CT灌注扫描,比较良恶性肺结节强化情况、灌注参数的不同及良恶性肺结节MVD计数及VEGF表达情况,观察BV与MVD、VEGF间的关系。结果 (1)恶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以速升缓降型(25/30)为主,良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以低平缓型(19/30)为主。恶性结节强化值及增强峰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结节BF、BV及PS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恶性结节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BV值与MVD及VEGF表达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1=0.643,P1<0.05;r2=0.598,P2<0.05)。结论恶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参数与良性肺结节存在显著不同。
- 孙仁荣黎桂平钟辉李峰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VEGF
- 线粒体脑肌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总结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特征并分析磁共振在线粒体脑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07年7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资料21例,男5例,女16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检查(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患者行磁共振波谱检查。结果:21例中有17例患者脑内病灶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主要累及颞、顶、枕叶皮层、及深部灰质核团(以基底节多见),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病灶对称或不对称,且具有多发性,迁移性和与血管分布区不一致性;4例患者头部常规扫描仅见轻度脑萎缩。FLAIR及DWI序列能更清楚和准确显示较隐匿的病灶,7例磁共振波谱检查表现为病变区、无信号异常的脑区和/或脑室系统均可见较特征性的乳酸峰。结论: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磁共振成像(包括DWI、FLAIR、MRS)在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对该病代谢物改变的检测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 杨波黎桂平刘梦雨张金山温博徐贤马林叶慧义蔡幼铨
-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基底节结构体积的MR测量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对比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基底节结构的体积,初步探讨TS发病的可能病理解剖基础.方法 搜集TS患者(TS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31例,行3.0TMR三维梯度回波(3D SPGR)扫描,测量双侧壳核、苍白球、尾状核的体积,并根据颅内容积的大小对测得的体积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S组左、右侧尾状核、苍白球、壳核的体积分别为(4.11 ±0.12)和(3.76±0.11)、(2.28±0.12)和(2.35±0.28)、(4.98±0.20)和(4.89 ±0.31)cm^3,对照组分别为(4.88±0.19)和(4.30±0.12)、(2.79±0.22)和(2.72±0.19)、(5.10±0.39)和(5.07 ±0.17)cm^3.TS组左、右侧尾状核、苍白球的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7、1.74、3.72和3.93,P值均<0.05);左、右侧壳核的体积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7和1.31,P值均>0.05).TS组双侧尾状核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P>0.05);对照组左侧尾状核的体积大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2组双侧苍白球、壳核的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1.44、1.68、0.38,P值均>0.05).结论 基底节结构的体积异常可能是TS病理解剖基础。
- 廖凯兵黎桂平杨波冯敢生
-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 图雷特综合征患者对指运动切换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 2012年
- 目的分析图雷特综合征(TS)患者在运动切换时脑激活特点,初步探讨TS患者抽动触发的可能机制。方法14例鸭患者(TS组)和14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3.0T超导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功能MRI扫描,对比分析在对指运动转换过程中T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激活特点。结果两组受试者激活相同的脑区:对侧的中央前后回、对侧扣带回、对侧额叶内侧回、同侧小脑半球;激活不同的脑区:附加右手对指运动时,左侧中央前后回激活体积(cm^3)TS组(8.024±0.071)大于对照组(6.480±0.0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6,P〈0.01);附加左手对指运动时,TS组(6.192±0.019)右侧中央前后回的激活体积大于对照组(5.608±0.0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2,P〈0.05);TS组无岛叶激活,对照组出现对侧岛叶激活;TS组出现对侧丘脑激活,而对照组无丘脑激活。结论丘脑在鸭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岛叶、扣带回、顶叶皮质环路可能是异样感觉和抽动发作前驱不适的结构和功能基础,TS患者从静止到运动的触发启动和(或)与一种运动到另一种运动的触发启动所需要的条件功能区可能存在差异。
- 杨波黎桂平张金山孔祥泉徐海波马林叶慧义蔡幼诠高元桂刘登华
- 关键词:多动秽语综合征扣带回顶叶磁共振成像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基底节结构的容积对比研究
- 2012年
- 目前,有许多新技术用于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的神经心理功能,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fMRI),单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这些新技术,尤其fMRI,不仅可以在活体内测查神经心理功能,而且还有可能为TS合并学习困难者的神经心理损害提供神经解剖学上的证据。我们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比研究TS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人的双侧基底节结构的容积大小,探讨T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的解剖结构基础。
- 杨波黎桂平张金山孔祥泉徐海波刘登华马林叶慧义蔡幼诠高元桂
-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基底节容积神经心理功能
- 曲唑酮治疗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结合药物磁共振技术研究正常男性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的差异,探讨曲唑酮治疗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A组为30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均为右利手;30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B组(用曲唑酮治疗7周)和C组(用安慰剂治疗7周),每组15个患者,所有患者人均为右利手。A组仅进行一次功能磁共振检查;B组和C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治疗前B组和C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后B组患者在磁共振扫描前60分钟服用曲唑酮100mg;C组服用安慰剂100mg。所有参与者均用色情录像和非色情录像刺激,用GE1.5TMR扫描系统进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在色情录像的刺激下,与正常男性相比,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B组+C组)双侧前扣带回激活范围明显增大(t=6.715,P<0.00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经曲唑酮治疗后,在曲唑酮的干预下,心理性ED患者的双侧前扣带回激活被抑制与正常人接近,而双侧海马激活范围较前增大,双侧脑岛的激活被抑制;B组病人治疗前后前扣带回激活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t=1.930,P<0.05);双侧海马激活较前明显,前后激活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左侧:t=3.790,P<0.001;右侧:t=4.203,P<0.001);脑岛的激活被抑制。C组病人治疗前后在安慰剂的干预下,脑激活图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心理性ED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因;脑岛、前扣带回、海马可能富含5-HT受体;曲唑酮对心理性ED的治疗可能在于调节了脑岛、前扣带回、海马的神经元生物活性;曲唑酮对不同亚型的5-HT受体的调节具有多肽性。
- 杨波黎桂平张金山周义成马林朱文珍王涛夏黎明刘继红王承缘
- 关键词:曲唑酮磁共振成像阴茎勃起勃起障碍
- 图雷特综合征患者双侧壳核的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特点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研究图雷特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患者双侧壳核的代谢改变,初步探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病因。方法收集22例TS患者及2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常规行矢状位T1WI,轴位T1WI、T2WI扫描,另行横轴位3D三维扰像梯度回波序列扫描,对双侧壳核进行单体素氢质子MRS(1^H—MRS)采集,所测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以及肌醇(MI)。以Cr峰值作为参考值,根据峰下面积的大小分别计算NAA/Cr、Cho/Cr、MI/Cr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左侧:1.50±0.08,右侧:1.52±0.11)相比,TS患者双侧壳核NAA/Cr(左侧:1.29±0.13,T=1.962,P〈0.05;右侧:1.34±0.15,T=1.865,P〈0.05)明显减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相同解剖位置的组内及组间组内交互作用的NAA/Cr、Cho/Cr、MI/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壳核神经元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可能是TS的潜在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 杨波黎桂平张金山孔祥泉徐海波马林叶慧义蔡幼诠高元桂
- 关键词:多动秽语综合征豆状核壳磁共振波谱学
- 平山病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MR表现和价值,认识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5例经临床确诊的平山病患者均隐匿起病,病变局限于上肢远端肌肉,4例单侧上肢前臂受累,1例双侧不对称性受累。5例患者均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及颈髓常规自然体位MR平扫及屈颈位平扫+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和肌肉活检。结果:5例患者普通X线检查4例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自然体位MR平扫3例有低位脊髓萎缩变扁(萎缩水平在颈5-胸1,最明显在颈6水平),2例萎缩的脊髓内信号异常。曲颈MR检查时,除了可见自然体位MR的表现外,5例患者均可见特征性的颈髓前移、变平,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腔增宽,4例患者在增宽的硬膜外腔均可见流空血管信号,增强扫描5例患者在增宽的硬脊膜外腔均可见强化的静脉丛。结论:平山病的MR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MR屈曲位平扫+增强扫描对平山病的诊断及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有重要的价值。
- 杨波黎桂平张金山温博徐贤马林叶慧义蔡幼铨
- 关键词:平山病磁共振成像
-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诊断与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总结探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形成机理、影像表现征象,加强对本组病变的再认识和鉴别,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综合临床资料、影像表现特征对40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呈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骨端骨质广泛吸收破坏伴足踝部软组织顽固性溃疡或坏疽17例;末梢骨干萎缩、变尖8例;椎体多发压缩性骨折3例;骨性关节炎9例;夏科氏关节7例;骨髓炎3例。结论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中晚期易并发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起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基本手段,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 孙仁荣黎桂平李峰
-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