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文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尾蚴
  • 7篇囊尾蚴
  • 5篇囊尾蚴病
  • 4篇六钩蚴
  • 3篇猪囊尾蚴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效应
  • 3篇基因疫苗
  • 3篇复合基因
  • 3篇复合基因疫苗
  • 2篇原虫
  • 2篇疟原虫
  • 2篇克隆
  • 2篇间日疟
  • 2篇间日疟原虫
  • 2篇弓形虫
  • 2篇弓形虫病
  • 2篇虫病
  • 1篇带绦虫
  • 1篇血吸虫

机构

  • 10篇蚌埠医学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寄生虫...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齐文娟
  • 10篇方强
  • 8篇王雪梅
  • 7篇夏惠
  • 4篇常雪莲
  • 3篇焦玉萌
  • 3篇陈勇
  • 3篇骆江坤
  • 3篇王媛媛
  • 2篇沈继龙
  • 2篇高琪
  • 1篇胡元生
  • 1篇崔琢
  • 1篇徐家森
  • 1篇王小莉
  • 1篇孙新
  • 1篇袁远英
  • 1篇曹俊
  • 1篇陈兴智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囊尾蚴病多期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应评价
目的:(1)构建包含猪带绦虫六钩蚴期和囊尾蚴期特异性疫苗候选分子的囊尾蚴病多期复合基因疫苗。(2)评价该复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 方法:(1)分别提取猪带绦虫六钩蚴和囊尾蚴总RNA,应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六钩蚴期特...
齐文娟
关键词:囊尾蚴病六钩蚴囊尾蚴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应
文献传递
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的克隆与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克隆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基因,并进行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方法利用PT-PCR从猪囊尾蚴中获得cC1编码基因,T-A克隆后,将cC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表达的融合蛋白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经快速液相蛋白层析分离系统检测其纯度。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目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RT-PCR扩增出的片段长度为1056bp,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验证,和预期的结果一致,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cC1基因相比于423位存在1个同义突变。转化有重组质粒的E. coli BL21(DE3)经过0.05mmol/LIPTG 37℃诱导6h高效表达了占菌体蛋白总量60%的可为囊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0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达94%。结论成功克隆并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了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方强骆江坤崔琢齐文娟胡元生沈继龙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
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编码区全长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线性B细胞表位预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克隆中国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编码区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自间日疟原虫抽提RNA,根据已知的PvLDH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扩增PvLDH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对序列进行分析并做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 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所克隆的基因为951bp,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道的基因序列有一个碱基差异,但编码氨基酸无差异。在线分析预测出12个B细胞表位,与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预测表位对比分析,发现一个PvLDH特异性表位。结论成功克隆了我国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编码区全长基因,并预测出1个PvLDH特异性线性B细胞表位。
方强夏惠王雪梅齐文娟常雪莲高琪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B细胞表位
构建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全长cDNA文库被引量:1
2010年
采集未经治疗的间日疟患者血样,滤去白细胞后浓集含虫红细胞,提取总RNA,用SMART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全长cDNA文库。测定cDNA文库库容,蓝白斑筛选,计算重组率。随机挑选48个菌落,用M13+/-引物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大小。构建的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全长cDNA文库原始库容为1.14×106,重组率为97.2%,重组子插入cDNA片段大小为900~2500bp。
方强夏惠袁远英曹俊王雪梅齐文娟高琪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红内期CDNA文库
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基因密码子优化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体内、外表达的实验研究
构建含有优化的TSOL18基因(TSOL18o)的重组核酸疫苗优化PVAX1/TSOL18o,观察其在体外CHO-K1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体内转染后在小鼠骨骼肌内的表达.方法:按照哺乳动物的密码子偏好,使用软件对TSOL18...
常雪莲王媛媛方强齐文娟焦玉萌王小莉王雪梅夏惠沈继龙
关键词:猪囊尾蚴病六钩蚴密码子优化
表达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cC1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构建
背景: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cC1是重要的囊尾蚴病疫苗候选抗原。重组细菌疫苗是以细菌作为表达外源蛋白的重组活疫苗载体,接种后可类似于活疫苗持续诱发保护性免疫,诱发的保护性免疫效果强,维持时间长,是疫苗发展的趋势之一。耻垢分枝...
骆江坤陈勇齐文娟王雪梅夏惠方强
关键词:猪囊尾蚴耻垢分枝杆菌
文献传递
寄生虫病DNA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DNA疫苗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寄生虫病DNA疫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DNA疫苗的免疫机理、构建与优化、佐剂、递送途径,以及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齐文娟方强
关键词:DNA疫苗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
基于529bp高度重复序列的弓形虫PCR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建立基于529bp高度重复序列的弓形虫PCR诊断方法。方法以弓形虫基因组中529bp的高度重复序列为诊断靶基因设计引物,并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该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pMD18/Tox529bp重组质粒,测序鉴定正确后,经稀释标定作为标准品。优化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所构建的pMD18/Tox529bp重组质粒经测序正确,建立的PCR方法最低可检出10个拷贝的目的基因,除对弓形虫基因组DNA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外,用该方法对健康志愿者全血、正常小鼠全血、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及结核杆菌基因组DNA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结论已建立了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弓形虫PCR诊断方法 ,有望应用于人和动物弓形虫感染的筛查、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方强夏惠陈兴智徐家森王雪梅齐文娟孙新沈继龙
关键词:弓形虫病聚合酶链反应
囊尾蚴病多期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应评价
研究背景:囊尾蚴病一种严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效的囊尾蚴病疫苗,将可以有效的保护易感者,对于有效的控制甚至最终消灭囊尾蚴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囊尾蚴病疫苗尚不令人十分满意。而本研究针对寄生虫生活史多阶段的特点,研制...
齐文娟王媛媛常雪莲焦玉萌陈勇王雪梅夏惠方强
关键词:囊尾蚴病六钩蚴囊尾蚴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应
人白细胞介素23 p19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10年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23(IL-23)p19亚基基因。方法: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规培养后用脂多糖至终浓度为100 ng/m l刺激增殖12 h,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人IL-23 p19 cDNA编码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RT-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所扩增的基因为734 bp,基因测序显示其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人IL-23 p19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克隆了人IL-23 p19 cDNA编码基因。
骆江坤方强齐文娟王雪梅
关键词:P19RT-PCR基因克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