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丹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分化
  • 4篇癌细胞
  • 3篇胰腺
  • 3篇纤维细胞
  • 3篇线粒体
  • 3篇免疫
  • 3篇口腔
  • 3篇癌相关成纤维...
  • 3篇MHC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胰腺炎
  • 2篇诱导分化
  • 2篇再给氧
  • 2篇舌癌
  • 2篇舌癌细胞
  • 2篇舌癌细胞株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机构

  • 28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七人...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作者

  • 29篇龙丹
  • 21篇李胜富
  • 8篇李幼平
  • 8篇冯莉
  • 4篇周彦妮
  • 3篇周红梅
  • 3篇李璐璐
  • 3篇周静
  • 3篇李永胜
  • 3篇陆燕蓉
  • 3篇赵娜
  • 3篇庞丽丽
  • 2篇步宏
  • 2篇仇滔
  • 2篇张立
  • 2篇程惊秋
  • 2篇陈谦明
  • 2篇芮军
  • 2篇宋惠云
  • 2篇邓珏林

传媒

  • 10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地区婴幼儿骨密度状况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婴幼儿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骨密度的现状。方法对2012年和2016年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的12 940名≤3岁儿童的骨密度值进行分组[分为婴儿早期(0~5月龄),婴儿晚期(6~12月龄),幼儿早期(13~24月龄),幼儿晚期(25~36月龄),分别对其各年龄段以及不同年度骨密度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四川地区婴幼儿在2012年和2016两个年度的骨密度值大致呈正态分布。婴幼儿骨密度值在2016年比2012年有所增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期骨密度检测在不同年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地区不同年度的婴幼儿骨密度值受年龄的影响,应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与考虑婴幼儿时期的骨质状况。
刘海燕武晋辉龙丹李娟武秀萍
关键词:骨密度婴儿年龄组
哇巴因对大鼠心室肌起搏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洋地黄中毒对大鼠心室肌起搏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大鼠腹腔内注射哇巴因0.045 mg/(kg·d)连续两周。取大鼠心室肌组织,应用半定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起搏通道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HCN2基因在哇巴因组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了近1.5倍(P<0.05),其中以左心室表达量的增加更为明显。而哇巴因组与对照组之间的HCN4基因表达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哇巴因慢性中毒时可以导致心室肌的HCN2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以左心室为著。而HCN4基因未受影响。HCN2基因可能和洋地黄中毒时出现的自律性增加的心律失常有关。
贾卫国邓珏林黄德嘉闫乃红夏庆杰龙丹李胜富
关键词:哇巴因起搏通道MRNA表达
慢性洋地黄中毒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洋地黄中毒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腹腔内注射中毒剂量的哇巴因0.045mg/Kg.d连续两周,观察动物体重、心电图、心脏湿重、尾动脉血压。结果哇巴因组和对照组在体重、心脏湿重、尾动脉血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哇巴因组大鼠心室肌组织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心电图出现了PR间期延长、室性早搏、室扑等心律失常。结论连续两周中毒剂量的哇巴因可以成功的构建慢性洋地黄中毒模型。
贾卫国邓珏林黄德嘉龙丹李胜富
关键词:哇巴因药物中毒
TRAIL/死亡受体5途径在缺氧再给氧诱导人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5,DR5)途径在人肝细胞缺氧/再给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肝细胞H/R模型,模拟肝脏的缺血再灌注。H/R处理后,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外源性TRAIL蛋白,噻唑盐比色法(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DR5mRNA的表达。结果:以正常人肝细胞为对照,H/R使人肝细胞的DR5 mRNA的表达上调,再给氧2小时达峰值,此后直至再给氧20小时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单纯缺氧6小时不能引起肝细胞的大量凋亡。TRAIL诱导H/R处理后的肝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H/R大大增强TRAIL的肝毒性。结论:H/R使DR5在人肝细胞的表达上调,增加TRAIL的肝毒性。TRAIL/DR5途径可能在IRI诱导人肝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曹丽丽李幼平李胜富程峰龙丹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凋亡死亡受体5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人工基底膜的降解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降解人工基底膜matrigel的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atrigel凝胶与CAFs和NFs共同培养24、48、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按照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说明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考马斯亮兰微孔板法行微量蛋白定量;用明胶酶谱分析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各时间段,口腔CAFs上清超滤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上清液总蛋白浓度及MMP-2酶原含量明显高于NFs,且CAFs组表达大量MMP-2活性酶。口腔CAFs和NFs皆不表达MMP-9。结论CAFs具有较强的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提示其与肿瘤-宿主微环境中基质重建及肿瘤侵袭有关。
宋惠云何昕周红梅李胜富付春华龙丹
关键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降解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激素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睾丸Leydig细胞分化,并确定诱导条件。方法将分离培养所获得的第3代MSCs细胞经含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白介素-1α(IL-1α)的诱导液诱导,按诱导液中各因子浓度不同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分别于7d、14d、21d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行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3β-HSD的表达。以人睾酮ELISA试剂盒检测诱导细胞分泌类固醇的功能情况。结果诱导10~14d后,细胞具有Leydig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本研究条件下,随着诱导液中各因子浓度加大及诱导时间延长,诱导细胞3β-HSD表达阳性数和阳性率逐渐增多,以A组浓度及21d为最佳诱导浓度及时间(P<0.05),并且A组诱导21d分泌睾酮量最高(P<0.05)。结论人骨髓MSCs经体外诱导后可以分化为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细胞。
吴云剑董强李胜富魏鑫龙丹曾彦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LEYDIG细胞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舌癌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舌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口腔CAFs与舌癌细胞株Tca8113的交互作用模型,对Tca8113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测口腔CAFs对Tca8113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AFs和Tca8113直接混合培养组的Tca8113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发生变化;与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相比,CAFs增强了Tca8113的增殖活性(P<0.05),并提高了处于S期和G2期的癌细胞的比例(48.1%vs40.0%)。结论口腔CAFs可在体外促进舌癌细胞株Tca8113的增殖,提示其在口腔鳞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林靖雯陈谦明李胜富宋惠云龙丹周红梅
关键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口腔癌细胞株增殖
免疫荧光检测p53与线粒体共定位的实验方法探索
2020年
目的探索研究p53与线粒体共定位的最佳免疫荧光条件,为检测蛋白质与线粒体共定位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低氧处理HeLa细胞,免疫印迹检测p53表达;分别使用甲醇固定HeLa细胞、甲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1∶1)固定HeLa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HeLa细胞,前二者不作通透处理,后者用0.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 100)通透,同时染色p53和线粒体;用4%多聚甲醛固定HeLa细胞后,降低Triton-X 100浓度至0.05%、0.025%、0.01%和0.005%,同时染色p53和线粒体;用4%多聚甲醛固定HeLa细胞后,Triton-X 100浓度降至0.01%和0.005%,通透标记p53后再次使用0.1%Triton-X 100重新通透细胞器膜染色线粒体。结果低氧后p53表达上调(P<0.01),可用于后续免疫荧光实验。使用甲醇和混合液固定组均可同时在细胞核及细胞质内观察到明显的p53信号,并可观测到其与线粒体的共定位,混合液组共定位更明显。多聚甲醛固定组用0.1%Triton-X 100通透后p53信号主要在细胞核内,未能观察到共定位;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降低Triton-X 100浓度至0.05%和0.025%在一定程度上削弱p53核内信号,增强共定位信号,但细胞核内信号仍强于细胞质,当降低至0.01%和0.005%,细胞质内检测到p53信号,细胞核内未检测到p53信号,提示此条件下核膜未被通透,但同样也未能通透线粒体膜,导致线粒体标记失败;二次通透完全规避p53核内信号,并成功标记线粒体,检测到p53与线粒体的共定位。结论使用甲醇或混合液固定可观察到p53与线粒体共定位,其中混合液效果更佳;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结合2次通透可有效避免核内信号,检测到p53和线粒体的共定位。
龙丹冯莉陈雪璐李胜富周彦妮
关键词:P53线粒体共定位免疫荧光
成年兔关节软骨创伤模型中软骨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成年兔关节软骨损伤模型中能获得的关节软骨和软骨细胞数量,探讨不同浓度的Ⅱ型胶原酶在不同时间段分离软骨细胞的能力及体外培养所获得的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建立成年兔关节软骨损伤模型,用0.1%-0.2%Ⅱ型胶原酶消化4小时,每小时收集消化下来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计数细胞收获率和细胞存活率。体外培养原代及传代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规律,绘制生长曲线,榆测细胞合成Ⅰ、Ⅱ型胶原、蛋白多糖能力。结果:成年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收获率平均为3603.6×10^4个/克,细胞存活率平均为97.3%,胶原酶浓度与细胞的获取率无显著关系,但与细胞的存活率相关,在消化时间超过3h后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易老化现象,原代细胞贴壁时间为48—72h,甲苯胺蓝异染反应较强,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反应呈强阳性,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传3代细胞形态由卵圆形、多角形变为梭形,甲苯胺蓝染色异染反应较弱,免疫组化工型胶原为强阳性而Ⅱ型胶原表达极弱。结论:0.1~0.2%Ⅱ型胶原酶消化、分批收取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收获率和存活率,体外培养时,从创伤后关节软骨中获得的原代细胞和1代细胞具有良好的软骨表型,第3代及以后的细胞生物学活性低下。
郝鹏李胜富裴福兴龙丹
关键词:软骨细胞胶原酶成年兔
HIF-3α在线粒体的表达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3α(HIF-3α)定位至线粒体的现象及其生理、病理意义。方法①低氧(1%O2)或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氯化钴(CoCl2)模拟低氧处理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人肾癌细胞系ACHN后,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IF)检测HIF-3α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在线粒体中的表达;②通过酶敏感实验观察HIF-3α的线粒体亚结构定位;③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3α在正常小鼠不同器官组织、人肝癌组织线粒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检测的2种细胞系(HeLa和ACHN细胞)中,HIF-3α在常氧及缺氧条件下均可定位至线粒体,且缺氧组HIF-3α在线粒体中的表达高于常氧组;②HIF-3α的消化模式与线粒体外膜蛋白一致;③HIF-3α在小鼠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可定位线粒体,HIF-3α在人肝癌组织线粒体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结论 HIF-3α在常氧及缺氧条件下均可定位至线粒体外膜,低氧可促进其线粒体定位;该现象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李露周彦妮李胜富龙丹李鸿生冯莉李幼平
关键词:线粒体低氧常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