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守和
- 作品数:31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序《中国历代奏议选》
- 1992年
- 在中國眾多的文化典籍中,歷代奏議可說是獨具風采的文獻之一。無論是它的思想内容、文章風格或社會影響、歷史意義,都有重要價值和特色。研究或欣賞歷代的奏議文,整理和出版這類文獻資料,繼承和利用這份遺產,對於人們了解歷史演變、朝代興替,增長知識和鑒賞能力,都是有益的和要要的。
- 丁守和
- 关键词:文化典籍
- 《广州国民政府》序被引量:1
- 1997年
- 在广州,从1917年至1927年的十年之间,中国国民党几次在此建立过政权。计有:1917年,“护法”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20年,粤军自闽返粤,孙中山恢复军政府,并于翌年被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为大总统,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政府;1923年,孙中山组织“讨贼军”,驱逐了陈炯明。
- 丁守和
- 关键词:国民政府大元帅中国国民党中华民国史军政府国会议员
- 关于五四运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 1989年
- 一、五四精神是民主和科学究竟什么是五四精神,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爱国主义,有人认为是批判旧传统,有人认为是民主和科学,其实并不矛盾。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如戊戌时期是变法维新,辛亥时期是反清革命,五四时期则是启蒙救亡。正是民主科学的思想启蒙,促进了爱国救亡运动的发展。而批判旧传统,则是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只要看看五四时代的喉舌《新青年》,就会明白。《新青年》的精神、五四精神。
- 丁守和
- 关键词:五四运动新青年思想启蒙五四精神先进分子民主科学
- 论抗日战争的思想文化被引量:6
- 1995年
- 论抗日战争的思想文化丁守和抗日战争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体战争,而且互相联系、影响和制约。抗战期间,中国的思想文化非常活跃,同时也存在尖锐分歧和主义主张之争,并对历史发展很有影响。但总的看,是从各方面利用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阐发和宣传了民族...
- 丁守和
- 关键词:三民主义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共产主义
- 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点被引量:1
- 1995年
- 前几年学术界文化热,其中也有比较文化热,如比较文学、比较哲学、比较史学、比较法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等。比较就是鉴别,有比较有鉴别,才能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促进交流,更好地发展进步。
- 丁守和
- 关键词:中西文化比较社会形态比较文化西方文化社会文化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读史札记
- 1998年
- 诺诺,应承词,疾应曰“唯”,缓应曰“诺”。在古籍中,唯唯诺诺,就是唯上是听,唯命是从,不敢直言,不敢讲真话。谔谔,是有话直说,仗义直言,处事公道,怎么想怎么看就怎么说。不是吞吞吐吐,唯唯诺诺,而是实话实说,讲真情,说实话。由于敢讲实情真话,理直气壮,...
- 丁守和
- 关键词:赵简子《谏逐客书》《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 还是应该坚持历史主义被引量:1
- 1996年
- 还是应该坚持历史主义丁守和历史的发展,真像滚滚长江东逝水,20世纪转眼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到来。在这世纪之交,回顾过去,思考些问题,将会得到许多有益启示,使我们更加聪明,增加信心,并不断前进。实际上有不少人已在对百多年的历史进行回顾或思考。如认为中...
- 丁守和
- 关键词:历史主义爱国民主运动保守主义偶然性激进主义文化运动
- 关于传统道德的分解与继承问题
- 1997年
- 任何社会都需要有道德,需要有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其中有做人的道理,有为人处事的品行,有社会共同生活要求,有为官治国的品德理念态度等.道德一经产生,就有其独立发展的道路,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变化、丰富和发展进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时代道德,当然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道德,也要借鉴和吸收外来进步的道德思想和规范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使之融会贯通和发展.
- 丁守和
- 关键词:传统道德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君主专制为人处事
- 关于抗战时期思想文化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
- 1996年
- 抗日战争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体战争,而且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正是抗日救亡思想文化的酝酿和宣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展开了全民族的争取生存和独立解放的伟大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非常活跃,教育学术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明显分歧和主义主张的争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 丁守和
- 关键词:三民主义抗战时期思想文化蒋介石抗日根据地民族解放
- 论瞿秋白的哲学思想被引量:1
- 1986年
- 文章论述了瞿秋白早年由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由唯心论到唯物论的思想转变过程,肯定了他在中国最早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武器,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阶级关系和革命特点,对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策略问题都较早地作过研究和阐发。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思想界,瞿秋白同形形色色敌对的或错误的思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丁守和
- 关键词:瞿秋白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心论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