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飞
- 作品数:8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增强CT和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碘化造影剂在血管内的运用明显增加。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即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其通常是指:使用造影剂后48h内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即血肌酐(Scr)升高值〉0.5mg/dL(44.2μmol/L)或者〉基础值的25%,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1]。CIN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既往研究表明肾脏内局灶缺血为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氧自由基清除、造影剂本身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等均参与了CIN的发生和发展。新近研究又提示CIN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炎性反应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CIN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丁文飞王金艳钟爱民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发病机制炎症
- 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
- 目的: 通过观察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CIN)大鼠肾功能、肾脏病理变化及组织KIM-1、NF-κB与TNF-α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CIN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法制...
- 丁文飞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尿毒清颗粒TNF-Α蛋白
- 文献传递
- 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CIN)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4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3 组:对照组(n=48)、CIN 组(n=48)和尿毒清组(n=48).CIN 组及尿毒清组均从尾静脉注射76 ...
- 丁文飞宋磊王金艳陈红钟爱民
- 输尿管导管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内瘘手术中的应用
- 钟爱民王金艳宋磊丁文飞
- 造影剂肾病发病机制中炎症反应的探讨被引量:31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核因子κB(NF-κB)在造影剂肾病(CI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CIN发病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从尾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和生理盐水10 mL/kg。在注射后6 h、12 h、24 h、48 h、72 h、5d、10 d和15 d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血液和肾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NF-κB、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各时点变化不大(P>0.05),模型组各时点(除15 d外)SCr和BU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各时点肾小管无明显损伤,病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的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同一时点的对照组(P<0.05);(3)各因子在造膜后6 h后开始大量表达,KIM-1蛋白及mRNA在24 h达高峰,NF-κB、TNF-α蛋白及mRNA在48 h达高峰,且与对照组对应时点(除15 d外)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4)模型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与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43、0.758、0.743和0.707,P<0.05);模型组肾组织的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与KIM-1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63、0.807、0.839和0.855,均P<0.05)。结论:NF-κB和TNF-α在CIN大鼠肾脏中的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程度相关。CIN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炎症反应机制。
- 王金艳陈红丁文飞钟爱民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肾小管损伤肾损伤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
- 造影剂肾病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诊疗水平的进步,造影剂的使用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逐渐增加,由此导致的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也在不断增加,而CIN的实质就是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
- 王金艳丁文飞钟爱民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年龄
- 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CIN)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48)、CIN组(n=48)和尿毒清组(n=48)。CIN组及尿毒清组均从尾静脉注射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10 ml/kg)建立CIN大鼠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尿毒清组在造模前1周给予尿毒清颗粒(2.5 g·kg-1·d-1)每日灌胃至处死大鼠前,CIN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在造模后6 h、12 h、24 h、48 h、72 h、5 d、10 d及15 d分别应用生化(血Scr、BUN)和组织学(HE染色)指标评估肾功能及肾小管损伤的情况;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KIM-1、NF-κB、TNF-α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尿毒清组血Scr、BUN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明显较CIN组低(P<0.05);(2)造模后CIN组KIM-1、NF-κB及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均上调,而尿毒清组KIM-1、NF-κB及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IN组(P<0.05)。结论:(1)NF-κB、TNF-α在CIN肾组织中表达上调,CIN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性反应;(2)尿毒清颗粒通过下调KIM-1、NF-κB、TNF-α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减轻CIN的炎性反应,从而对CIN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丁文飞钟爱民王金艳宋磊陈红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尿毒清颗粒肾损伤分子-1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 输尿管导管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内瘘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对于前臂头静脉耗尽,而贵要静脉条件良好的患者,通过前臂贵要静脉转位形成内瘘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转位的静脉需经过一段比较长的皮下隧道,尤其在弧形皮下隧道的情况下,贵要静脉易出现扭曲而致内瘘形成失败.为了提高前臂贵要...
- 钟爱民王金艳丁文飞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