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建江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4篇院间转运
  • 4篇转运
  • 3篇危重
  • 3篇儿童
  • 2篇退热
  • 2篇评分
  • 2篇重症
  • 2篇病例
  • 1篇抵抗力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破伤风
  • 1篇新生鼠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参数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分析
  • 1篇血液分析仪

机构

  • 15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作者

  • 15篇严建江
  • 4篇石国光
  • 4篇马文成
  • 3篇余正
  • 3篇陈日胜
  • 3篇董训兰
  • 2篇黄晓燕
  • 2篇朱翠平
  • 2篇陈秀玲
  • 2篇朱卫东
  • 1篇施文
  • 1篇许峰
  • 1篇区文玑
  • 1篇王永铭
  • 1篇于毅
  • 1篇吕回
  • 1篇封志纯
  • 1篇肖密斯
  • 1篇邹宝兰
  • 1篇朱建辛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家庭药师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危重儿童院间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检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评分法)在重症儿童院间转运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实施转运的患儿于转运前根据转出医院记录的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前评分;回该院后48 h内再记录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后评分;根据两次评分与实际治疗效果比较.结果: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转运前后各级间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运前后评分差值≤0者76.35%(155/203),与>0者病死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组评分≤70分者46.67%(14/30);71~80分者46.67%(14/30),81~90分者6.67%(2/30),其评分在转运前后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评分法在院间转运中使用效果良好,并可根据评分法设立转运指征.
马文成石国光严建江
关键词:危重病情评估儿童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死亡原因分析
2002年
目的:分析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死亡原因。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分析患儿年龄、确诊治疗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死亡的关系。结果;学龄前儿童中毒死亡率高;来院后确诊治疗时间与死亡率无显著相关(P>0.05);发热、消化道出血、昏迷等症状与死亡率显著相关性(P<0.01);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白细胞总数(WBC)显著升高及尿蛋白阳性与死亡率显著相关(P<0.01);血液灌流(HP)结合其他解毒对症疗法治疗危重患儿可降低死亡率(P<0.01)。结论;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基层卫生单位早期确诊和治疗有助于降低中毒死亡率;提示全身炎症反应和脏器衰竭的症状和检验结果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本病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更重要意义;及早使用乙酰胺解毒,避免心、肾功能严重损害,减少SIRS、MODS和MSOF的发生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使用血液灌流治疗危重患儿效果好,值得推广。
朱卫东严建江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儿童
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对危重患儿院间转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对于危重患儿院间转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实施危重患儿院间转运中,随机将病人分成2组,50例患儿采取改进的气道管理策略,并记录其转运前后的危重评分;50例患儿采用常规的气道管理策略,记录其转运前后的危重评分作为对照组数据。结果:共96例成功转运,其中实验组49例,对照组47例,无一例途中死亡。转运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评分分别为61.6±13.4和58.3±9.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运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评分分别为58.3±10.8和69.0±17.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转运后与转运前的评分差值分别为-11.2±19.1和11.4±18.8,实验组的病例在转运后的危重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上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可提高危重病人院间转运的质量,减少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但对疾病的预后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马文成李颖杰严建江
关键词:管理策略院间转运危重患儿气道危重评分转运前
集居儿童365例膳食评价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为促进本地区集体膳食结构中 6岁以下儿童饮食与健康状况 ,提高儿保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方法】 使用计算机集体营养分析软件系统 ,按WHO综合评价 (W /H ,H/A ,W /A)标准 ,不同组合共 15种进行分型评价。 【结果】  2 9.8%为发育营养良好或较好 ,5 5 .4%为发育营养正常、属中等水平 ,14 .7%为发育营养有问题或营养不良 ,符合目前城市儿童发育营养状况。各年龄组儿童发育营养属中等水平约占 5 0 % ,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 ,1岁以内的婴儿营养良好者比例最高 (占 3 5 .16% ) ,1~ 2岁幼儿营养良好者较少 (占 2 3 .9% ) ,营养不良或发育欠佳者多见于 3~ 6岁年龄组。 【结论】 本文资料利用计算机综合评价 ,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在集体托幼机构 ,针对集体膳食、儿童营养状况定期检查 ,能起到快速督促、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的作用。
余正石国光严建江董训兰陈日胜
关键词:集居儿童膳食托幼机构营养状况
小儿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比较小儿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集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3月于本院确诊流行性感冒78例,经咽分泌物送检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两组病毒抗原;30例甲型流行性感冒阳性,48例乙型流行性感冒阳性,采取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构成以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的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中,发热、咳嗽、肌痛、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所占比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促、发绀、神经系统改变、肺部湿啰音、X线改变、白细胞升高、CK-MB升高所占比例,甲型高于乙型(P<0.05),有6例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治疗者均为甲型流感。平均住院天数,甲型流感(11.8±0.76)d,乙型流感(5.6±0.29)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病毒性肺炎21例,小于1岁婴儿7例(占33%),乙型流感组病毒性肺炎8例,小于1岁婴儿4例(占50%)。结论:甲型流感临床表现较乙型流感严重,较多并有细菌感染、病毒性肺炎、神经系统损害、心肌损害,病程较长。两型流感中,小婴儿患病毒性肺炎的机率较大。
黄晓燕严建江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地塞米松对新生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表面活性蛋白C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表面活性蛋白C(SPC)在地塞米松干预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95%氧7 d)、高氧+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TF-1和SPC表达。结果(1)高氧组可见肺泡壁较薄、结构简单化、肺泡大小不均,有些肺泡融合、体积增大;地塞米松组除具有上述高氧组特征外,肺组织结构明显紊乱,部分肺泡壁及间隔破坏;高氧组和地塞米松组RAC值分别为(9.50±1.05)、(10.03±3.26),较空气组(13.00±1.79)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空气组TTF-1阳性显色细胞分布在肺间隔和肺泡壁II型肺泡上皮细胞(AECII),无扩张肺组织处也有阳性细胞,各级支气管及小血管部位未见阳性显色。高氧组较空气组表达减少,散在分布于肺泡壁、肺间隔增厚部位及脱落于肺泡腔的AECII;地塞米松组较空气组明显增强,变薄及扩张的肺泡壁也有阳性显色。空气组、高氧组、地塞米松组TTF-1表达积分分别为(1.32±0.55)、(0.96±0.67)、(1.76±0.69),高氧组较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地塞米松组较空气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SPC阳性显色主要在肺间隔和肺泡壁AECII,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也可见弱阳性表达,但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标本整个切片未见表达。高氧组、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SPC表达积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1.58±0.49)、(1.52±0.50)、(1.66±0.48),P>0.05。结论(1)SPC不仅在AECII表达,也表达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在高氧肺损伤及地塞米松干预肺组织SPC表达变化不大,有可能是AECII增殖、分化不足的反映。(2)高氧肺损伤组织TTF-1表达减少,地塞米松可使TTF-1表达增强,加重肺部病理改变。
朱翠平吕回严建江李秋平陶少华封志纯
关键词:地塞米松新生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
儿童专科医院绿色急救通道功效的探讨被引量:11
2002年
石国光严建江余正陈秀玲陈日胜董训兰
关键词:急救设备
多中心平行对照比较布洛芬与安乃近的疗效和安全性
2003年
目的 :比较布洛芬与安乃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双盲双模拟 ,单剂量 ,多中心 ,随机 ,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2 10例 6月到 12周岁发热儿童被随机分入布洛芬治疗组和安乃近治疗组 ,观察其退热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安乃近组相比 ,布洛芬组的总体疗效好 ( 99.3 % ) ,退热起效时间早 ,退热持续时间长 ,P值均小于 0 .0 5。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布洛芬混悬剂用于儿童发热安全高效 ,应为儿科急诊临床应用的较好选择。
施文王永铭徐键朱逞朱建辛严建江许峰于毅
关键词:布洛芬安乃近退热镇痛
专业转运对院间转运危重儿可避免死亡的研究(附377例病案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文章分析危重患者专业转运组成立前后 3年危重患儿死亡情况。结果表明 :专业转运组成立后 3年 ,死亡率较前 3年下降 ,尤以途中死亡下降明显 ,从 5 4 .2 %下降到 37.2 %。死亡分析 ,可避免死因中以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重儿死亡减少明显 (达 5 4 .9%)。疾病分类中不可避免死因如肿瘤、先天畸形、包括部分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在开通专业转运后无变化。
严建江石国光余正陈秀玲陈日胜马文成董训兰
关键词:院间转运危重儿病例分析死亡率
宝宝腹泻,你“误”了吗
2010年
中医把儿科称为“哑科”。所谓“哑科”,是指1~3岁这个阶段,小儿自己不能表达清楚,得由大人代说病情。宝宝年纪越小,表达能力越弱,不舒服时,他们除了哭鼻子,几乎就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了。
区文玑严建江陈娟
关键词:腹泻中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