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增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汽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悬架
  • 3篇汽车
  • 3篇仿真
  • 2篇电池
  • 2篇电池轿车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振动
  • 2篇汽车悬架
  • 2篇燃料电池
  • 2篇燃料电池轿车
  • 2篇稳定性
  • 2篇橡胶
  • 2篇橡胶衬套
  • 2篇力学模型
  • 2篇轿车
  • 2篇驾驶
  • 2篇驾驶模拟
  • 2篇驾驶模拟器
  • 2篇驾驶员
  • 2篇仿真环境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1篇于增亮
  • 5篇张立军
  • 5篇余卓平
  • 3篇许洪国
  • 2篇熊璐
  • 2篇丁利
  • 1篇许骏
  • 1篇周立
  • 1篇刘宏飞
  • 1篇任有
  • 1篇孙北
  • 1篇罗鹰
  • 1篇张健
  • 1篇袁朝宥

传媒

  • 2篇汽车技术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上海汽车
  • 1篇机械设计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东北汽车运输
  • 1篇2004汽车...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料电池轿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轿车改装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后,整车参数发生了变化,悬架也相应调整。文中在ADAMS/CAR中建立了某燃料电池轿车整车模型,通过驾驶员控制文件的定义对典型行驶工况进行仿真试验,根据国标对该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整车参数变化及悬架的调整使得该车的不足转向特性偏弱,最后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袁朝宥余卓平熊璐于增亮
关键词:燃料电池轿车操纵稳定性ADAMS/CAR
基于多刚体和多柔体方法的汽车悬架振动特性研究
分别采用多刚体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借助于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View,针对某电动微型车的双横臂式前悬架建立悬架系统的多刚体和多柔体振动分析模型,进行悬架固有振动特性的计算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考虑了悬架姿态、橡...
丁利于增亮张立军余卓平
关键词:汽车悬架仿真
文献传递
基于仿真环境驾驶员临界反应能力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现象相当普遍。在这样的交通环境下,对驾驶员的身体素质和驾驶技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因素很多,而驾驶员对交通环境信息的反应时间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外统计资料表...
于增亮
关键词:驾驶模拟器
文献传递
燃料电池轿车悬架匹配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对装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轿车进行悬架匹配,通过改变弹簧刚度与长度使得在保证车辆平顺性的同时满足了对离地间隙的要求。基于ADAMS/CAR的悬架运动学与整车操纵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悬架匹配后该燃料电池轿车不足转向特性与角阶越输入的响应特性较原车削弱,操纵稳定性总体良好。
熊璐余卓平于增亮
关键词:燃料电池轿车悬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
基于多刚体和多柔体方法的汽车悬架振动特性研究
分别采用多刚体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借助于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View,针对某电动微型车的双横臂式前悬架建立悬架系统的多刚体和多柔体振动分析模型,进行悬架固有振动特性的计算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考虑了悬架姿态、橡...
Ding Li丁利Yu Zengliang于增亮Zhang Lijun张立军Yu Zhuoping余卓平
关键词:汽车悬架系统固有频率动力学建模
一种新的橡胶衬套半经验动力学模型被引量:8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Dzierzek非线性静态弹性单元模型、分数导数粘弹模型与Berg平滑摩擦模型的橡胶衬套半经验参数化模型。结合某悬架用圆柱橡胶衬套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与仿真精度对比分析,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修正模型在增加5个参数识别工况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模型的仿真精度,增强了模型适用性。
于增亮张立军罗鹰
关键词:橡胶衬套动力学模型参数识别
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汽车列车是牵引汽车与挂车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其横向稳定性研究涉及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力学、气体动力学、车辆非线性运动和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本文论述了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试验手段,探讨了使用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角阶跃输入下汽车列车侧向加速度响应。最后,对汽车列车动力学数字仿真算法及代表性软件进行了分析阐述。
许洪国刘宏飞于增亮
关键词:汽车动力学汽车列车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车车内噪声道路试验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道路试验的方法针对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车车内噪声问题进行振源、传递途径以及主要贡献板件识别。分析中分别加速工况、回馈制动工况和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噪声和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通过对试验数据时间域、频率域、阶次跟踪分析发现:轮毂电机引起的6阶振动是车身结构振动和车内噪声的振源;不同频率范围内车身各结构板件对车内噪声有不同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试验结果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的进一步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于增亮张立军孙北
关键词:车内噪声
单车弯道交通事故车速模型
单车弯道交通事故是一种典型的交通事故形式.本文以汽车在弯道行驶是否发生侧滑或侧倾作为约束条件,对弯道单车交通事故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基于功能原理计算汽车在不同道路曲率条件下因制动或横摆(侧滑)运动造成的能量损失.利用...
周立许洪国张健于增亮
关键词:交通事故弯道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橡胶衬套力学特性半经验参数化模型被引量:15
2010年
综合考虑模型复杂程度、预测精度以及参数识别工作量因素,合理选择橡胶弹性元件半经验模型是进行整车底盘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重要的基础性课题。针对目前应用的Kelvin-Voigt模型、三参数Maxwell模型、BERG模型和DZIERZEK模型进行模型结构特征、参数识别方法与特性预测精度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说明四种模型的特点与适用场合。研究表明:Kelvin-Voigt模型与三参数Maxwell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识别容易,但仿真误差较大,可用于定性计算;BERG模型的摩擦单元能够实现振幅影响的分析,精度明显提高,参数识别工况适中。DZIERZEK模型同时包含弹性元件与摩擦元件,仿真精度最高,但因模型复杂需要大量参数识别试验。BERG模型和DZIERZEK模型都适用于定量仿真分析。
于增亮张立军余卓平
关键词:橡胶衬套参数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