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髋关节置换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5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83例,在遵从患者自愿前提下参与实验,其中有93例患者选择手术内固定组,90例患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行走情况等,并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与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关节功能恢复更好(P<0.05),并发症也较少(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较手术内固定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选择何种术式则应综合考量手术难易程度、手术费用以及患者预期寿命等因素后决定。
- 于承海
- 关键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
- 颈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
- 王永凯于承海陈刚王玉孙磊
- 临寰枢椎由于其部位深,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周围有诸多重要神经和血管组成。该部位的病损手术治疗难度高、风险大。另一方面手术又是大多数寰枢椎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寰枢椎不稳,使高位脊髓处于危险状态,传统治疗不能达到即...
- 关键词:
- 关键词:脱位寰枢椎不稳
-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12例临床总结
- 2004年
- 于益民王用凯于承海
- 关键词:胸椎骨折腰椎骨折前路手术
- 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比较
- 2013年
- 目的比较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指征、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65例采用椎板减压术,27例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术,28例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三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对120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其中82例典型型病例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为94.8%、94.1%、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复杂型病例三种不同手术方式优良率分别为57.1%、80.0%、85.7%,复杂型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疗效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掌握手术指征,并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能够赢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疗效更加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于承海
- 关键词:椎管狭窄症外科手术
- 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严重骨折并肋间神经痛被引量:9
- 2014年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近年来脊柱外科发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原发性、转移性肿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观察单侧PV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肋间神经痛患者的疗效。1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的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骨折住院病人19例,骨折后疼痛时间持续3~18个月,椎体压缩60%以上。
- 任广军仇发美苏晋孙磊于承海陈刚
- 关键词:肋间神经痛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 王永凯任广军于承海于益民张新正
- 颈椎骨折脱位伴颈脊髓损伤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尽早复位、充分减压、牢固固定。颈椎外科技术可提供选择的常用方法有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前后路联合手术。本课题创新性的将目前国内外先进的颈椎后路侧块固定技术及前路的自锁内固...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前后路联合手术
- 颈后路融和因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与脱位
- 王永凯于承海陈刚王玉孙磊
- 寰枢椎由于其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周围有诸多重要神经和血管组成。该部位的病损手术治疗难度高、风险大。另一方面手术又是大多数寰枢椎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寰枢椎不稳,使高位脊髓处于危险状态,传统治疗不能达到即...
- 关键词: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
- 于承海陈刚王永凯
-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寰枢椎椎弓根螺钉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颈后路复位、减压和融合固定治疗的21例寰枢椎不稳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完全复位13例,部分复位6例,原位固定2例。无椎动脉损伤、脊髓损伤、感染、固定失效等并发症。随访3-21个月,平均6.7个月,X光片、CT复查所有病例3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脊髓功能有7。5提高到13分。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使寰枢椎不稳与脱位获得即刻和长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
- 于承海陈刚王永凯
-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寰枢椎椎弓根螺钉
- 单侧椎体成形术中带侧孔的骨水泥填入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带侧孔的骨水泥填入器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带侧孔的骨水泥填入器,采用单侧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椎体转移瘤30例(42椎体),通过x线片及cT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月,手术时间每个节段平均(20±6)min,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4.0±0.6)ml,VAS术前(7.5±1.3)分,术后(3.4±1.3)分(P〈0.01)。术后cT及x线片见骨水泥在椎体内双侧均匀分布,1节椎体发生椎间盘外漏,1节椎管内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在单侧椎体成形术中带侧孔的骨水泥填入器的应用,骨水泥扩散面积大,注射压力小,渗漏率低,通过调节侧孔方向使骨水泥双侧均匀分布。
- 于承海任广军孙磊王国宾苏晋谢幼专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脊椎穿刺丙烯酸树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