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质
  • 1篇地层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图
  • 1篇地图投影
  • 1篇地形测量
  • 1篇地质工作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构造特征
  • 1篇地质图
  • 1篇地质图数据库
  • 1篇地质制图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制图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机构

  • 8篇吉林省区域地...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地质矿...
  • 1篇吉林省地矿勘...
  • 1篇吉林省有色金...
  • 1篇通化市国土资...

作者

  • 8篇代丽霞
  • 3篇胡红霞
  • 2篇陈家林
  • 2篇赵娟
  • 1篇陈殿义
  • 1篇李玉海
  • 1篇王光奇
  • 1篇王嵩莉
  • 1篇辛玉莲
  • 1篇李东津
  • 1篇赵庆英
  • 1篇殷长建
  • 1篇赵向辉
  • 1篇闫新华
  • 1篇王伯臣
  • 1篇潘建
  • 1篇陆浩
  • 1篇朱忠梅
  • 1篇孙中行
  • 1篇孙晋生

传媒

  • 7篇吉林地质
  • 1篇地质与资源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长岭凹陷潜在地热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长岭凹陷石油井地温测量和物探资料,从地热形成的4要素——储、盖、通、源以及地热具备的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长岭凹陷潜在着地热资源。目前长岭盆地基本具备了储和盖,需要进一步寻找的是通和源。
王洪涛赵向辉陈家林代丽霞陆浩陈殿义
关键词:长岭凹陷
航磁异常及数据处理成果在清原地区金矿成矿远景区评价中的应用
2008年
通过航磁异常及数据处理成果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清原地区断裂、花岗岩体和太古代变质岩的分布特征与金矿成矿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该区金矿成矿的远景区。
陈家林代丽霞闫新华李玉海李笔岳
关键词:航磁异常数据处理金矿
GPS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RTK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量点在指定坐标中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精度,通过对GPS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数字测图等工程中的基本应用,对动态GPS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诸多领域。
孙晋生孙中行代丽霞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形测量
MapGIS K9软件在数字地质图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从制图的角度,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MapGISK9在地形地质图的绘制、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的应用.使制图专业人员对MapGIS K9软件更加了解,并对其基本功能与应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MapGIS K9,提高制图质量及精度要求.
代丽霞胡红霞朱忠梅
关键词:MAPGIS地质图数据库地质制图
GIS地图投影变换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投影变换中所涉及到的基准面、椭球体、坐标系统及地图投影之间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对投影变换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GIS投影进行论述。
胡红霞代丽霞赵庆英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基准面地图投影
辽宁省开原市八棵树一带地质构造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辽宁省开原市八棵树一带在晚三叠世之前横跨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二者大致以八棵树—大孤家断裂(即清河断裂)为界,南部为龙岗复合陆块,北部为其陆缘活动带,两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龙岗复合陆块经历太古宙陆核的形成及发民阶段和元古宙盖层形成及发展阶段,北部陆缘活动带经历元古宙—早三叠世古亚洲构造域发展阶段,晚三叠世开始两区共同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阶段。区内发育不同构造发展阶段形成的褶皱构造、变质变形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及脆性断裂构造。
代丽霞辛玉莲王伯臣赵娟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构造
牙克石市翠干公路岭上铅锌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简述被引量:3
2012年
该矿床位于阿尔山—博克图—鄂伦春成矿带的中南部,产于晚侏罗世玛尼吐组之中,矿体受北西向次级构造控制,成因类型为斑岩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
潘建常立海王嵩莉代丽霞
关键词:矿床特征
从理论地层学原理探索延边地区柯岛群地层位置和沉积环境被引量:2
2011年
在吉林省地层学研究中,柯岛群的定义、地层位置和形成环境的不同认识是近十年来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单位层型(剖面)、标准相模式法、瓦尔特定律、叠覆原理、包含物原理、变质原理等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结合公认的有关柯岛群的实际资料,探讨了十年来争论的焦点。结论是:柯岛群中的碎屑物主要由再沉积的火山碎屑和少量陆源碎屑,夹有硅质灰岩和硅质团块组成;层型剖面的定义,不容依层型区外的、不可追索的地质体属性来修订;宏观岩石学特征、沉积相模式及岩石化学成分特征,说明柯岛群的物源区为陆缘活动带或火山岛弧,属海相沉积;柯岛群的地层位置在开山屯组或解放村组之下。本文用理论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探讨地层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实属尝试,供研讨和检验。
殷长建李东津王光奇胡红霞代丽霞赵娟
关键词:层型剖面相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