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香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加密开发研究
- 闻玉贵杨生榛黎庆元邹正银何晶任香喻克全赵富贞柳双林
- 该课题主要以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注蒸汽生产资料、密闭取心资料、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为依据,应用稠油油藏工程研究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重点对注蒸汽开采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加密开发可行性及加密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等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稠油油藏
- M油田高含水期水淹级别划分标准研究
- M油田主力油藏已进入注水开发后期,确立水淹级别划分标准,是油田控水稳产的关键.使用常规的相对渗透率—产水率模型,容易因中间函数过多造成误差过大,单一的电阻率变化率—产水率模型没有考虑储层非均质性与污水回注造成的电性特征混...
- 任香木合塔尔张利锋张家浩
- 关键词:油藏开采水淹级别相对渗透率储层分类
- 文献传递
-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浅层稠油油藏开采规律再认识及潜力分析
- 黄文华孙新革喻克全范小娜柳双林钱俪丹戴翔杨凤祥单守会任香张利锋羊玉平
- 新疆稠油自1985年开始大面积开发以来,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目前已在克拉玛依、红山嘴和百口泉等油田建成年产稠油300万吨的生产能力,目前大部分开发层块已进入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的中后期,开发效果日益变差。目前已开发油田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稠油油藏
- M油田高含水期水淹级别划分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M油田主力油藏已进入注水开发后期,确立水淹级别划分标准,是油田控水稳产的关键。使用常规的相对渗透率一产水率模型,容易因中间函数过多造成误差过大,单一的电阻率变化率-产水率模型没有考虑储层非均质性与污水回注造成的电性特征混乱。通过正态概率图法将储层划分为3类,分别开展水淹机理研究,总结出M油田高含水期水淹级别划分标准。该标准经试油资料检验,符合率达87%以上,能够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 任香许维娜祁春赵明辉
- 关键词:水淹级别相对渗透率
- 判断自喷条件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状态的新方法
- 2011年
- 提出了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自喷生产条件下,用视密度代替ts值判断现场生产状态的方法,并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数据分析两方面对其基本原理作了阐述。该方法只要求有井下某点的压力测试数据,便可以结合井口油压数据,估算出井筒视密度,从而实现等同于ts值的生产状态判断功能,计算简便,更具实用性。该方法在先导试验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对于现场生产调控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孙新革赵睿杜卫星张建华任香
- 关键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稠油油藏自喷
- 红浅1井区稠油水淹层机理及解释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红浅1井区目前开发增产压力较大,加密井因临近老井蒸汽吞吐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水淹。储层水淹后电性、物性的变化导致测井特征复杂多变,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水淹层特性分析找出油层水淹与测井响应变化之间规律,结合高温相对渗透率实验结果,得出水淹层解释方法,与研究区水淹层实例对照,表明该解释方法准确率较高,可以为稠油老区调整工作提供依据。
- 任香
- 关键词:蒸汽吞吐测井响应
- 新疆浅层稠油油藏地质分类标准及其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杨学文钱根葆木合塔尔·买买提喻克全王从乐马鸿孙新革任香李军民
- 该项目是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的重点科研课题任务。新疆浅层稠油历经二十多年的开发实践,年产油量达到400万吨。截止2008年底,新疆油区共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东部2大油区的5个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红山嘴油田、百口泉油田、...
- 关键词:
- 关键词:稠油油田开发
- 网格尺寸对数模结果影响的探讨
- 通过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网格步长下产油量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找到不同原油黏度适合的平面网格尺寸,为今后稠油数模研究提供参考。
- 任香高祥录刘莉杨柳
- 关键词:稠油数值模拟网格划分
- 红浅1井区稠油油藏二次开发潜力研究
- 2012年
- 目前红浅1井区稠油油藏整体采出程度较高,在20%以上,但局部区域油层采出程度较低,仅在15%左右,开发井点剩余储量还在1.0万吨以上,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认为通过加密调整后,采出程度较低的油层,采用注汽吞吐加汽驱的方式开采,可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益和采收率。
- 任香赵明辉
- 关键词:稠油油藏采收率加密调整二次开发
- 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新疆油田某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组合转蒸汽驱是较好的开发方式,合理注采参数为:注汽强度为1.68-2.02 m3/(hm^2·m·d),采注比为1.2-1.3,井底蒸汽干度大于0.4。该研究结果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稠油油藏水平井下步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思路。
- 刘春泽任香李秀峦李晓玲刘洋
- 关键词: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转换开发方式蒸汽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