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宏堂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5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阴阳
  • 7篇阴阳学说
  • 5篇艺术
  • 4篇艺术理论
  • 4篇传统艺术
  • 4篇传统艺术理论
  • 3篇意蕴
  • 3篇思想意蕴
  • 3篇钱穆
  • 3篇陈寅恪
  • 2篇学术
  • 2篇阴阳观
  • 2篇阴阳观念
  • 2篇哲学
  • 2篇中国美学
  • 2篇中国美学研究
  • 2篇生命美
  • 2篇生命美学
  • 2篇天人合一
  • 2篇文化

机构

  • 16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侯宏堂

传媒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东方丛刊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阴山学刊
  • 1篇艺术探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国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阳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思想意蕴被引量:1
2004年
中国传统哲学独具特色的主要范畴如道、太极、气和五行等无一不与阴阳紧密相联,“阴阳”是“中国哲学中最为根本的形上学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中最早出现也最为根本的学说”①。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阴阳观念已广泛地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诚如庞朴先生所言:“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思想,弥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
侯宏堂
关键词:阴阳学说中国哲学《易经》道家文化
宗白华中国美学研究的三大贡献
2008年
兼为诗人和哲学家的美学家宗白华,终生在美学殿堂里散步,取得了卓越的美学成就。他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和中西艺术的深切体验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本根,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参照,以哲人的睿智、深邃和诗人的敏感、灵视,精深微妙地把握了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精髓和灵魂。宗白华立足于本土思想资源、极具民族特色、富于诗情和哲思的中国美学研究,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同时更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提供了范导性的尝试。要而言之,宗白华的中国美学研究有三大贡献,即基于中国形上学的生命美学观,由古典而现代的艺术境界论,富于开拓性的中国美学史研究。
侯宏堂
关键词:宗白华生命美学观中国美学史研究
阴阳学说与中国人的宇宙观被引量:7
2003年
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可以剖析为四个层面,即源于混沌观、气化生生观、有机整体观和时空合一观,而这些观念无一不与"阴阳"紧密相关。阴阳学说是中国人传统宇宙观的哲学根基。
侯宏堂
关键词:阴阳学说
论阴阳辩证思维及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基本、最重要、最鲜明的特征是辩证思维。张岱年说:"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确有自己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观点,一为总体观点,二为对立统一观点。"①"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观点,...
侯宏堂
文献传递
内向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主体精神被引量:1
2002年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根本途径之一 ,是从思维方式入手来探讨其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从其总的思维倾向来看 ,具有内向性的特征。中国思想史上的儒、道、佛三家 ,其哲学思想无一不体现出典型的内向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内向性特征 ,直接导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而最终根源还是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内向思维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铸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鲜明的主体精神。
侯宏堂
关键词:传统艺术理论天人合一阴阳学说
从“朱陆之争”到“内在理路”——余英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理念与方法管窥被引量:4
2010年
"朱陆之争"是南宋以来儒学的中心问题,它也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明清学术思想发展之始终。正是由朱陆之争这条线索出发,余英时先生发现了近世儒家思想演进的内在秘密,那就是:纵向的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横向的知识与道德的紧张和平衡。同时,在宋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特别是由于朱陆之争这条线索的发现,余先生提出并实践了"内在理路"的学术文化发展理念与研究方法。在宋明理学如何转向清代考证学的研究中,余先生认定"内在理路"说解释的有效性。而这一"内在理路"又可概括为两大精神或要义:一是强调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内在动力,一是注意抉发中国思想文化的知识传统。
侯宏堂
关键词:中国学术思想史内在理路
陈寅恪对“宋学”的现代诠释被引量:3
2006年
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并预言“将来所止之境”乃“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探求寅恪先生作出此一大判断、大预言之原因,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寅恪先生的思想世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与重建之思考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寅恪先生之所以对以宋代儒学为代表的宋代学术文化即“宋学”评价极高,是与他一生的治学之特色紧密相关的。“宋学”正是最能充分体现寅恪先生之学的一种学术文化类型。要而言之,寅恪先生所倾心诠释的“宋学”,主要蕴涵着五个方面的内容与精神,即:民族本位的文化理念,独立自由的思想精神,尊德崇节的人文理想,续命河汾的学术使命,通古鉴今的史学方法。
侯宏堂
关键词:陈寅恪
钱穆对“宋学”的现代诠释被引量:4
2009年
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进中,钱穆先生最为认同、推重"宋学",并在自己的众多著述与讲演中论涉了宋学问题,对宋代学术文化作了广博而精微的研究。探求和考察钱穆之所以推重、认同宋学的原因及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钱穆的思想世界,且对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之思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综合钱穆的论说与诠释,他所念兹在兹的宋学,其意涵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点,即:融释归儒的宋学血脉,开创近代的宋学地位,明体达用的宋学精神,综汇贯通的宋学气象,天人合一的宋学境界。
侯宏堂
关键词:钱穆
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
2011年
在中国学术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统的历史演进中,余英时尤其推重"宋学",并对"宋学"作了广博而精微的研究。综合余英时的著述与论说,他对"宋学"的现代诠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与精神,即:援释入儒的文化贡献,"内圣外王连续"的儒学理想,"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精神,实证与诠释结合的经学方法,"朱陆之争"的思想线索。
侯宏堂
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以“新宋学”之建构为线索的探论
余英时先生,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史研究大家,他从史学的立场去认识与诠释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民族特色、内在变迁与现代价值,试图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更新与重建奠定历史与思想的基础。余英时先生在宋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知...
侯宏堂
关键词:陈寅恪钱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