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道
  • 2篇黄疸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黄疸
  • 1篇胆道感染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疾病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胰胆疾病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疾病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造影

机构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4篇候鹏
  • 4篇殷健
  • 4篇吴志强
  • 2篇杨立
  • 2篇陈立新
  • 2篇唐晓兰
  • 1篇唐小兰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ERCP预治胆道感染及梗阻性黄疸429例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观察胆管内外引流对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及梗阻性黄疸的价值。 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429例,作出诊断与B超、CT、病理进行对照,根据病情及病变的情况,选择鼻胆引流或胆管内支架。 结果:在429例中检查成功391例,成功率91.2%。诊断胆管癌、壶腹癌、胰腺癌68例,胆管结石102例,符合率98.5%。行内镜下治疗35例,鼻胆引流18例,胆管支架3例,乳头切开网篮取石(EST)14例。2例出现胆道感染症状,乳头切开术后出血1例,效果良好。 结论:ERCP是诊断胰胆疾病目前较好的方法,胆管内外引流对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及梗阻性黄疸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吴志强殷健候鹏陈立新唐晓兰杨立
关键词:ERCP胆道感染梗阻性黄疸
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胰胆疾病430例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胆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进行胰胆管造影,并与B超、CT、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30例中检查成功401例,成功率93.26%,诊断胆管癌、壶腹癌、胰腺癌66例,胆管结石106例,符合率98.5%。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是目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较好的方法。
吴志强殷健候鹏陈立新唐晓兰杨立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胰腺疾病胆道疾病
小剂量阿司匹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总结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ASP)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同期非食道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0例(402例次),根据出血前是否正在服用ASP分为两组:ASP组38例(出血42例次)与非ASP组342例(出血364例次),回顾性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ASP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年龄(64.5±5.4)岁,高于非ASP组(43.5±16.5岁),胃溃疡和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比例(69.1%)高于非ASP组(26.70%)(P<0.01),57.1%的患者出血前有诱因。出血量、Hb两组间无差异,止血时间(平均3.7d)长于非ASP组(平均2.3d)(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ASP是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胃部病变发生比率较高,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口服ASP时加强胃粘膜的保护、控制诱因有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殷健吴志强候鹏
关键词:阿司匹林副作用上消化道出血
ENB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探讨鼻胆引流术(ENB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经B超?CT?ERCP诊断为阻塞性黄疸的20例患者行ENBD,并分为急性胆管炎组(10例)和非胆管炎组(10例),观察术后体温?腹痛?黄疸及肝功能的变化及胆汁引流的情况.结果:急性胆管炎组9例引流通畅,炎症得以有效控制,1例由于引流不佳症状减轻后复发;非胆管炎组8例引流通畅,1例患者引流不畅术后出现发热?腹痛?淀粉酶增高,1例患者脱管后出现胆管炎症状;以上引流失败的3例患者均重新插管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在1-7d后胆红素及肝酶明显下降,3-14d后进行择期手术,及EST治疗.结论:ENBD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急性胆管炎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对无胆管炎的梗黄患者,ENBD可以预防插管后合并感染,并有效减黄,为择期手术变成可能,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引流不畅?脱管?术后感染等情况,仍需加强无菌操作及术后护理.
殷健吴志强候鹏唐小兰
关键词:鼻胆引流术ENBD梗阻性黄疸手术方法适应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