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稻镰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伦敦大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驯化
  • 3篇农业
  • 2篇栽培
  • 2篇植物
  • 2篇田螺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下游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农业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遗存
  • 1篇杂草
  • 1篇杂草群落
  • 1篇栽培稻
  • 1篇植物遗存
  • 1篇中间型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穗轴

机构

  • 5篇伦敦大学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6篇傅稻镰
  • 4篇秦岭
  • 1篇黄超
  • 1篇宋吉香
  • 1篇赵志军
  • 1篇张海
  • 1篇胡雅琴
  • 1篇王玉琪
  • 1篇唐丽雅

传媒

  • 3篇南方文物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古代文明辑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农业起源的比较研究——西亚和北美东部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农业起源标志着人类史前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通过栽培植物来获取食物为储存剩余物资提供了可能,继而支持了更为庞大的定居人口,促进了专门化生产或非生计生产者如陶工、教士等的产生,最终导致了随后出现的城市与文明的多样化。也因此柴尔德于1936年提出了'新石器革命'这样的概念。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中植物遗存的系统提取与分析,描绘农业起源和作物驯化的具体进程成为了可能。
傅稻镰秦岭
关键词:植物农业
从中间型经济到农业:西亚早期村庄中野生食物的利用、驯化和栽培
2022年
本文介绍了西亚地区向农业转变这一长期过程中的生计策略,并讨论和定义了何为中间型经济。它应该是以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果物栽培和作物农业(crop agriculture)为特征的一种混合型经济。本文涉及的植物考古材料主要来自新月沃地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考古遗址,比较分析了同作物驯化(如非落粒性和种子尺寸增长)和作物多样性有关的数据,以及作物农业和野生资源利用的区域性特点。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西亚地区从狩猎采集向不同农业系统发展是存在内部区域性差异的。
傅稻镰卢卡斯·莉兰妮冈萨雷斯·卡雷特罗·劳拉史蒂文森·克里斯唐丽雅杨瑞琛(译)田洁(译)韩凯(译)傅文彬(译)王楚喻(译)高子衡(译)杜博文(译)秦岭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觅食驯化
早期农业聚落的野生食物资源域研究——以长江下游和中原地区为例被引量:40
2010年
遗址资源域分析(Site Catchment Analysis)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史前经济和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中,有别于西方普遍采用的"遗址外"(off-site)研究模式,本文提倡一种以"遗址内"(on-site)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遗址所见大植物遗存,结合古环境研究成果,模拟复原当时的植被分布,进而讨论遗址资源域及其反映的生业经济特点。第一个案例是长江下游的田螺山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6900~6500cal.aB.P.),分析表明:早期的水稻栽培活动是长期伴生于采集经济模式中的;当时的采集经济具有广域性、专门性、季节性和强调储存性等特点;这一时期聚落的选址会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在步行一天的活动半径便可获得大部分植物资源,但也有一些资源分布于12小时半径之外,必须短期露营(可能与狩猎同时进行)方可获取。第二个案例是中原地区的颍河上游,分析以袁桥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聚落(6000cal.aB.P.):尽管2~3小时的步行范围内就有条件获取各类野生植物资源,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业活动已经集中在更小空间范围内的作物栽培上。遗址资源域缩小、对小范围景观进行改造、聚落间产生土地分配和资源共享等社会关系问题——这些构成了农业聚落资源域的一般特点。比较两个案例,农业聚落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一种景观环境上发生的变化。遗址资源域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早期农业社会的产生、发展及不同生业社会与周边景观的互动关系。
秦岭傅稻镰张海
关键词:农业经济
不成熟粟、黍的植物考古学意义——粟的作物加工实验被引量:20
2014年
我们在一个现代村落进行了一次传统方式的粟的早期作物加工实验,结果显示在收割的粟中含有相当比重的不成熟粟,这些不成熟粟经过脱粒和扬场等加工程序后,与其它作物加工的副产品一起被去除(作为燃料或者禽畜饲料)。类似的作物加工副产品也可以推测存在于黍的加工过程中。这一研究为植物考古样品中不成熟粟、黍的鉴定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不成熟粟、黍是中国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植物考古样品中常见的组成部分,根据此次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鉴定标准,并用来自山东和河南的植物考古样品举例说明。我们认为种子形态而不是种子大小在粟的鉴定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些整体形状呈圆形,胚区呈窄卵形,胚区长约占种子长5/6的种子,即便很小,很扁,甚至像被"挤压"过,都可以鉴定为粟。尽管不成熟粟根据其成熟程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但由于他们都集中在早期作物加工废弃物内,因此他们在解释作物加工方面的意义是相同的。另外,这一研究还肯定了在植物考古研究中不成熟粟类作物和成熟粟类作物的比例可以用来探讨作物加工对考古遗址中以粟类作物为主的植物遗存的形成过程的影响。
宋吉香赵志军傅稻镰
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植物考古学被引量:8
2009年
早期稻作农业是植物考古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厘清了农业、栽培和驯化等稻作农业发展中的常用术语,进而对区分野生稻与驯化稻,即反映"半驯化"特征的几个指标包括基盘、谷粒尺寸和植硅石分别展开讨论。文章结合我们对现代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测量数据以及田螺山的工作,引用了国内外诸多考古实例和最新的分子学证据,证据表明上述几个指标在某些程度上多少可以作为性状来判断驯化稻是否已经出现,但是随着农业景观概念的提出,耕地杂草群落作为农田系统研究的证据,为稻作农业出现和发展研究展开了新视野。
傅稻镰秦岭胡雅琴
关键词:稻作农业农业景观杂草群落
水稻驯化进程与驯化率:长江下游田螺山遗址出土小穗轴基盘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傅稻镰黄超王玉琪
关键词:长江下游小穗轴驯化田螺植物遗存栽培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