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清代前期两广总督的选任与治绩被引量:2
- 1997年
- 试论清代前期两广总督的选任与治绩关汉华一两广设置总督,始于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当时两广“浔、梧瑶乱,……特遣一大臣督军务,乃以命(王)翱。两广有总督自翱始。”①。然这一建制在当时尚不稳定,到成化元年(1465年),为平“瑶乱”再派韩雍出任两广...
- 关汉华
- 关键词:《清史稿》清代前期《清史列传》总督经世文编学海堂
- 明代翰林院始置时间考辨被引量:3
- 2006年
- 翰林院素以文翰著称,地位十分重要。明代翰林院不仅集唐代以来翰林制度之精华,而且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特色。然而对于明代翰林院之始置时间,无论是史籍记载还是今人研究却存在颇多歧异。本文作者从史料学、校勘学等多角度对歧异诸说进行了逐一的考订和辨析,否定了“壬寅年”(1362)说、“即吴王位年”(1364)说以及吴元年(1367)八月说之可信性,力证明代翰林院实始置于吴元年(1367)五月。
- 关汉华
- 梁廷枏《粤海关志》文献价值初探
- 2009年
- 梁廷枏总纂的《粤海关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海关志。它辑录了大量原始文档、历代文献、诏谕、奏议,翔实地记叙了粤海关之机制、税则及世界各国对华贸易的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 关汉华
- 关键词:梁廷枏
- 朱元璋与明代国家监控体制的奠立被引量:6
- 2004年
- 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即对政制进行重大变革,监控体制属其中重要一环,它对清明吏治、维持明朝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起着重大作用。朱元璋的监察思想,实与其自身的特殊经历及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明代监控体制的特色与创新性,充分体现在监察机构的高定位、科道并举的双轨制、监察运作的规范化及赋予民众一定的监督权力等方面。这一体制蕴含着丰富的“权力制衡”理念,其经验教训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 关汉华
- 明代朝廷的典藏及其管理被引量:1
- 2007年
- 我国是世界上保存图籍最为宏富的国家之一,这与历代重视典籍分不开,自汉、魏以来就设立秘书监进行专职管理。明代对此有所因革,朝廷典藏改由翰林典籍管理。其初由于朝廷重视,典籍发挥了身处翰林的特定优势,进展良好;自明中叶后,随着政局转坏,典藏亦渐趋衰败。其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关汉华
- 关键词:秘书监
- “海上丝路与广州”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 2002年
- 广州是传统的海港城市 ,建城至今已有 2 2 16年的历史 ,它建城之始便与我国海上丝路的开辟有着直接联系 ,因而研究海上丝路的发展 ,无疑是研究广州发展史的重大课题。从广州城始建特色与海上丝路之开辟、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优劣态势互易对广州的影响、海上丝路之多功能、广州港与泉州港地位对比等多角度分析 ,丝路绝非单一的经贸功能 ,它同时兼具中外政治交往功能和文化交往功能 ,只有对丝路这三大功能进行全方位考察 ,才能真正阐明丝路对促进世界各国社会文明的巨大贡献。
- 关汉华
- 关键词:全局观港口
- 简朝亮《朱九江先生年谱》文献价值初探被引量:2
- 2008年
- 简朝亮所撰《朱九江先生年谱》,以突出谱主学术思想为主题,从治学要旨、经学、史学、掌故学等方面,总结了九江先生之学术精华,深刻地反映了晚清时局与学术嬗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 关汉华
- 关键词:简朝亮年谱
-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被引量:3
- 2009年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从我国民族融合的历史情况看,其中固然存在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不可忽视的经济因素,它不仅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巨大动力,而且是民族共同体内部产生凝聚力的纽带。本文对先秦、魏晋南北朝、宋元及明清四次民族融合高潮作历史考察:论证了经济因素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 关汉华
- 关键词:民族融合
- 清代前期广东巡抚考述被引量:1
- 2004年
- 清代前期 ,巡抚已正式成为封疆大吏 ,其治绩优劣 ,实与一省之吏治民生、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自顺治至道光前期出任粤抚之人选进行了历史考察 ,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 ,对他们在稳定社会秩序、振兴社会经济以及盐政、粮政、开放海禁、开发矿藏、加强海防、严禁鸦片、遏制民间械斗等领域之施政得失 ,作出详尽的考察与评述。其正反事例均有借鉴意义。
- 关汉华
- 关键词:清代前期巡抚
- 16世纪后期天主教在广东的传播与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对16世纪后期天主教为何以广东作为在中国传教的入楔点,以及在广东传播的三个阶段(澳门、肇庆、韶州)作了全面的考订和阐述。对当时教会内部有关在华传教方针的分歧和争论,以及传教方针调整后所体现的特色也作了相应论证。文章强调,由于传教活动"学术含量"的增大,因而它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就更为显著,广东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起先导作用,实与此密切相关。
- 关汉华
- 关键词:天主教耶稣会西学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