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强
- 作品数:71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相机有限元标定法的探究
- 相机的有限元网格标定法是标定相机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网格数的选取往往具有盲目性。网格划分得太少,传感器上的畸变不能很好地改正;网格划分得太多,计算时间较长,效率不高。可以通过对不同网格计算出来的像点坐标残差进行部分列举,再...
- 陈新冯其强李宗春杨晓晖
- 关键词:有限元网格多项式拟合光束法平差
- 文献传递
- 单相片坐标测量系统的光笔标定技术
- 针对光笔式单相片坐标测量系统中光笔现场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现场标定法,即只需要两根基准尺和一个标定球即可确定光笔上各标志点及测头在光笔设计坐标系下的坐标.首先,根据空间前方交会原理标定出光笔上各标志点的实际坐标,并...
- 王永强冯其强李宗春张锐
- 关键词:光笔最小二乘
- 基于俯仰轴相交和球拟合的天线旋转中心测量方法被引量:2
- 2019年
- 针对传统天线旋转中心测量时,俯仰轴生成方式不严密对其精度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俯仰轴相交和球拟合两种新的旋转中心测量方法。对不同方位下标志点绕俯仰轴的运动轨迹进行圆拟合,得到含有方位信息的俯仰轴,多条俯仰轴求交点作为旋转中心,称之为俯仰轴相交法,较传统方法可靠性更高。对标志点的运动轨迹进行球拟合,取所有球心的均值作为旋转中心,称之为球拟合法,避免了圆拟合及求交点的过程,方法更为严密。以3台φ3 m上行阵天线为实验对象,应用全站仪和工业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标志点在规划姿态下的坐标,采用两种新方法处理观测数据,均得到了内符合精度达亚毫米级的旋转中心。
- 李宗春路志勇路志勇张冠宇张冠宇冯其强冯其强王俊威
- 上海天文台Ф65m射电望远镜精密安装测量被引量:4
- 2012年
- 报道上海天文台Ф65 m射电望远镜精密安装测量进展情况。在时间紧及软土地基等不利条件下,另辟蹊径,选择天线轨道螺栓头作为安装测量控制网的控制点,保证控制网的稳定、可靠。在天线背架检测方面,首次引入激光扫描仪,实现背架的快速、精密检测。在副面调整机构标定方面,引入最小二乘解算方法,解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在主面测量方面,提出用仿真数据验证摄影测量精度的整体思路,模拟结果为实际测量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 李宗春李广云冯其强李干李国俊曹林
- 关键词:射电望远镜
- 基准尺对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精度影响的实验分析
- 2018年
- 数字工业摄影测量中,基准尺的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以组合基准尺为例,分析了基准尺长度对摄影测量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公共点转换实验,比较了放置不同长度基准尺时摄影测量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当测量目标较大时,放置较长基准尺的测量精度高于放置较短基准尺的测量精度。本文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数字工业摄影测量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准尺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俊威冯其强王志坚
- 星体坐标系下卫星变形测量技术研究
- 2014年
- 针对卫星装配过程中的星体变形测量问题,采用双经纬仪系统通过准直测量建立星体坐标系,利用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系统获取测量点坐标。通过公共点转换将加装载荷前后的测量点坐标均转换至星体坐标系,实现了星体坐标系下的卫星变形测量。
- 冯其强范百兴李强
- 哈苏555ELD相机用于工业摄影测量的精度测试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平面测量点对哈苏555ELD相机用于工业摄影测量的测量精度进行测试试验,在2 m×3 m范围内其点位测量精度约为±0.13 mm,相对精度约为1/3万。分析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因素,并提出通过提高成像质量及改进相机畸变模型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 冯其强李宗春陈新孙庆文李玉广杨荣淇
- 激光跟踪仪在定位筋安装检测中的应用
- 定子是水轮发电机组最关键的部件,而定位筋是定子叠片的基准,是定子组装的控制重点。随着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出现,原有的测圆架测量方式的绝对测量精度不高、重复性差等缺点日益突出。采用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对定子定位筋进行了检测。试...
- 张冠字李广云李宗春冯其强
-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定位筋安装技术激光跟踪仪精度控制
- 文献传递
- 工业摄影测量控制网网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提高工业摄影测量系统的精度,从影响精度的几何因素出发,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总结了工业摄影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通过试验反映出不同几何因素通过控制网网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摄影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思路。
- 郭迎钢李宗春冯其强王永强
- 关键词:网形结构
- 9m×36m天线安装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9 m×36 m天线的安装测量,综合运用GPS、全站仪、双经纬仪和工业摄影测量等多种技术手段,圆满完成了天线的指向和面型调整测量。采用GPS技术获取大地方位角,采用全站仪建立施工控制网,采用双经纬仪测量系统指导天线背架及面板放样,采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对天线面型进行精确调整。天线指向精度达到0.016°,面型精度为0.304 mm,达到了设计要求。
- 冯其强金超李宗春
- 关键词:抛物环面天线指向精度摄影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