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景奇

作品数:7 被引量:1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当归
  • 4篇当归多糖
  • 4篇当归内酯
  • 4篇多糖
  • 4篇内酯
  • 4篇肿瘤
  • 4篇免疫
  • 3篇细胞
  • 2篇移植性
  • 2篇移植性肿瘤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调节
  • 2篇生物反应调节...
  • 2篇肿瘤药
  • 2篇拮抗
  • 2篇细胞免疫
  • 2篇小鼠
  • 2篇效应细胞
  • 2篇免疫效应
  • 2篇免疫效应细胞

机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冯景奇
  • 7篇柳钟勋
  • 4篇李健蕊
  • 4篇左增艳
  • 4篇张慧芳
  • 2篇张雪艳
  • 2篇郭淑玲
  • 2篇王秀琴
  • 2篇蒋景仪
  • 2篇林晨
  • 1篇沈子威
  • 1篇马红
  • 1篇盛丰年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药...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实验临床...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当归多糖、当归内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用于治疗肿瘤新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传统中药当归分离提取的当归多糖、当归内酯,主要通过激活体内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来杀灭癌细胞的新型抗肿瘤药生物反应调节剂,当归多糖、当归内酯分别经腹腔注射或口服给药或二者合用,对实验小鼠移植性肿瘤,体...
柳钟勋左增艳郭淑玲李健蕊冯景奇张慧芳蒋景仪林晨王秀琴张雪艳
文献传递
当归多糖拮抗环胞菌素A,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的免疫…被引量:7
1998年
在体外条件下,当归多糖在62.5、125.250μg/ml时可完全拮抗环胞菌素A、丝裂霉素C、氟尿嘧啶和阿糖胞苷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的径度抑制,部分拮抗氢化可的松对MLR的严重抑制作用。
冯景奇柳钟勋
关键词:当归多糖免疫抑制剂MLR
当归内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传统中药当归分离提取的当归内酯,主要通过激活体内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来杀灭癌细胞的新型抗肿瘤药生物反应调节剂,当归内酯经腹腔注射给药或与当归多糖组方合用,对实验小鼠移植性肿瘤,体内实验有肯定的抗癌作...
柳钟勋左增艳郭淑玲李健蕊冯景奇张慧芳蒋景仪林晨王秀琴张雪艳
文献传递
当归内酯拮抗环孢菌素A、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64
2000年
目的:观察当归内酯(ASDL)对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ASDL进行体内外拮抗实验。结果:ASDL在62.5,125.0,250.0ug/ml时,可部分或完全拮抗环孢菌素A、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和阿糖胞苷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LR)的轻度抑制作用(抑制50%以下),部分拮抗氢化可的松对MLR的重度抑制(抑制50%以上)作用。ASDL10及20mg/(kg·d)×7,腹腔注射可拮抗环磷酰胺(CY,80mg/kg,s.c)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活性、IL-2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当归内酯可通过不同途径拮抗化学因素引发的免疫抑制作用。
冯景奇柳钟勋
关键词:当归内酯抗肿瘤药物环孢菌素A
当归多糖及当归内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2
1998年
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研究了传统中药当归(AngelicaSinensisDiels,ASD)来源的两种免疫调节剂当归多糖(ASDP)、当归内酯(ASDE3)的免疫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者均能明显促进由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正常小鼠及S180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P<0.01),其促进作用与剂量之间呈依赖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6~500μg/ml)对未经活化的脾细胞无诱导增殖作用。选择促进效应较大的药物剂量,培养96h,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标记检测,结果显示:ASDP可明显增加L3T+4细胞比例,ASDE3可明显增加L3T+4和Lyt+2细胞的数量。在浓度为250μg/ml时,ASDE3增强细胞毒T细胞的功能,其杀伤活性增加80%。
冯景奇柳钟勋左增艳李健蕊张慧芳
关键词:当归多糖当归内酯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1999年
T细胞免疫佐剂是一类选择性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物质。它们通过改变抗原物理性状,表位外显,空间限构等作用,加强抗原识别、吞噬和递呈,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诱生细胞因子,从而激发机体产生保护作用的细胞免疫应答。研究、开发新的T细胞免疫佐剂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肿瘤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冯景奇柳钟勋
关键词:细胞免疫应答
脂质体化r-HBsAg的研究
1997年
用逆相蒸发技术制备带不同表面电荷的脂质体及脂质体化的重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r-HBsAg)。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0-450nm,不同电荷脂质对粒径无明显影响,加入r-HBsAg使粒径略有增大。r-HBsAg包裹率为44-57%,不同电荷脂质体间无明显差异。荧光染料Calcein包裹率为3-7%,明显低于r-HBsAg的包裹率。用准弹性光散射(quasi-elasticlightscattering,QELS)技术测定脂质体的泳动速率,加入r-HBsAg及新型免疫佐剂ASD系列后,对脂质体的泳动速率有明显影响。
盛丰年柳钟勋张慧芳左增艳李健蕊冯景奇沈子威马红
关键词:脂质体基因工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