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晴

作品数:65 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康恩贝医院管理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0篇献血
  • 24篇献血者
  • 23篇成分献血
  • 15篇血液
  • 12篇单采
  • 11篇招募
  • 7篇单采血小板
  • 7篇采血
  • 7篇成分献血者
  • 5篇血液安全
  • 5篇细胞
  • 5篇采供血
  • 4篇智能化
  • 4篇无偿
  • 4篇捐献
  • 4篇HIV
  • 4篇成分血
  • 3篇电子签名
  • 3篇动员
  • 3篇血液检测

机构

  • 63篇浙江省血液中...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卫生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4篇冯晴
  • 22篇李春燕
  • 19篇孔福仙
  • 15篇郑悦
  • 13篇孟忠华
  • 11篇吕杭军
  • 11篇徐健
  • 10篇詹霞华
  • 9篇林彩霞
  • 9篇孔长虹
  • 9篇胡伟
  • 7篇徐烨彪
  • 6篇沈卓岚
  • 6篇宋翔宇
  • 6篇黄颖
  • 5篇裘君娜
  • 5篇江涛
  • 5篇严力行
  • 4篇叶俊
  • 4篇夏晓寒

传媒

  • 34篇中国输血杂志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医院管理论坛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签名技术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实现血液管理过程有效的身份认证,提升表单流转和管理的效率。方法将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血液管理,实现工作人员签名电子化、献血者签名电子化,形成等同于原件形式的电子献血登记表。结果将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血液管理信...
王翠娥孔长虹徐烨彪裘君娜金立明冯晴胡伟
高界面探测值联合地塞米松动员采集粒细胞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索新的粒细胞动员及采集方法。方法符合国家献血者体检标准,血液检查符合国家成分献血标准并且白细胞(WBC)>5.0×109/L,与受血者不相关的健康粒细胞供者,采集前2h口服地塞米松(DXM)8mg,根据IDO值再分2个实验组,采用CS-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粒细胞。结果2个实验组的供者DXM8mg口服2h后,动员前后WBC没有显著差异,但粒细胞比例动员后有显著升高。采集的粒细胞产品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粒细胞总数及比例均有显著上升。结论DXM快速动员联合高界面探测值(interface offset IDO)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粒细胞收集方法。
冯晴盛琦江涛宋翔宇徐健
关键词:地塞米松粒细胞
术中自体输血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自身输血在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于术中把手术野的血液吸引与肝素生理盐水混合,注入一次性专用储血器中(术前需肝素预抗凝),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的Hamonetics Cell Saver 5 型血液...
冯晴徐健宋翔宇江涛严力行
文献传递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采集健康供者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供者给予G-CSF动员,患者采用化疗加G-CSF动员,采集的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抗原表达细胞数。供/患者10人次共采集15次,处理抗凝全血(11420±2401)ml,时间(236±28)min,抗凝剂(975±195)ml。结果采集CD34+细胞(218.14±243.53)x106,MNC的采集效率为(51.02±29.85)%,单采后供/患者Plt、HB、Hct分别下降15.38%、11.22%、11.37%;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能采集到血小板含量低,高产量有效的自体/异体CD34+细胞。
盛琦江涛徐健冯晴沈卓岚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干细胞CD34^+
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处理指南被引量:10
2003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最早由Moschowitz 在1924年描述,多年来经典的五联征一直作为其诊断特征.然而,其他几个综合征如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子痫(eclampsia)、HELLP综合征(溶血、肝功能指标升高、血小板减少)也有类似临床特征.
AllfordSLHuntBJRosePMachinSJ冯晴郑茵虹郑小凡
关键词:临床分型病理生理特征
杭州地区单采献血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区间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单采献血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分布状况,为单采献血者个性化献血策略定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浙江省血液中心2020年—2021年参与单采血小板捐献的5707例献血者进行TP、ALB测试,分析不同单采献血者TP、ALB状况。结果再次献血者不同年龄、性别、血型TP、ALB均低于初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次献血者TP、ALB随总献血次数、既往一年献血次数及血浆流失量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采血小板捐献会降低献血者TP、ALB基准值,降低幅度随捐献次数及频率增加而增加。虽然单采血小板并未造成本地区献血者TP、ALB偏低,然而由于部分地区TP、ALB基数偏低,且参考值不断提高,献血者累计次数增加,值得长期关注单采献血者血浆蛋白流失问题,找出个性化方案避免单采献血者血浆蛋白流失。
吴中秀郭峻峰李春燕郭倍婕巴若华冯晴
关键词:单采献血者固定献血者总蛋白
血浆置换术治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2000年
冯晴沈卓岚徐健严力行徐旸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机器单采血小板冲红与献血者MCV的初步研究
目的有观点认为机器单采血小板时发生的红细胞污染(冲红现象)与献血者的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有关。为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关系,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挑选500位机采献血者,抽取抗凝外周静脉血1 ml,用库尔特血细胞...
徐健沈卓岚冯晴倪波严力行
文献传递
KAP理论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讨KAP理论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实践中的应用,本中心在对杭州市部分献血者进行无偿献血知、信、行(KAP)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了招募并评估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郑茵红吕杭军孟忠华冯晴金志坚
关键词:知信行献血者招募
初次与再次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初次和再次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制定有效的单采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本中心2012~2014年单采献血者按照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进行分类,并对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单采献血者血液检验不合格率2012~2014年分别为0.90%、0.75%和0.51%(χ^2=17.43,P〈0.01);再次献血者占总献血人次比例分别为65.30%、70.15%和77.81%(χ^2=93.32,P〈0.01);2012~2014年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血液检验不合格率分别为1.39%和0.44%(χ^2=128.45,P〈0.01)。核酸检测不合格率为0.22%(106/48 901),是单采献血者的主要不合格原因。结论再次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低于初次献血者。不断壮大固定单采献血者队伍,同时制定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减少固定献血者的流失,是保障成分血液安全的基石。
郑悦冯晴孔福仙叶俊
关键词:初次献血者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血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