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凡凤仙

作品数:73 被引量:28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数值模拟
  • 21篇值模拟
  • 15篇颗粒物
  • 13篇PM2.5
  • 11篇声场
  • 9篇PM
  • 8篇凝并
  • 8篇细颗粒
  • 7篇驻波声场
  • 7篇离散元
  • 7篇离散元方法
  • 7篇两相流
  • 6篇流化
  • 6篇颗粒物质
  • 5篇循环流化床
  • 5篇气固
  • 5篇气固两相
  • 5篇气固两相流
  • 5篇细颗粒物
  • 5篇粒径

机构

  • 49篇上海理工大学
  • 24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上海市特种设...
  • 1篇上海市计量测...
  • 1篇上海化工研究...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70篇凡凤仙
  • 22篇袁竹林
  • 17篇胡晓红
  • 7篇苏明旭
  • 6篇杨林军
  • 4篇彭正标
  • 4篇梁坤峰
  • 4篇沈湘林
  • 4篇蔡杰
  • 3篇颜金培
  • 3篇杨旭峰
  • 3篇赵兵
  • 3篇魏星
  • 3篇李伟力
  • 3篇刘举
  • 2篇姚刚
  • 2篇王硕
  • 2篇张超
  • 2篇张明俊
  • 1篇吴晅

传媒

  • 8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化工学报
  • 6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物理学报
  • 4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声学学报
  • 2篇力学学报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能源研究与信...
  • 2篇中国粉体技术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应用声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声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液雾化的射流特性与粒径分布
2007年
液滴的粒径分布是液-液循环流化床制取流体冰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流化床实验装置上,采用快速摄像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低流速下液-液单孔雾化的射流及其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射流长度的变化和液滴的粒径分布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射流速度大于1.14m/s时,开始出现射流;各个流速工况下射流长度的波动具有随机和非周期的特点,其均值与方差随射流速度增大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在射流速度为6.58m/s时,在射流长度波动的峰点处形成球形或锥形射流顶部是液滴的粒径具有大小差异及其运动路径发生摆动的主要原因;各流速工况下,液滴的粒径分布与Rosin-Rammler分布符合的很好;研究结果为液-液循环流化床实际运行时控制雾化形成液滴的粒径分布提供可靠依据。
梁坤峰彭正标袁竹林凡凤仙
关键词:液-液循环流化床射流液滴粒径分布
外加条件作用下可吸入颗粒物长大机理研究
可吸入颗粒物给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燃烧源的排放是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虽然现有的除尘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捕集效率仍很低。通过外加条件作用使可吸入颗粒物成长为较大颗粒后加以清除,已成为目前...
凡凤仙
关键词:粒状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燃料燃烧
文献传递
基于声凝并的PM_(2.5)脱除技术研究进展(Ⅰ):声凝并预处理技术被引量:4
2017年
声凝并是控制PM_(2.5)排放的重要预处理措施,经声凝并后颗粒粒径分布向大粒径方向迁移,从而促进后续除尘装置将颗粒脱除.回顾了国内外声凝并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声凝并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对PM_(2.5)声凝并脱除技术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旨在为经济、高效的燃烧源PM_(2.5)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凡凤仙白鹏博张斯宏胡晓红
关键词:PM2.5
火焰特征综合教学实验台的研制
2020年
燃烧学课程是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辅助学生对燃烧理论的理解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方法掌握的重要手段,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气体燃料燃烧火焰形成、传播及稳定的基本原理设计研制了火焰特征综合教学实验台。该实验台可进行气体燃料燃烧火焰结构实验、火焰温度分布测定实验、火焰分离、本生灯火焰传播极限测定以及管内火焰传播速度测定等多个实验。通过开设这些实验可加强学生对火焰形成、火焰稳定、火焰传播等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胡晓红凡凤仙仝庆华潘振威乔怡飞王一帆
关键词:火焰传播速度
室内流场湍流模型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为探明不同湍流模型求解室内流场的适用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和Airpak的零方程模型、室内零方程模型、标准k-ε模型、RNG 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对暖通空调领域三种典型室内流场(无障碍物时的等温强制对流、有障碍物时的等温强制对流、有内热源时的混合对流)开展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风速分布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Fluent的Realizable k-ε模型和基于Airpak的RNG k-ε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三种典型室内流场的速度分布;室内零方程模型对于室内无障碍物时的等温强制对流预测结果较差,而对于有障碍物时的等温强制对流和有内热源时的混合对流,在计算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工程计算中可以使用;零方程模型对三种典型室内流场的预测结果均较差,在室内流场特性研究中应避免使用。
张盟盟凡凤仙胡晓红
关键词:室内流场湍流模型
声波对悬浮PM_(2.5)作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基于采用声波脱除气体中悬浮细粒子(PM2.5)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声场中悬浮于气体中的PM2.5在受到声波作用后所发生的运动进行了研究,并对部分模拟结果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纵向疏密波所引起的PM2.5不均衡受力分析,以及跟踪声场中不同位置PM2.5的运动轨迹,发现在平面声波的作用下,沿声波传播方向不同初始位置的PM2.5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具有较大差异,声场的加入使气体中原来静止的悬浮细粒子发生顺声波而下、逆声波而上及原处振动的非线性运动,该种运动形式得到了实验验证.
袁竹林凡凤仙姚刚赵兵沈湘林
关键词:运动特性
细微颗粒在行波和驻波声场中运动特性数值实验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数值实验方法对平面行波和驻波声场中悬浮细粒子的受力和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声场中细粒子(PM2.5)受力计算和跟踪声场中不同位置细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现行波和驻波声场均能够使气体中的悬浮细微颗粒发生运动并产生汇聚.2种声场所引起的细粒子运动特性存在较大差别,行波声场可使气体中原来静止的悬浮细粒子发生顺声波而下、逆声波而上以及原处振动等运动方式,而驻波声场只能使波节点以外的细粒子发生振动.
袁竹林李伟力魏星凡凤仙沈湘林
关键词:除尘
蒸汽相变促进可溶PM_(2.5)凝结增长的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为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氨法脱硫系统排放细颗粒物(PM2.5)的脱除,建立多分散颗粒的凝结增长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可溶硫酸铵颗粒的凝结增长规律,并将典型粒径可溶与不可溶颗粒的凝结增长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硫酸铵颗粒的增长速率相近,等温系统的凝结增长效果优于绝热系统;对于同一初始粒径分布下的可溶和不可溶颗粒,微米尺度可溶颗粒的增长速率始终大于不可溶颗粒,亚微米尺度可溶颗粒的增长速率先大于而后小于不可溶颗粒,使得二者的增长曲线存在一个交叉点;蒸汽饱和度增大能显著促进硫酸铵颗粒的增长;等温系统中温度对硫酸铵颗粒的增长影响显著,绝热系统中温度的影响较弱.
温高森凡凤仙
关键词:FINEPARTICLES
可溶与不可溶混合PM2.5的蒸汽相变凝结增长被引量:5
2015年
建立了蒸汽相变凝结增长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可溶与不可溶颗粒组成的混合PM2.5的凝结增长特性,分析了操作参数对相变凝结增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中可溶颗粒所占比例越大,凝结增长后数目浓度峰值粒径和中位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分散;与单一组分的不可溶颗粒相比,可溶颗粒的混入极大地改变了凝结增长后的粒径分布;粒径越小的可溶与不可溶颗粒的凝结增长速率越接近,粒径大于0.3μm时,可溶颗粒的凝结增长速率和最终粒径明显大于不可溶颗粒;较高的初始饱和度和温度能够促进混合PM2.5的凝结增长;随颗粒数目浓度的增大,凝结增长后数目浓度峰值粒径减小,粒径分布更为分散.
李林凡凤仙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PM2.5粒径分布
特征参数对DSMC方法模拟声场中颗粒碰撞的影响
2016年
直接从颗粒受力和运动出发,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建立颗粒碰撞模型,模拟声场中颗粒的碰撞过程,通过改变模拟条件,探讨DSMC方法中的特征参数(取样颗粒的数目权重、网格数目、时间步长)对颗粒碰撞率和计算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越大,颗粒容积份额变化越迅速,颗粒空间分布越不均匀;数目权重的增加对颗粒碰撞率影响较小,而对计算时间的影响显著,使其迅速减少;网格数目增加,碰撞率降低,计算时间则先迅速降低,随后在低频时基本不变,高频时略有上升.研究还发现:随着碰撞时间步长的增加,低频声场中碰撞率单调增加,高频声场中碰撞率先增加而后出现波动;碰撞时间步长的增加将引起计算时间减少,减少量在碰撞步长较小时最为明显.
郭孝武凡凤仙胡晓红苏明旭
关键词:声场碰撞特征参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