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娅
- 作品数:6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姜黄素抑制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机制研究
- 安建斌马景学刘丹岩高彦军刘丽娅
- 姜黄素、丹参及苦参碱防治兔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体内实验研究
- 刘丽娅马景学刘丹岩安建斌高彦军
- 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伴有视盘表面出血、视网膜深层出血和(或)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经眼底照相、FFA、SD-OCT检查确诊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38例患者均有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遮挡等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可见视盘表面和视盘鼻侧视网膜深层出血,其中8例还见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23例患者FFA表现为典型的视盘鼻侧晚期结节样高荧光.38例患者SD-OCT视盘鼻侧边缘均有团状中高反射信号,视网膜前及视盘表面出血呈高反射信号,视网膜深层出血呈出血性或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结论 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出血可以位于视网膜前、视盘表面及视网膜深层等多个层次,SD-OCT联合眼底照相、FFA可以明确诊断.
- 安建斌周娜磊史俊芳刘影戴丽刘丽娅马景学
- 关键词:视盘玻璃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医学影像学检查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手术治疗的新进展—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被引量:2
- 2007年
- 刘丽娅马景学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外科手术
- 丹参单体、三氟拉嗪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丹参单体(IH764-3)和三氟拉嗪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RPE细胞分别加药培养24h、48h、72h、96h、120h,应用二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丹参单体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两药半数抑制剂量(IC50)联合应用对RPE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丹参单体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各剂量及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丹参单体的IC50为15.22μmol·L-1(2.4mg·L-1),三氟拉嗪的IC50为18.09μmol·L-1。联合用药120h对RPE的抑制率达87.23%,联合用药后各时间点与单独应用丹参单体及三氟拉嗪的抑制率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丹参单体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后可产生协同作用,为以后两种药物的联合体内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 高彦军马景学安建斌刘丽娅马红蕾赵文静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丹参单体三氟拉嗪
- 姜黄素、丹参、苦参碱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比较及相关机制研究
-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以玻璃体和视网膜前后表面形成纤维增殖膜,由于膜的收缩和牵拉引起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为特...
- 刘丽娅
- 文献传递
- 一氧化碳中毒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我科曾见1例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 刘丽娅马景学陈桂芬李素芬杨爱琴
- 关键词: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一氧化碳中毒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光相干断层扫描与10MHz B型超声在玻璃体视盘牵拉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 目的 对于SD-OCT诊断明确的玻璃体视盘牵拉患者行10MHz B型超声检查,并对比分析玻璃体视盘牵拉在SD-OCT及10MHz B型超声的特点,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对SD-OCT已明确诊断的58例患者60只...
- 安建斌崔月先马景学周娜磊蔡素贞刘丽娅刘影
- 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兔RPE细胞中核因子-κB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 2016年
-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早期释放的重要炎性因子,研究证实姜黄素能抑制IL-1β诱导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但其是否能够对PVR发挥抗炎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兔RPE细胞移行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RPE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数生长期原代培养的第4代兔RPE细胞进行实验,在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1.0和10.0μg/L的IL-1β作用于细胞24h,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筛选IL-1β最佳质量浓度。将培养的RPE细胞分为IL-1β组和姜黄素+IL-1β组,分别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1.0μg/L IL-1β和1.0μg/L IL-1β联合10μg/ml姜黄素作用于细胞24、48和72h,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培养的细胞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计算进入损伤区的细胞数,比较各组细胞的移行能力;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RPE细胞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 p65、IκB-α和COX-2在各组RPE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初分离的兔RPE细胞呈球形,细胞中可见大量黑色素颗粒;第4代细胞色素颗粒明显减少,接近融合的细胞形态为长梭形,呈拉网状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AE1/AE3)在细胞质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在培养24、48和72h移行的细胞数分别为(31.93±1.21)、(36.27±2.50)和(38.33±2.40)个,IL-1β组分别为(45.73±2.30)、(71.13±1.92)和(80.60±1.71)个,而姜黄素+IL-1β组分别为(13�
- 刘丽娅马景学刘丹岩安建斌周娜磊马月磊
- 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微球的缓释性及其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在体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虽然以往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均有其缺点.研究表明,塞来昔布可以治疗实验性CNV,而寻求塞来昔布新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可为临床上研发治疗CNV疾病的缓释药物提供依据. 目的 评价体外释放实验中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微球(CEL-PLGA-MS)的缓释性能及其玻璃体腔注射后对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EL-PLGA-MS的形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及体外释放情况.选取72只雄性棕色挪威(BN)大鼠,用氪激光光凝法建立大鼠右眼CNV模型,将模型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EL-PLGA-MS组、塞来昔布组、空白PLGA组和PBS组,每组9只大鼠.根据分组的不同,大鼠玻璃体腔分别注射8μl含塞来昔布320 μmol/L PLGA微球、80 μmol/L塞来昔布、空白PLGA微球及0.01 moL/L PBS.于玻璃体腔注射后14 d,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法观察各组大鼠CNV生成情况,OCT测量各组视网膜脉络膜纤维血管增生(FVP)厚度,制备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巩膜复合物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FVP的形态结构.分别于玻璃体腔注射后7d、28 d,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激光斑区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相对表达量(RQ).结果 CEL-PLGA-MS的平均粒径为2 467.9 nm,平均载药量为7.77%,体外释放可持续45 d,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0.91%.玻璃体腔注射后CEL-PLGA-MS在玻璃体中呈团状.注射后14d,OCT测量显示空白PLGA组、PBS组、塞来昔布组和CEL-PLGA-MS组平均FVP厚度值分别为(94.67±4.64)、(98.56±4.72)、(71.00±4.77)、(50.44±.3.01) μm,其中空白PLGA组和PBS组大鼠平均FVP厚度值均明显高于CEL-PLGA-MS组和塞来昔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陈鹏飞郝玉华杨娜安建斌刘丽娅马景学
- 关键词:塞来昔布缓释微球脉络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