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嗣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甲烷
  • 2篇DFT研究
  • 1篇氮化合物
  • 1篇氧化碳
  • 1篇英文
  • 1篇有机杂环化合...
  • 1篇杂环
  • 1篇杂环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环化
  • 1篇含氮
  • 1篇含氮化合物
  • 1篇二氧化碳
  • 1篇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刘凤嗣
  • 2篇储伟
  • 1篇孙文晶
  • 1篇薛英
  • 1篇蒋倩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甲烷与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吸附作用的DFT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煤中氮的存在形式,提炼出11种具有不同杂化方式及含氮量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方法对甲烷在这11种含氮化合物上的吸附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并结合吸附能、电荷分布及静电势能面的分析,从微观角度考察了甲烷与这些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甲烷与含氮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能在3.81-6.82kJ·mol-1范围内,且通过氢键和静电力相互作用;当化合物中氮的杂化方式为sp2时,其与甲烷的作用能大于sp3杂化方式的;当化合物中的氮含量增加时,可以提供更多的甲烷吸附位点.
蒋倩储伟孙文晶刘凤嗣薛英
关键词:甲烷含氮化合物
甲烷和二氧化碳在煤表面竞争吸附的DFT研究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单个甲烷、二氧化碳分子,双甲烷、双二氧化碳以及一个甲烷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在煤表面的吸附行为。从吸附能数据分析得出,双分子吸附比单分子吸附稳定,双二氧化碳吸附最稳定。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
刘凤嗣储伟黄霞江成发孙文晶薛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