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4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地震
  • 9篇防震
  • 8篇减灾
  • 8篇防震减灾
  • 5篇地震系统
  • 4篇电影
  • 4篇社会
  • 4篇教学
  • 3篇地震应急
  • 3篇舆论
  • 3篇文化
  • 3篇科普
  • 3篇减灾宣传
  • 3篇防震减灾宣传
  • 2篇大学生
  • 2篇地震科普
  • 2篇影片
  • 2篇舆论引导
  • 2篇政务
  • 2篇社会群

机构

  • 38篇河北传媒学院
  • 25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41篇刘宁
  • 23篇李红梅
  • 9篇王恬恬
  • 8篇魏艳旭
  • 3篇王立军
  • 2篇李银英
  • 2篇马凤霞
  • 1篇柴艳霞
  • 1篇孙安辉
  • 1篇杨凡
  • 1篇侯瑞明
  • 1篇贾军鹏
  • 1篇左红霞
  • 1篇王宝坤
  • 1篇唐艳芬
  • 1篇刘晓丹

传媒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电影评介
  • 3篇山西地震
  • 3篇高原地震
  • 3篇城市与减灾
  • 3篇中国应急救援
  • 2篇文化创新比较...
  • 2篇才智
  • 1篇声屏世界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传媒论坛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星河影视
  • 1篇民风
  • 1篇今古传奇(文...
  • 1篇新媒体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地震灾害保险比较与启示
2015年
地震灾害保险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给公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中国两国均未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层面地震灾害保险体制,两国地震灾害保险的历史发展各有特点,在承保责任、风险转移渠道、政府组织地震灾害保险管理作用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在我国地震灾害保险体系建设中,应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地震保险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完善多种地震保险风险分散渠道。
李红梅刘宁
关键词:历史沿革承保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地震科普图书发展
2024年
为了解中国地震科普图书发展现状,搜集1949—2022年间正式出版的地震科普图书,从出版时间及数量、出版机构及出版地、海外引进情况、发行形式、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图书内容7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科普图书出版数量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出版机构存在地域和出版数量的不均衡性;发行形式以单行本为主;地震部门及地震工作者是主要的创作群体;读者对象大多为儿童、青少年;图书内容以地震知识为主。据此提出了未来地震科普图书发展建议,包括继续壮大地震科普创作者队伍、细化读者群体、拓宽选题思路、创新作品形式等,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认知需求。
李红梅李红梅
关键词:科普图书地震科普创作
关于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的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是检验指挥技术系统运维情况,检验地震应急响应流程,考核地震应急指挥技术水平和应急服务产品产出能力的有效途径。文中结合全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分析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的流程和应急产品产出情况,最后针对演练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魏艳旭杨凡刘宁
关键词:地震应急演练
中美防震减灾规划比较与启示
2018年
防震减灾规划是指导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审批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投资的依据。中美两国防震减灾规划在编制主体、发布单位、编制程序、规划内容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注重体现地震社会服务产品、人才建设等方面工作,重视对地震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李红梅刘宁
关键词:防震减灾规划
浅谈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地震科普课件创作被引量:6
2020年
科普讲座历来是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科普课件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表现方式、制作水平等直接影响到地震科普讲座的效果。当前,我国地震科普课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未区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讲座对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等问题。应在广泛收集防震减灾科普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社会群体的认知特点和认知需求,创作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内容科学、素材丰富的地震科普课件。
李红梅刘宁
关键词:科普讲座课件创作社会群体
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4年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数字鸿沟成为阻碍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最大难题,老年数字鸿沟的形成包括老年人自身限制因素与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原因。对此,本文提出解决策略:首先,智能终端供应主体加强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群体接入互联网的问题;其次,人工智能应用嵌入老年群体数字社会,帮助老年群体克服自身限制因素;最后,外置设备辅助老年人“数字化生存”,弥合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
刘宁刘心爽
关键词:老年群体数字社会数字鸿沟
汶川地震的余震观测及重新定位
<正>2008年汶川8.0级破坏性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于2008年9月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以四川省雅安市为起点,北北西向上120 km范围内架设了27套流动台,开展为期近15个月的运行观测,对龙门山断裂带附...
孙安辉刘宁张新东张磊
文献传递
社交性个人Vlog内容特征研究——以B站平台创作者为例
2021年
移动媒体短视频经过创新发展出现了微录(video blog,Vlog)这种新的短视频形式。与以往的短视频类型相比,Vlog更加强调人的社交属性。本文以哔哩哔哩(B站)个人Vlog知名创作者(UP主)为研究对象,对其原创的视频内容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社交性个人Vlog的内容特征,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刘宁刘长龙
地震应急期地震系统微博舆论应对调查——以九寨沟7.0级、精河6.6级地震为例
2018年
以九寨沟7.0级地震、精河6.6级地震应急期为例,对地震系统微博在信息发布、信息内容、传播效果、舆论引导方面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地震系统在微博舆论应对方面的主要做法,总结经验和不足,以期为后续微博舆论引导工作提供参考。
李红梅刘宁
关键词:地震应急舆论引导
高校理论课程微远程辅助教学设计探究
2020年
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之后,新媒体应用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教育中的各个领域。该文中介绍了微远程辅助教学平台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以《新媒体概论》课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可能问题对教学进行设计,并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假设,以帮助微远程辅助教学能够顺利实施。
刘宁蔺建旭
关键词:教学设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