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春

作品数:17 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软骨
  • 11篇软骨细胞
  • 11篇骨细胞
  • 5篇软骨组织
  • 5篇骨组织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培养
  • 3篇动物
  • 3篇组织工程化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培养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异体
  • 2篇软骨形成
  • 2篇体组织
  • 2篇同种异体
  • 2篇自体
  • 2篇自体组织
  • 2篇组织工程化软...
  • 2篇羟基乙酸

机构

  • 15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复旦大学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组织工...

作者

  • 17篇刘彦春
  • 15篇商庆新
  • 15篇曹谊林
  • 12篇夏万尧
  • 8篇钟伟
  • 8篇王炜
  • 5篇崔磊
  • 4篇刘德莉
  • 3篇王健
  • 3篇刘伟
  • 2篇陈付国
  • 2篇刘永涛
  • 2篇王倬
  • 1篇吴娟娟
  • 1篇戴传昌
  • 1篇陈守正
  • 1篇徐蓉
  • 1篇林晓曦
  • 1篇董佳生
  • 1篇张艳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自体肌腱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刘永涛商庆新曹谊林刘彦春张兆峰刘德莉夏万尧钟斌
应用可注射性生物材料再生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动物自体内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贵州香猪部分耳廓软骨组织 ,于体外消化分离软骨细胞 ,与可注射性生物材料PluronicF12 7混合形成复合物 ,浓度为 10 ,2 0 ,3 0 ,4 0 ,5 0 ,60和 70× 10 6 ml,并将其接种于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 ,于第 6周取材 ,分别进行大体、组织学、氨基糖氨多糖 (GAG)和Ⅱ型胶原含量检测 ,对再生软骨组织进行评价。结果 细胞浓度为 5 0× 10 6 ml时 ,再生的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均匀分布 ,包埋在软骨陷窝内 ,与正常软骨组织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而细胞浓度为 10× 10 6 ml、3 0× 10 6 ml则形成软骨组织不完全 ,软骨细胞散在分布 ,并被未降解的生物材料分隔。对所有样本称重 ,在 3 0~ 110mg之间 ,各样本GAG含量在 5 .8%~ 9.2 %之间 ,正常耳软骨含量为 9.2 %。WesternBlot证实所有样本都有Ⅱ型胶原。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在具有免疫功能的自体动物内形成软骨组织 ,并确定了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 5 0× 10 6 ml。
夏万尧曹谊林商庆新刘彦春刘德莉徐蓉吴娟娟
关键词:软骨细胞软骨组织生物材料软骨修复动物实验
胚胎来源的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研究探讨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动物体内形成。方法取怀孕 100 d胚胎羊的关节软骨经体外制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并注射到异体羊腹壁皮下,每隔 2周取材,连续半年,对所取标本进行评价。结果在同种异体动物体内能形成软骨组织并与正常软骨组织有相似的组织学特性。第 2、 4周的软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炎症细胞浸润。第 6周免疫反应减轻。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在同种异体动物体内再生软骨组织,再生的组织周围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反应,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夏万尧曹谊林商庆新刘彦春王健崔磊
关键词:软骨组织同种异体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预制兔耳廓软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细胞培养支架的选择。以聚乳酸包埋的聚羟基乙酸无纺网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支架之一,但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力弱,细胞基质产生少是其不足之处。我们选择了卵磷脂、多聚赖氨酸及聚乳酸分别和共同包埋聚羟基乙酸,...
刘彦春王炜曹谊林曹谊林商庆新夏万尧陈付国钟伟夏万尧
关键词:耳廓软骨形成组织工程化细胞培养
软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被引量:1
1997年
软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刘彦春*王炜*因外伤或疾病引起的软骨缺损,需利用软骨或其它替代材料修复。自体软骨移植来源有限[1],且容易造成供区缺损或表面皮肤瘢痕,应用受到限制。异体软骨移植曾广泛应用[2,3],但由于负重及磨损,最终使细胞暴露于循环抗体...
刘彦春王炜
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在有免疫力的动物兔体内探索组织工程化软骨对软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方法软骨细胞种于经不同物质修饰的聚羟基乙酸支架体外培养后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与对照组比较,并从大体及组织学进行评价。结果软骨细胞种于经不同物质修饰的聚羟基乙酸支架体外培养后回植到兔耳廓软骨缺损部位,软骨缺损得到修复,但与正常软骨交界处为纤维组织。注射软骨细胞悬液、以聚羟基乙酸支架修复及空白对照组软骨缺损均未修复。结论软骨细胞种于经不同物质修饰的聚羟基乙酸支架体外培养后在有免疫力的动物兔体内可修复耳廓软骨缺损,但存在着界面愈合问题。
刘彦春王炜曹谊林商庆新夏万尧钟伟
关键词:聚羟基乙酸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和最佳形成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2
1999年
目的研究探讨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动物自体内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和最佳形成时间。方法取贵州香猪部分耳廓软骨组织体外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与可注射性生物材料Pluronic混合形成复合物,浓度为10、20、30、40、50、60、70×106/ml,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接种于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第6周取材,分别称重,并作HE、SafraninO染色,评价软骨组织形成的最适细胞浓度。参考上述实验结果,制成最适软骨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接种到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分别在接种后第1、3、6、9和15周取材,大体观察,并作HE、SafraninO染色,确定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时间。结果在动物自体内形成的软骨组织,与正常软骨组织有相似的组织学特性,形成软骨组织最适细胞浓度为50×106/ml,最佳形成时间是第6周。结论成功地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具有免疫功能的自体动物体内形成了软骨组织,并确定了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和接种的软骨组织形成最佳时限。
夏万尧曹谊林商庆新陈付国陈付国刘彦春
关键词:软骨细胞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肌腱缺损的实验研究
曹谊林商庆新刘伟崔磊刘彦春刘永涛刘德莉夏万尧吴娟娟
该项研究结合以往在免疫功能缺陷的裸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肌腱的研究基础,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具有完全免疫功能的自体哺乳动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与肌腱组织;应用组织工程化软骨与肌腱,在自体动物体内,模拟甚至超出临床组...
关键词:
关键词:修复术动物实验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再生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在有免疫力的动物体兔体内探索组织工程化软骨生成的影响因素。方法经不同物质修饰的聚羟基乙酸支架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基质产生情况,并将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内回植,观察软骨的生成,并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评价。结果以卵磷脂、多聚赖氨酸及聚乳酸共同修饰的聚羟基乙酸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基质产生旺盛,体内回植后软骨生成良好。结论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外培养期间有基质产生,是组织工程化软骨生成的前提条件;以卵磷脂。
刘彦春王炜曹谊林商庆新夏万尧钟伟
关键词:软骨组织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软骨组织工程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曹谊林商庆新崔磊刘伟夏万尧刘彦春翁雨来刘德莉王健张艳
1997年6月1日~2001年6月30日,由上海市委重大项目基金、卫生部、国家863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等资助,进行了研究。研究从无免疫功能裸鼠→具免疫功能的大型动物猪→人体应用。一、软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一)从软骨细...
关键词:
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细胞培养动物模型软骨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