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尿激酶应用对慢性肾衰竭静脉置管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应用对慢性肾衰竭静脉置管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静脉置管长期血液透析患者85例,根据防治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置管首次透析后即开始采用尿激酶封管法和滴注法防治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对照组置管首次透析后先采用常规肝素封管,待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时再开始采用尿激酶封管法和滴注法防治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观察比较两组透析6个月后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次数和首次导管功能不良出现时间;两组透析1、3及6个月时的血流量及静脉压;两组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时间;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首次导管功能不良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透析3、6个月时观察组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6个月时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仅对照组PT降低(P<0.05);观察组透析6个月时P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可有效防治慢性肾衰竭静脉置管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防治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有效手段。
- 刘晓丽李桂英王晓英王桃霞陆云段小婷
-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 华北某三甲医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构成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构成,为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华北某三甲医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10558条电子病案首页,根据ICD-10类目及亚目分类,进行5年数量动态变化,不同性别的类目、亚目,不同年龄段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构成分析。结果2019-2023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数量5年中虽有波动起伏,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平均发展速度为111.32%,平均增长速度为11.32%;从类目角度看,慢性肾病(χ^(2)=56.888,P<0.05)、梗阻性和反流性尿路病(χ^(2)=126.640,P<0.05)、良性乳腺发育不良(χ^(2)=956.247,P<0.05)、肾病综合征(χ^(2)=132.686,P<0.05)、泌尿系统的其他疾患(χ^(2)=81.468,P<0.05)、乳房炎性疾患(χ^(2)=384.057,P<0.05)、肾和输尿管结石(χ^(2)=46.782,P<0.05)及未特指的肾衰竭(χ^(2)=5.186,P<0.05)在不同性别分数量构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亚目角度看,慢性肾衰竭(χ^(2)=13.386,P<0.05)、肾积水伴肾输尿管结石(χ^(2)=104.169,P<0.05)、慢性肾脏病5期(χ^(2)=23.671,P<0.05)、泌尿道感染(χ^(2)=94.135,P<0.05)、乳管扩张症(χ^(2)=458.735,P<0.05)和乳腺炎(χ^(2)=416.714,P<0.05)在男女数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不同年龄段角度分析,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50~60岁病例数最高,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数量的20.34%,小于18岁、31~4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及≥81岁在男性与女性数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不同病种的患者数量在性别和年龄构成分布有所不同,需引起重视。
- 刘俊飞刘卫刚李桂英刘晓丽赵晓东张晓斐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疾病构成住院患者
- 枸杞多糖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活性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为防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制造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LBP治疗组。采用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NLR3炎症小体通路蛋白: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和IL-1β的含量。2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3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坏死严重,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t=14.463、18.727,P<0.01),血清中TNF-α、IL-1β、IL-18含量均升高(t=9.875、11.335、7.669,均P<0.01),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通路蛋白:NLRP3、ASC、Caspase-1和IL-1β含量均升高(t=11.968、13.292、16.245、15.154,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LBP治疗组大鼠肾组织坏死减轻,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t=10.957、14.125,P<0.01),血清中TNF-α、IL-1β、IL-18含量均降低(t=6.464、7.553、5.026,均P<0.01),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通路蛋白:NLRP3、ASC、Caspase-1和IL-1β含量均降低(t=6.866、8.592、9.692、9.805,均P<0.01)。结论枸杞多糖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组织损伤,与其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活性有关。
- 刘俊飞刘晓丽王桃霞韩丽李桂英刘卫刚单铁强
- 关键词:枸杞多糖肾缺血再灌注TNF-ΑIL-1ΒIL-18
- 他克莫司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水平、血清PLA2R和THSD7A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1.7%(3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量、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A2R、THSD7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有助于提高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缓解率,降低PLA2R和THSD7A的表达,且不良反应少.
- 王桃霞柴丽军李桂英刘晓丽
- 关键词:他克莫司环磷酰胺膜性肾病特发性
-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hematodialysis,HD)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临床上患者发生AVF狭窄的发生率为4.6%~10.8%。因此,研究AVF狭窄的机制对于改善H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间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自体AVF的狭窄及分类,重点总结了目前对AVF狭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炎症反应、血流剪切力、低氧、免疫系统、基因和遗传及个体化差异等方面)。AVF狭窄的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入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高HD患者AVF的通畅率。
- 梁心议王桃霞刘晓丽荣丹蔡晓贝李桂英
-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内瘘狭窄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
- 一种雷帕霉素缓释药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帕霉素缓释药膜,包括以下组分:雷帕霉素、可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以及有机溶剂;该雷帕霉素缓释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雷帕霉素;S2:溶解;S3:搅拌除菌;S4:减压回收有机溶剂;S5:离心过滤...
- 李桂英 段小婷刘晓丽王桃霞 李沙陆云 王利杰
- 磺达肝癸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和那曲肝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连用7 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1 ml/10 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观察治疗7 d时及30 d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 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死亡、室速、室颤)及严重出血(脑出血、腹膜腔出血、呕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便血+++以下)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0 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磺达肝癸钠出血发生率较那曲肝素明显降低。
- 杨超李炜莉刘晓丽
- 关键词:磺达肝癸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膀胱癌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19年
- 目的研究膀胱癌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膀胱癌患者93例,选取同期就诊且经膀胱镜检查证实无膀胱肿瘤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况。统计分析MGMT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Kaplan-Meier分析MGMT甲基化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GMT相对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GMT甲基化与分期、分级相关(均P <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数目、形态及复发频率无关(均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甲基化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均P> 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MGMT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分级及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病情判断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值得临床关注。
- 刘晓丽单晓辉王桃霞冯淑宁王晓英段小婷李桂英
- 关键词:膀胱癌甲基化
- 枸杞多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刺激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损伤作用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AKT)通路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孵育HK2细胞,采用H_(2)O_(2)刺激制作损伤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分为正常组、LBP对照组、模型组和LBP干预组。正常组:正常孵育;LBP对照组:正常孵育液中滴加LBP;模型组:正常孵育液中滴加H_(2)O_(2);LBP干预组:预先用LBP孵育24 h后再滴加H_(2)O_(2)。H_(2)O_(2)和LBP在孵育液中的含量分别为100μmol/L、100 mg/L。每组均干预24 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试剂盒测定其存活率,流式技术仪检验其凋亡率,比色法比较胞质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蛋白印迹评估胞质内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 2-Associated X,Bax)、PI3K、AKT以及磷酸化的PI3K(p-PI3K)、AKT(p-AKT)水平。结果正常组和LBP对照组相比,在形态状况、存活率及凋亡率、胞质内MDA、SOD、Bcl-2、Bax、PI3K、p-PI3K、AKT、p-AKT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细胞变圆、脱落,存活率[(50.23±3.38)%]降低,凋亡率[(52.49±3.56)%]增加,MDA含量[(4.63±0.69)mmol/L]上升,SOD活力[(9.56±0.71)U/L]下降,胞质内Bcl-2(0.165±0.023)、p-PI3K/PI3K(0.413±0.057)及p-AKT/AKT(0.647±0.063)含量降低,Bax含量(1.058±0.034)升高(均P<0.05);LBP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细胞伸展、脱落少,存活率[(85.31±3.49)%]增加,凋亡率[(24.62±2.97)%]下降,MDA含量[(2.08±0.35)mmol/L]降低,SOD活力[(17.03±1.45)U/L]升高,胞质内Bcl-2(0.854±0.044)、p-PI3K/PI3K(0.718±0.079)及p-AKT/AKT(0.975±0.112)含量增加,Bax含量(0.213±0.023)减少(均P<0.05)。结论LBP能保护H_(2)O_(2)刺激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增加其存活率并降低凋亡率,减少�
- 宋倩单铁英侯鑫陈楠单铁强刘晓丽
- 关键词:枸杞多糖过氧化氢肾小管上皮细胞PI3K/AKT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