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剑

作品数:49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9篇死因
  • 8篇死亡率
  • 6篇内障
  • 6篇流感
  • 6篇白内障
  • 5篇死因分析
  • 5篇流行性
  • 5篇流行性感冒
  • 5篇儿童伤害
  • 5篇感冒
  • 4篇医院急诊
  • 4篇医院急诊室
  • 4篇诊室
  • 4篇白内障患者
  • 3篇流感样病例
  • 3篇流行病学研究
  • 3篇灰色关联
  • 3篇灰色关联分析

机构

  • 35篇汕头大学
  • 29篇深圳市疾病预...
  • 6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深圳市精神卫...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常山县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49篇刘晓剑
  • 24篇李丽萍
  • 20篇吴永胜
  • 10篇付英斌
  • 5篇黄惠春
  • 4篇黄智峰
  • 4篇程锦泉
  • 4篇蔡云鹏
  • 4篇刘学语
  • 4篇杨吉会
  • 3篇俞敏
  • 3篇李志扬
  • 3篇邹宇华
  • 3篇马汉武
  • 3篇余海鹏
  • 3篇张铭志
  • 3篇崔华中
  • 3篇赵丹
  • 2篇刘铁榜
  • 2篇张莉莉

传媒

  • 13篇中华疾病控制...
  • 6篇伤害医学(电...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国病案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第五届亚洲安...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1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岛县O~18岁儿童伤害的社区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岛县儿童伤害的特点,以及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以便为今后开展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为科学有效地制定儿童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社区调查方案,对海岛县0~18岁儿童的伤...
刘晓剑李丽萍赵丹林文杰余海鹏李志扬
关键词:儿童伤害
深圳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手足口病空间相关性。方法运用Excel 2013和Sa TScan软件对深圳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Moran′s I统计量分析手足口病空间相关性,并将结果在Arc Map中呈现。结果深圳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位于每年5月份和9月份,2010—2014年发病病例当中男女性别比为1.6∶1;5岁以下婴幼儿是发病主要群体,占总发病数的94.00%;不同发病角色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6.00%;深圳市手足口病高发病率街道主要位于龙岗街道,坪地街道和布吉街道,街道年均发病率超过600/10万,低发病率街道主要位于招商街道和桃源街道,街道发病率在200/10万以下,街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4年深圳手足口病存在全局空间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3,0.21,0.18,0.17和0.22(P均<0.05);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H聚集区主要位于坪地街道、龙岗街道、龙城街道和坑梓街道,H-L聚集区主要位于沙头角街道,L-L聚集区主要位于桃源街道。结论深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针对重点区域应加大防控力度。空间相关分析能很好地说明手足口病的空间相关性。
杨连朋李丽萍吴永胜刘晓剑张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
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学生伤害。方法在广东省深圳市6个区整群抽取学生伤害监测学校20所,以报告卡形式收集2006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相关信息,采用SPSS 1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个学年共监测中小学生85 691人,其中发生伤害765例,伤害平均发生率为0.89%;发生伤害学生中,男生629例,女生136例,平均年龄13岁;伤害类型中居首位是跌倒/坠落,伤害部位主要以上肢43.7%(334/765)、下肢25.9%(198/765)和头部25.4%(194/765)为主;伤害后果主要是开放伤和骨折,分别占32.0%(245/765)和30.7%(235/765);学生伤害发生在学校占73.9%(565/765);学生伤害治疗费用在101~500元者占45.8%(350/765);不同学校类型、伤害部位、伤害场所学生伤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深圳市中小学学生伤害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制定有效的预防学生伤害措施。
周丽袁碧涛吴小敏刘晓剑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是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灰色系统理论由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酬。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比较数列指标变化对参考数列指标的影响来判别其关联度。灰色关联分析的数列可以是时间数列,也可以是非时间数列;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刘晓剑李丽萍谭学瑞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法公共卫生领域时间数列综合评价
伤害监测系统质量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伤害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伤害监测是制定长期伤害预防控制计划的基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伤害的严重性,建立了相应的伤害监测系统。随着伤害监测系统的建立,伤害监测质量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概述目前伤害监测系统质量评估的方法及应用,旨在为中国伤害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评估提供建议。
刘晓剑李丽萍
深圳市2017年-2019年常住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和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恶性肿瘤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对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常住居民恶性肿瘤10 612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结果 2017年-2019年间深圳常住居民共死亡38067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10612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死因的27.79%。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肠直肠肛门癌、胃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前5位依次为肺癌、结肠直肠肛门癌、乳腺癌、肝癌、胃癌。除宫颈癌和乳腺癌外,其他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肺癌和肝癌是深圳市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恶性肿瘤已对深圳市居民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应重点加大肺癌和肝癌的防治力度。
付英斌刘晓剑黄海燕刘刚徐子茜邹旋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因死亡率常住居民
基于ICD-10编码的0~14岁儿童伤害外因和后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为了更加准确的制定预防策略和更加有效地实施干预,深入了解儿童伤害的外因和后果。方法根据ICD-10编码对广东南澳县和浙江常山县2006年4月~2008年3月两年的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外因编码和后果编码,然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广东南澳县不同性别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而后果编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9),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和伤害后果编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浙江常山县不同性别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后果编码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68),而后果编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跌倒仍是儿童伤害的重要原因,但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特点。而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主要是头部。因此应针对不同地域,性别,年龄制定和实施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更加有效地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刘晓剑李丽萍卢耀贵林文杰俞敏徐青华郑筠
关键词:儿童伤害流行病学
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质量模糊评估模型的验证
目的 基于三家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三个月的伤害监测数据和对该三家医院伤害监测人员的问卷调查,验证利用WHO伤害监测评估表并结合问卷调查评价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三家医院WHO伤害监测评估表和对参与伤害...
杨吉会李丽萍刘晓剑刘学语
关键词:问卷调查表
伤害监测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李丽萍刘晓剑杨吉会俞敏崔华中林文杰赵鸣钟节鸣卢耀贵郑筠
伤害监测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属于伤害流行病学领域中的方法学研究,通过该项目建立并优选伤害监测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简便及易于操作的伤害监测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为政府主管部门了解医院伤害监测资料质量...
关键词:
关键词:综合评价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对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强的超大城市新冠肺炎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绘制新冠肺炎流行曲线,划分流行期和防控阶段,观察防控措施效果。制作双层阶发病标点地图,明确不同时点传染源的分布和传播风险。建立传播动力学模型,预期发病数与实际发病数对比。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反映人群风险水平。借助深圳市人群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估计人群防护和响应能力。结果深圳市新冠肺炎流行经历了上升期、平台期和下降期,疫情上升快,但高峰期持续时间短,而发病降低的速度快和幅度大;流行曲线虽然呈现人传人现象,但"拖尾"现象不明显。从发病标点地图看,在新冠肺炎防控干预期,传染源分布广泛;人口密度越高的区域,病例数越多;而防控干预措施见效后,传染源减少。从预期发病数对比可见,实际病例数大幅减少。高危险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2月16日之后未能检出。市民新冠肺炎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较高,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度较高。结论深圳市早期由部门主导的防控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足以阻断新冠肺炎流行;一级响应策略和措施效果明显,确保了春节后复工复产的启动;对超大城市,采取综合性阻断策略和措施,同样可以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
邹旋吴永胜刘晓剑黄素丽何建凡赵锦武南张仁利梅树江刘佩意张振石晓路吕星卫兰马起山逯建华李媛冯铁建彭朝琼张顺祥夏俊杰
关键词:应急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