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方法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评价管理实施1年后的改进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通过完善ADR监测的管理制度、将ADR监测纳入临床药师考核体系、建立ADR网络上报平台、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传递ADR信息及加强重点药品品种的ADR监测,2013年我院ADR上报数量增加了18.37%,其中新的和严重的ADR上报比例明显升高(由22.28%增至38.42%);ADR上报来源方面,病区ADR上报率明显增加(由8.16%增至43.84%);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导致的ADR占比均明显下降(分别由54.52%、23.03%下降至43.84%、13.30%);ADR临床表现方面,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比例也显著下降(由53.64%下降至39.41%)。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我院ADR监测工作的管理成效显著。
- 唐莲虞燕霞周琴刘纯尚尔宁
- 关键词:PDCA循环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 我院临床药师干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分析
-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临床药师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积极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将本院2012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和...
- 唐莲虞燕霞周琴刘纯尚尔宁
- 关键词:临床药理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安全管理
- PDCA循环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目的 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12年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评价管理实施12个月的改进效果....
- 唐莲虞燕霞周琴刘纯尚尔宁
- 关键词:PDCA循环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 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用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和2013年(临床药师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品种、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等进行分析、评价、比较。结果:2012年共上报ADR报告343份,其中严重的ADR仅2例,药师上报20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54.52%)和中药制剂(23.03%);常见的ADR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54.23%)和消化系统(27.99%)。2013年共上报ADR报告406份,其中严重ADR59例,药师上报ADR 101例;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ADR报告比例分别为43.84%和13.30%,与2012年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ADR受累器官-系统仍以皮肤及其附件(46.55%)为主,但所占比例有明显下降(P<0.001)。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各个方面积极参与ADR监测工作,在提高ADR上报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唐莲虞燕霞刘纯周琴沈恵明
- 关键词:临床药师干预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
- ERAS背景下临床药师参与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的模式探索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背景下临床药师参与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关节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股骨颈骨折病例作为试点,临床药师未参与临床路径的110例病例设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的122例病例设为观察组。临床药师通过建立临床路径用药清单、用药目录审核、优化围术期用药等全程化药学管理实施综合干预。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男49例,女73例,年龄(71.02±11.13)岁;对照组男40例,女70例,年龄(69.41±18.01)岁。观察组药品费用[切开复位内固定(2903.49±381.36)元、闭合复位内固定(2980.70±298.76)元、髋关节置换(6568.81±923.11)元、股骨头置换(5319.50±744.38)元]及药品使用金额占比[切开复位内固定(6.61%)、闭合复位内固定(16.90%)、髋关节置换(10.20%)、股骨头置换(12.4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切口感染发生率、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使用阿片类药物品种数、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让患者接受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全流程闭环的药学指导来实现服务效率指标的提升,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干预切入点提供了参考。
- 刘纯胥正泉张向鑫刘馨周琴孙坚彤
- 关键词:临床药师股骨颈骨折
- 人血白蛋白对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评价人血白蛋白对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新生儿264例资料,将其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64例和低蛋白血症组200例;分别采用人血白蛋白后,分析其治疗前后对TBIL、DBIL、IBIL、白蛋白水平以及心功能各指标的影响。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治疗前胆红素测得值为(381.2±49.4)μmol/L,给予人血白蛋白日剂量为(3.8±1.5)g,用药疗程为(1.0±0.5)d后,总胆红素水平降至(126.9±26.1)μmol/L;低蛋白血症者组新生儿用药前白蛋白测得值为(23.3g±4.9)g/L,给予人血白蛋白日剂量为(2.6±1.1)g,用药疗程为(1.3±0.7)d后,白蛋白测得值升至(43.3±4.0)g/L。结论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新生儿,对改善低白蛋白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有着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较好。
- 周琴唐莲马月兰刘纯钱晓萍
-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
- 我院临床药师干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分析
-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临床药师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积极参与药品不良反...
- 唐莲虞燕霞刘纯尚尔宁周琴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临床药师安全控制
- 家庭医生制度下药师参与脑卒中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实践及评价
- 2025年
- 目的探讨药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FHTs)对脑卒中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管理(MTM)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服务模式进行实证评价。方法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与社区药师联合组建药师团队,并构建药师参与FHTs的脑卒中患者长期MTM模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从我院出院并与苏州市润达社区医院建立FHTs签约关系的脑卒中患者1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8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FHTs照护模式(药师不参与团队协作);试验组患者采用药师参与FHTs,并依托信息化平台提供为期12个月的MTM服务,具体包括基于MTM框架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优化、动态化用药依从性管理、用药安全性监测、家庭用药评估及特色服务内容的创新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率、用药依从性评分)、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指标[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率、用药依从性评分、血压达标率、L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ADR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参与FHTs并实施MTM服务,可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用药依从性、优化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水平,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下的慢病药学管理提供了实践依据。
- 石璐刘纯唐莲李静静薛苏冬虞燕霞李雯雯于可人薛建辉马雯薛宏志
-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医院药师社区药师药学服务用药依从性
- 克林霉素致妊娠期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身高163 cm,体质量84 kg,BMI 31.62kg·m^(-2),平素月经规律7/30 d,末次月经2020年10月22日,预产期2021年7月29日,因“停经41^(+1)周,入院待产”,于2021年8月6日入院。早孕反应轻,否认孕早期有病毒感染史,停经18周自觉胎动。孕期内按期产检,查胎心,血压均正常,胎儿生长适龄。2021年1月18日我院 B超提示子宫左侧壁见87 mm×50 mm 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欠清,考虑母体子宫腺肌症可能。既往有“左氧氟沙星”过敏史,此次入院发生过敏后追问患者既往使用“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赖氨匹林”“克拉霉素”等药物曾出现过敏。入院诊断:G1P0孕41周 LOA 待产,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瘤。
- 李丹唐莲刘纯彭兰李静静
- 关键词:妊娠克林霉素银屑病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 围生期合并重症感染患者个体化药学监护策略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围生期合并重症感染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发挥自身药学专业特长,根据围生期妇女特殊的生理结构,分析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同时结合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协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参与围生期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结果:通过药学监护,临床药师为围生期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合理安全的用药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组成多学科诊疗团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保障围生期危重症患者应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刘纯周琴赵富丽尚尔宁
- 关键词:围生期重症感染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