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78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胆管
  • 24篇切除
  • 23篇肿瘤
  • 20篇胆管癌
  • 18篇手术
  • 17篇细胞
  • 15篇肝癌
  • 14篇切除术
  • 14篇外科
  • 12篇外科治疗
  • 11篇肝门部
  • 11篇肝门部胆管
  • 11篇肝门部胆管癌
  • 10篇疗效
  • 10篇静脉
  • 10篇肝切除
  • 9篇肝移植
  • 8篇十二指肠
  • 8篇门静脉
  • 7篇肝切除术

机构

  • 51篇中山大学孙逸...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东莞市太平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作者

  • 77篇刘超
  • 34篇王捷
  • 19篇余先焕
  • 18篇许磊波
  • 18篇唐启彬
  • 11篇张锐
  • 10篇叶华
  • 9篇陈汝福
  • 9篇林浩铭
  • 8篇张建龙
  • 7篇区庆嘉
  • 7篇陈涛
  • 6篇肖志宇
  • 6篇周敦华
  • 6篇万云乐
  • 5篇孙健
  • 5篇方建培
  • 5篇伍衡
  • 5篇吴文睿
  • 5篇吕永添

传媒

  • 15篇岭南现代临床...
  • 13篇中华肝脏外科...
  • 5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第二十届全国...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器官移植
  • 2篇2006年中...
  • 2篇2009'国...
  • 2篇2011年广...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愈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并文献综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行非血缘相合allo-HSCT后合并胃肠道GVHD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结果该患儿胃肠道GVHD表现为顽固性阵发性腹痛、持续性腹泻,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效果欠佳,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腹泻症状缓解,但阵发性腹痛加剧,进食少,间有呕吐胃内容物。在移植后9个月时拟诊不完全性肠梗阻,剖腹探查并行回肠狭窄处的部分肠段切除术,术后患儿腹痛、腹泻逐渐消失。结论胃肠道GVHD是allo-HSCT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联合规律输注MSC可改善GVHD症状,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且输注安全无毒副作用。严重胃肠道GVHD可致肠梗阻并需手术治疗,早期明确诊断,特别是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儿,及时手术治疗是关键。
郭淑仪方建培刘超黄科邱坤银黎阳徐宏贵翁文俊周敦华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不完全性肠梗阻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
96例肝门区胆管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肝门区胆管癌易累及肝门周围结构,手术困难,切除率低,预后差。本文回顾性总结我科的96例肝门区胆管癌的临床治疗经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并发症及死亡率。
王捷黄建豪区庆嘉刘超陈汝福肖志宇
关键词:肝门区胆管癌外科治疗并发症生存率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单中心经验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pCCA)外科治疗的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接受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手术治疗的81例pCCA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50例、女性31例,年龄(62.5±11.5)岁(范围:26~83岁)。就诊时合并黄疸75例,其中60例术前行胆道引流。患者术前1周内血清胆红素水平[M(IQR)]为44.3(41.9)μmol/L(范围:8.0~344.2μmol/L);术前行门静脉栓塞20例。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a型21例、Ⅲb型27例、Ⅳ型24例。主要研究指标为总体生存时间,次要研究指标为无复发生存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内病死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比较,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CCA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81例pCCA患者中,行大范围肝切除术67例,其中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34例联合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术18例、单纯肝动脉切除重建术9例、门静脉和肝动脉联合切除重建7例);获得R0切除43例。手术时间(627±136)min(范围:565~940 min),术中出血量400(455)ml(范围:200~2800 ml)。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7%(3/81)。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术后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为23.4%(19/81)。随访截至2022年9月,随访时间为34.0(24.2)个月(范围:0.4~103.6个月)。排除3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余7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10个月(95%CI:18.23~42.97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3%、46.8%、28.7%。41例R0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7.83个月(95%CI:36.90~58.80个月),37例R1、R2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47个月(95%CI:10.52~30.58个月)。70例R0和R1切除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24.50个月(95%CI:12.15~31.85个月),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2%、45.7%、29.9%。41例R0切除�
邓菀颖施祥德叶艳芳唐启彬林浩铭余先焕刘超
关键词:胆管肿瘤外科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预后分析
肠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4岁。因"发现血细胞减少1周,发热4天,腹泻1天"入我院。既往有反复感冒、发热病史。体检:发育正常,心肺无特殊,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3 cm,质韧,边界清晰,无压痛。
唐启彬吴卓余先焕刘超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肠腔分流术先天性血细胞减少病例资料反复感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改进及疗效观察
<正>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我科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3例,并在手术中采用改良的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和改良的胃肠吻合技术。观察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王捷陈汝福唐启斌刘超叶华吕永添伍衡张建龙肖志宇孙健
关键词:胰腺肿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肝内胆管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2002年
刘超Thomas Schreiter王捷熊茂明Marcus Auth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培养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关键技术被引量:3
2017年
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约占胆管癌的50%。手术切除是有可能使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但是由于解剖位置特殊,肿瘤极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和肝动脉,所以往往需要行大范围肝切除才能到达到肿瘤R0切除的目的。
余先焕刘超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
术后辅助化疗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60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后有无辅助化疗,将其分为辅助化疗组(42例)和手术组(44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进行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PSM后,辅助化疗组术后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手术组为9个月;辅助化疗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6%、42.9%,手术组为46.4%、14.3%;辅助化疗组总体生存明显优于手术组(χ^(2)=10.800,P<0.05)。淋巴结阳性的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总体生存亦明显优于手术组(χ^(2)=5.824,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辅助化疗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903,0.343;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能改善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
严庆冯铭彬朱太峰许磊波刘超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胆道肿瘤化学治疗预后
肝移植中使用受体脾动脉行肝动脉重建
2007年
目的探讨在肝移植中受体肝动脉存在病变的情况下肝动脉重建的方法。方法在二例肝移植病人中,选用受体脾动脉与供体肝动脉端端吻合以重建肝动脉。结果术后分别随访5个月和2年,肝动脉通畅,肝功能正常,无胆管并发症,无脾梗塞和脾功能异常。结论肝移植中受体的脾动脉可以用来行肝动脉重建。
刘超林浩铭万云乐刘建平陈涛区庆嘉王捷
关键词:肝动脉重建肝移植脾动脉
Cantlie线的发现与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被引量:2
2017年
1897年詹姆斯·康德黎(James Cantlie)提出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的正中线,即Cantlie线,现已成为肝脏外科重要的解剖标志。
施祥德刘超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肝切除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