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冶金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篇注射成形
  • 7篇金属
  • 5篇生物医用
  • 5篇金属粉末
  • 4篇医用材料
  • 4篇生物医用材料
  • 4篇合金
  • 3篇有限元
  • 3篇注射
  • 3篇钛合金
  • 3篇金属粉
  • 3篇金属粉末注射...
  • 3篇粉末注射
  • 3篇粉末注射成形
  • 3篇纯钛
  • 2篇植入
  • 2篇植入物
  • 2篇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机构

  • 9篇安泰科技股份...
  • 7篇钢铁研究总院

作者

  • 12篇刘超
  • 9篇孔祥吉
  • 7篇况春江
  • 6篇吴胜文
  • 2篇浦玉萍
  • 2篇沈伟
  • 2篇王杰
  • 1篇朱黎冉
  • 1篇顾虎
  • 1篇赵鹏
  • 1篇王凡

传媒

  • 5篇粉末冶金工业
  • 4篇粉末冶金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医用纯钛的粉末微注射成形工艺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钛材料作为目前生物医用性能最好的材料,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如高比强度、低弹性模量、优良的耐磨耐蚀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金属粉末微注射成形(Micro M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加工技术,为钛材料在生物医用微型植入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批量、近净成形途径。利用微注射成形技术制备了纯钛微型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了脱粘和烧结。通过调整脱粘和烧结工艺参数,制得整体性能如下的试样:氧质量分数0.240%,氮质量分数0.028%,屈服强度450 MPa,极限抗拉强度565 MPa,伸长率18.0%,相对密度97.3%。试样的整体性能满足ASTM F2989-13外科植入用金属微注射成形纯钛构件要求。
刘超孔祥吉吴胜文况春江
关键词:植入物
生物医用钛合金注射成形研究
钛及钛合金因其高比强度、低弹性模量、极佳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最有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粉末注射成形较其他加工方式能够以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实现形状复杂结构生物医用钛合金构件的大批量、近-净成形生产,但常用的蜡基注射料难以满...
刘超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钛合金注射成形
文献传递
钛及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7年
钛及钛合金兼具低比重、高比强度、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化工、汽车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钛及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metal injection molding,MIM)能够实现中小型复杂形状钛产品的大批量、低成本制备,对于推动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钛及钛合金的特点及优势,从粉末原料、黏结剂体系、粉末注射成形、脱黏和烧结等方面综述了钛及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钛及钛合金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刘超孔祥吉吴胜文况春江
关键词:钛合金注射成形
生物医用二级纯钛注射成形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医疗产品市场对生物医用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比强度高、弹性模量低、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的钛和钛合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机加工和模压加工工艺,金属粉末注射成形能够实现产品的低成本、大批量近净成形,有效的提高材料利用率,扩大了钛和钛合金的应用范围。本文利用水溶性注射料体系和商用球形钛粉制备了注射料,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通过优化烧结工艺参数,制得烧结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能如下:氧含量0.228%,氮含量0.015%,屈服强度443 MPa,极限拉伸强度554MPa,延伸率20.9%,相对密度96.9%。试样整体性能满足ASTM F2989-13外科植入用金属注射成形纯钛部件标准。
刘超孔祥吉况春江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金属注射成形
一种被动中耳植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动中耳植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准备方法步骤如下:将纯钛粉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并造粒,进行注射成形处理得到注射件;然后依次进行水脱粘、干燥、热脱粘及预烧处理;再进行烧结处理和后处理...
孔祥吉刘超吴胜文王杰
文献传递
生物医用纯钛的粉末注射成形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钛和钛合金由于具有诸如高比强度、低弹性模量、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一系列优良的综合性能,成为目前最有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但是其较差的机加工性能限制了钛材料的应用,尤其是在形状复杂零件中的应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可以实现复杂形状产品的近终成形,这种成形工艺能够大大扩展钛及钛合金的应用范围。利用水溶性注射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试样的制备,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最终获得了相对密度为95.7%的纯钛烧结件,其他主要理化性能如下:氧质量分数0.196%,氮质量分数0.007%,屈服强度403.12 MPa,极限抗拉强度491.33 MPa,伸长率21.4%,除相对密度外其他性能均满足ASTM F2989-13二级纯钛标准。
刘超孔祥吉况春江
关键词:生物医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316L不锈钢粉末微注射成形的烧结过程有限元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金属粉末微注射成形技术(Micro MIM)在大规模生产微型产品领域有其特有的优势。将316L不锈钢细颗粒粉末进行混料、脱粘和烧结后制备了微型工件,对烧结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得出注射料的本构方程,并对剪切黏稠度、体黏稠度、烧结应力等参数进行标定,实现了对316L不锈钢粉末烧结过程中的收缩率、相对密度等的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孔祥吉刘超况春江顾虎王凡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
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粉末注射成形工艺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钛及钛合金具有高比强度、低弹性模量、优良的耐蚀性和绝佳的生物相容性,但较差的加工性能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钛及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克服了机加工、模压等传统加工工艺的缺点,结合传统粉末冶金和注塑成型的优势,实现了结构复杂的钛及钛合金产品低成本、大批量近净成形,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本文利用水溶性黏结剂和粉末粒度为16μm和22μm的商用球形Ti6Al4V合金粉制备了注射料和相应的试样,通过实验确定了气氛热脱黏结合真空烧结的最佳工艺,基于该工艺制备得到了两种注射料的烧结试样。结果表明:粉末粒度为16μm注射料烧结件杂质含量未能满足外科植入用金属注射成形Ti6Al4V组件标准;粉末粒度为22μm注射料烧结件物理化学性能如下,极限拉伸强度880 MPa,屈服强度830 MPa,延伸率13.2%,相对密度96.8%,氧质量分数为0.195%,氮质量分数为0.020%,碳质量分数为0.022%,该试样整体性能满足外科植入用金属注射成形Ti6Al4V组件标准。
刘超孔祥吉吴胜文况春江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硅铝复合材料杨氏模量有限元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预测硅铝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建立了与其真实显微组织结构相一致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应力应变方程,计算了硅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40Si-Al复合材料的表观杨氏模量。采用共振法测试了40Si-Al的真实杨氏模量。比较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分析了材料因素和界面因素对硅铝复合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因素对40Si-Al复合材料杨氏模量的降低起了主导作用。
刘超浦玉萍沈伟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有限元方法杨氏模量
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注射成形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PEG基粘结剂体系和气雾化球形Ti6Al4V合金粉制备了成分均匀、流变性能及热性能稳定的注射料,并进行烧结。通过工艺参数调控,1 320℃下保温3 h的烧结试样相对密度97.6%,极限抗拉强度900 MPa,屈服强度867 MPa,伸长率为12%,力学性能整体满足ASTM F2885-11标准要求。高真空烧结条件加速了烧结件的致密化过程,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氧、氮等杂质元素的含量,除氧元素质量分数(0.229%)略高于标准值(<0.200%)外,其他杂质元素含量均满足ASTMF2885-11标准。
刘超孔祥吉孔祥吉况春江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金属粉末注射成形TI6AL4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