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骥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海冰
  • 7篇气候
  • 5篇海冰模式
  • 5篇反照率
  • 4篇参数化方案
  • 3篇气候系统
  • 3篇气候系统模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夏季
  • 3篇冰盖
  • 2篇大洋
  • 2篇遥感
  • 2篇青藏高原隆起
  • 2篇南大洋
  • 2篇环流
  • 2篇古气候
  • 2篇固定冰
  • 2篇海表
  • 2篇海表面温度
  • 2篇海陆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极地研究...
  • 6篇国家海洋环境...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2篇刘骥平
  • 6篇张占海
  • 4篇杨清华
  • 4篇张林
  • 3篇吴辉碇
  • 2篇俞永强
  • 2篇刘海龙
  • 2篇胡永云
  • 2篇雷瑞波
  • 2篇孙启振
  • 2篇王秀成
  • 2篇陈隆勋
  • 2篇李娜
  • 2篇李明
  • 1篇李群
  • 1篇赵杰臣
  • 1篇邢建勇
  • 1篇王何宇
  • 1篇周秀骥
  • 1篇孟上

传媒

  • 5篇海洋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3篇气象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1999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气象卫星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夏季对流云系的日变化被引量:32
1999年
文中利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的1981~1994年1天8次的TBB观测值和1978~1994年NOAA卫星观测的1天2次OLR观测值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对流云系季节变化以及对流云的日变化及其东西向移动规律,并对1994年的资料进行了个例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夏季对流云有极为明显的日变化,以00~05SUTC为最弱,15~17UTC最强。在季风雨爆发后的7月中旬到8月上旬在高原中部(30~32°N,90°E)、东部(30°N,97°E)和西部(30°N,85~87°E)有3个TBB低值中心,多年月平均对流中心区云顶高度可达9.6km,而旬对流中心个别地区平均可达13km。对流云区开始发展于东部地区,随后对流云中心逐步向西移动,并于7月中下旬达到最西,此时西部地区从多年平均而言可以有短暂的强对流发展。
陈隆勋宋玉宽刘骥平王文
关键词:气象卫星资料青藏高原对流云系日变化
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被引量:51
1999年
我们利用经过改进的NCARCCMI动力气候模式并综合出一个40~50MaB.P.的下垫面情景,进行了海陆分布和SST分布由古代到现代、青藏高原由隆起初期、隆起到现代高原一半和现代高度共5个情景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从古代到现代,模拟的中国气候是变冷的并且东部变湿而西北部变干。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模拟出来的中国变冷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从隆起初期到隆起到现代高度一半时期中国地区降水是增加的,但当继续隆起后降水却有所减少,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本文还对海陆分布和SST分布变化以及青藏高原隆起对手风环流的影响作了分析。
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起古气候
北极海冰数值预报的初步研究——基于海冰—海洋耦合模式MITgcm的模拟试验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化,具备很好的北极海冰数值模拟能力。以此为基础,对2009年7月和10月北极海冰消融和增长两个例分别进行了4组后报试验研究。试验分别以NCEP再分析气候场、NCEPGFS(全球预报系统)预报资料为大气强迫场,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融合SSM/I(专用微波成像仪)海冰密集度的初始化方案。预报结果与SSM/I的对比,以及预报技能分析表明,此模式具备对北极海冰的短时预报能力。大气强迫场的不同对海冰预报的改善不显著,而初始化考虑SSM/I海冰密集度以减少初始误差的预报能更好地模拟出海冰的消融和增长。此外,模式模拟的海冰密集度略为偏高,对海冰冻结过程的模拟能力要优于消融过程。
杨清华刘骥平张占海吴辉碇李群邢建勇
关键词:海冰预报
利用南大洋漂流浮标数据评估AMSR-E SST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AOML(Atlantic Oceanographical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SVP漂流浮标的海表面温度数据,针对30°S以南的南大洋海域,对目前主要使用的微波遥感产品(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反演的SST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AMSR-E SST比浮标数据偏冷,偏差为-0.01℃,标准差为0.70℃。夏季的偏差为0.004℃,标准差为0.64℃;冬季的偏差为-0.06℃,标准差为0.75℃,冬季的偏差和标准差较大。温差ΔT受流速影响,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且这种趋势在夏季更为显著。具备托伞结构的浮标与总体情况基本一致,而无托伞结构的浮标受流速的影响要大一些。同时,温差ΔT受水汽的影响,随着水汽的增加而减小,且这种影响在冬季更大一些。进一步对4个穿极和绕极浮标的追踪分析表明,温差ΔT受大洋海流系统的影响显著。在海流大的大西洋边界流和南极绕极流中,温差ΔT的不确定性要明显大于总体情况。
李明刘骥平张占海张林
关键词:海表面温度AMSR-ESST南大洋
“气候系统模式的高性能算法与应用”2011年度报告
2016年
"气候系统模式的高性能算法与应用"重点研究气候环境与稀薄大气中复杂流动问题的高性能算法与应用,完成千亿自由度的气候模拟。课题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性能和高分辨率海冰/海洋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使模式能处理近1亿网格、1 000亿自由度、在1 000-10 000个计算核上运行利用模式开展短期和长期气候预测研究,参加国际模式比较计划;利用模式重点开展东亚气候(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海冰变化及预测的研究基于R13方程组所采用的修正方法,对任意高阶正则化矩方程组给出数值模拟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自适应方法,开展大气高层流体力学模拟。
刘骥平王斌李若王何宇
关键词:海冰模式海洋模式气候系统模式东亚气候
利用南极走航观测评估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1989—2005年间南极走航观测的海表面温度,对目前3个主要的卫星反演的SST产品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TMI(TRMM Microwave Imager)和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并着重检验了它们在南大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AVHRR SST比观测数据偏冷,白天的偏差为-0.12℃,夜晚的偏差为-0.04℃,而且南大洋的冷偏差更为显著。TMI SST比观测数据明显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48℃,夜晚的偏差为0.57℃,其温差ΔT受37 GHz风速影响,在强风速(〉6 m/s)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AMSR-E SST比观测数据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34℃,夜晚的偏差为0.27℃,而且南大洋的暖偏差相对较大。AMSR-E SST温差受水汽影响,并在南大洋随着水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进一步比较微波(AMSR-E和TMI)和红外(AVHRR)遥感的SST在2004年北半球冬季(即南半球夏季)的差别,发现微波遥感在热带(15°S-15°N)和南大洋区域(45°S以南)比红外遥感偏暖,而且在南大洋区域的偏差相对较大,相反在北半球中纬度区域(15°~40°N)偏冷。AMSR-E与AVHRR SST的温差,从白天到夜晚有减小的趋势,而TMI与AVHRR SST的温差无明显的变化。
李明张占海刘骥平孙波吴辉碇李娜
关键词:海表面温度卫星遥感南大洋
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研究回顾被引量:12
2010年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海冰在发生快速变化,海冰覆盖范围明显减小,厚度显著变薄,积雪/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在此背景下变得愈发重要。气候系统和单一海冰模式采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首先对模式中的海冰反照率参数化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对现有卫星反照率产品问题的分析,概述了前人对参数化的评估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气候模式中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目前的反照率参数化对海冰融池和冰间水道等物理过程的考虑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发展受到观测数据可用性的制约。最后对参数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杨清华张占海刘骥平吴辉碇张林
关键词: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气候模式
海冰模式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改进与比较
宋米荣刘骥平
FGOALS_g1.1极地气候模拟被引量:8
2009年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FGOALS_g1.1的极地气候模拟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FGOALS_g1.1对南北极海冰的主要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也注意到,与观测相比,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模拟的海冰总面积北极偏多,而南极偏少。北极,北大西洋海冰全年明显偏多;夏季,西伯利亚沿海海冰偏多,而波弗特海海冰偏少。南极,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冬季海冰偏少。南北极海冰边缘都存在异常的较大范围密集度很小的碎冰区,夏季尤为显著。(2)海冰流速在南北极海冰边缘和南极大陆沿岸附近较大。北极,模式没能模拟出波弗特涡流,并且由于模式网格中北极点的处理问题,造成其附近错误的海冰流场及厚度分布。这些海冰偏差与模式模拟的大气和海洋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分析表明,FGOALS_g1.1模拟的冰岛低压和南极绕极西风带明显偏弱,其通过大气环流和海表面风应力影响向极地的热量输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上述的海冰偏差。此外,耦合模式中大气-海冰-海洋的相互作用可以放大子模式中的偏差。
王秀成刘骥平俞永强刘海龙李立娟
关键词:气候系统模式海冰
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21年
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北极海冰的快速减少,近40年来,南极海冰范围在2014年前是缓慢增加、后是突变减少。单一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因素无法解释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对海冰的耦合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受南极海冰厚度遥感观测和数值模拟能力所限,现有数据仍无法准确量化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极海冰的厚度和体积变化;目前南极海冰变化的气候效应还未充分明确。当前国内外对南极海冰研究的不足迫切要求发展长期可靠的南极海冰厚度数据,以突破南极海冰体积变化研究的难题,同时应综合考虑多气候模态和海气系统耦合的作用,研究南极海冰变化的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王今菲杨清华于乐江宋米荣罗昊施骞李雪薇闵超刘骥平
关键词:海冰厚度气候效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